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部分,对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农业增收、农业持续发展等有着重大贡献。运用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农业节能水平,继而减少水资源浪费,提升水利工程整体经济效益。本文围绕小型农田水利灌溉以及相关节水技术进行分析,结合其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落实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运用现状;节水灌溉;落实措施

1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分析

农田水利灌溉主要是依据区域水资源独特的分布,采用灌溉输水形式,实现区域水资源科学调动,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机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其能够实现农业生产与水利工程科学整合,实现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对农业与水利方面均有较好的效益。其重要意义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满足我国农业向绿色节能持续化方向发展的基础设施需求;二是能够保证农作物生长,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三是一定程度上解决区域水资源较为不均衡分布的问题,也是缓解水资源匮乏的有效举措;四是促进农业产量增加,为农民创收提供有效设施保障。

1.1低压水管技术

利用低压水管代替传统输水明渠,将管道水压控制在低于0.2MPa,确保管道有效投入,不但使占地面积大大减少,而且能够提升输水速度以及灌溉面积,同时也能减少因抽水所消耗的电能。低压管浇灌相比明渠更加灵活机动,可以依照区域实际需求实时铺设,这是现阶段小型农田中较常使用的灌溉技术,特别是在蔬菜种植田中更为常见。常使用塑料硬管、混凝土管、金属管以及塑料软管等抗渗性较好的管道,输水时不易发生渗漏;同时管道将内外环境有效隔离,也能防止水蒸发,多方面减少水资源在输送途中的浪费。此技术在发达国家较常见,我国华北平原上使用较多,与传统的水渠、水槽等相比,其更具节水能效,且浇灌更灵活、建设成本低,是一项值得广泛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

1.2滴灌技术

这是基于低压水管技术开发的一种更先进的创新技术,利用低压水管将灌溉所需水输送至相应农田支管(末端设置2.5mm毛管),随后对支管设置一定的灌溉速率实现滴灌,将孔洞或滴头设置在农作物根部,实现有效局部灌溉,确保土壤能够保持农作物健康生长需要的最佳水量供给。

1.3喷灌技术

即为喷洒灌溉技术,包含半移动式、固定式以及移动式三种。也是现阶段我国各小型农田水利中较常运用的灌溉技术。其原理是:改造喷头后水经过喷头被压力喷出,使得喷洒出的水在空中以细小水珠的形式呈现,在农田上一定范围与高度上实现分散型喷洒,其形式与自然降雨类似。

1.4渠道防渗漏技术

建立在传统沟渠技术上,是一种创新型技术,利用混凝土、塑膜、三合土或沥青等防渗材料建设沟渠,有效增强沟渠防渗功能,大大减少沟渠渗漏带来的水资源浪费。

2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投入建设和运用现状问题

2.1节水灌溉技术实际推广使用较少,技术较为落后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悠久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历史。现阶段,我国不少区域在不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但综合实际分析,其水利工程真实的节水功能尚未有效发挥,依旧有不少区域农业水资源浪费严重,节水灌溉对于节水与农业增效功能不能有效实现。在小型农田水利中投入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稍落后,同时在相关灌溉设备投入使用后缺少长期的技术支持与维护保障。另外,节水灌溉技术更多的是投入经济作物生产中,尚未覆盖到我国大多粮食作物。

2.2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相关的工程设备等的管理较为不科学,农业生产中不能确保工程应用实效,不能实现农业节水增效的功能。我国不少地区对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方面的管理制度未完善,管理系统不统一,普遍存在产权关系不明晰现象,且管理较混乱;同时缺少有力监督保障机制。节水灌溉使用方面,缺少科学的运营管理机制,使得实际应用中管理与日常调度使用不科学,多方面均缺少有效机制,不利于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

3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措施

3.1强化节水节能思想宣传,提升全民整体节水意识

现阶段,我国乃至全球人民均已了解到水资源的重要,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但在日常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和保护水资源等方面认知不足且实际行动不够。

3.2国家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

现代农业稳定发展是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节水灌溉关乎国计民生。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我国建设初期缺少有力技术和充足资金支持,导致初期建设成的工程早期节水节能、适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对工程后期实际运用有较大影响。对此,国家相关部门要关注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加大支持力度,给予税收优惠、经济补贴、财政拨款多方面资金支持,且组织技术人员、专家、工程师等形成专业技术团队,强化施工监管、工程设计、完工审核等全方位的技术指导,不断推进农业水利灌溉推广,确保其建设更加科学、具实效。

3.3强化技术创新与推广,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现阶段,节水灌溉在我国得到一定发展,但其应用更多局限在农业生产示范区,不少区域小型农田内并未投入建设和使用,特别是中西部不少欠发达区域,农业生产更多的是沿用效率较低、简陋、人工投入较大的传统灌溉技术,不利于国家整体要求的节水目标实现。对此,农技科研部门和监管部门要强化农技创新与推广,结合各区域土壤环境、植被情况、农作物结构等现实情况,推广针对性强且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区域高效农业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现象。

4结语

总之,强化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运用节水灌溉设施,是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民长期稳定经济效益的民生工程。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有效减少了农业生产灌溉用水,提升了农业灌溉水利用率,较大的优化了农业水资源配置,同时也对区域生态环境起着积极改善作用。节水灌溉有利于改善农用水利基础设施,对农作物产量有促进作用,保证粮食更安全的生产;同时科学整合农业产业机构,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投入,实现农户增收,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减小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打下设施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宗兴.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现状及措施[J].乡村科技,2017(14):95-96.

[2]程晓彬.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节水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5):239.

[3]关焕彬.试论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节水的有效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6(24):172.

作者:朱登平 单位:华维节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