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思考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着信息化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为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构造了良好基础性条件,必须立足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充分挖掘水利业务系统的信息化价值。基于此,文章介绍了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分析了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技术路线,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强化水利信息化资源共享以及坚持信息化发展道路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提出了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的具体措施,望有助于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相关工作实践。
关键词:水利发展;信息化;资源整合;方法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水利信息化资源的重要社会价值愈发突出,在提高业务系统之间关联性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产生了强烈需求。因此,本文通过介绍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技术路线,提出了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有效措施。
1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1.1确保水利信息化协调发展
现代水利信息实施节奏加快,水利信息运行与发展所面临的发展环境日趋复杂,为确保水利部门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协调发展,有必要实施信息化资源整合。长期以来,国家水利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在水利信息化路径探索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实现了以信息化带动自动化的预期目的,促进了水利信息化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进程。
1.2提高水利信息化规划水平
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与整体性特征。现代水利主管部门在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成效显著,克服了传统模式下水利业务系统在目标单一、共享受阻、效能落后、资源浪费等方面的诸多难题。因此,通过实施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有助于提高水利信息化规划水平,推动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全面整合信息化资源的无限价值,促进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发展进程更加体系化、稳定化。
1.3减少水利信息壁垒
新形势下,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各构成要素,均对信息化具有较强需求,而长期以来形成的信息壁垒始终阻碍着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的发展脚步,严重降低了水利信息化资源的关键价值。因此,通过实施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可从根本上打破水利业务系统在信息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挖掘等方面的桎梏,提高水利信息化运行效率。
2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技术路线分析
2.1数据流定量定性分析
不同的水利业务系统具有不同的信息化需求,所采取的信息化资源整合技术路线也应有所差异,予以区别化对待。纵观广大水利业务系统建设实际,普遍存在着信息化建设系统性不足,共享环境发展受限等共性问题,制约着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实效性的提升。因此,为提高水利数据信息的实用价值,必须以数据流定量定性分析为基础,对水利信息中所涉及到的数据流进行宏观布局,集中采集、存储、管理与使用核心业务数据。只有建立在数据流定量定性分析基础之上的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路径,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可为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系统的构建以及一站式信息服务的运行奠定基础。
2.2构建主体数据库
主体数据库是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的重要载体,在储存数据、统计信息、统一标准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主体数据库的构建,应全面充分分析历史水文状况,搜集历史大洪水数据、水质数据、水情数据、雨情数据等,明确掌握不同地域的水资源管理状况、水土保持状况、防汛抗旱状况等。现状表明,在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进程中,构建行之有效地主体数据库,可对水利系统各类专业数据库进行综合与重构,取得多元化、统一化的应用效果,知识管理支持等功能也随之拓展。
2.3数据环境重建
数据环境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整体效果,与水利信息化资源的重要价值密切相关。经过多年探索与发展,我国多个省份的水利主观部门均构建起了性能可靠、功能健全的数据通信网络系统,开辟了数据信息传递的高度通道,为水利信息化资源的整合营造了优质的数据环境。在数据环境的支持下,数据文件及各类数据库的价值进一步提高,水源管理、水质监测、流量调整、应急指挥等方面的工作实效性进一步加强,所获取到的水雨情信息、水文流域情报等更加精确。
3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的具体措施探讨
3.1强化水利信息化资源共享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水利信息化资源共享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各类现代化、数字化、自动化的资源共享工具层出不穷,使得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水利信息化资源共享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因此,应始终坚持完善水利信息化资源共享硬件建设,构建性能稳定、功能强大的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对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所涉及到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统一化管理,实现水利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立足于水利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各相关部门数据信息交换与传递实现了无缝对接,切实提高部门协作效率,避免不必要的信息重复与资源浪费。需要指出的是,水利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应遵循适用、科学、高效等基本原则。
3.2坚持水利信息化发展方向
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要摒弃传统保守的水利信息化发展思维,突破僵化固化发展模式的桎梏,自觉运用新形势下水利信息化发展理念,解决现实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应立足于水利事业发展现状,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发展管理制度体系,为相关具体措施与方法的制定提供制度性依据与保障,使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信息资源具有重要的时效性价值,任何背离了时效性原则的信息化发展策略,均难以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必须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将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作为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核心,推动形成良好的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成效。
3.3优化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在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中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对于保证整个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现状表明,因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而造成的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缺陷和短板比比皆是,降低了水利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具体而言,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的基础硬件设施主要包括:网络设施、通信设施、软硬件设施、安全配置设施等,这些不同的基础设施构成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应从整体角度出发,统筹协调各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将相对分散的构成要素整合为一个系统化、协同化、高效化的有机整体。同时,要对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的各类基础设施进行动态化监测,对于监测到的故障隐患问题,第一时间做出技术处理。
3.4优化信息管理模式
在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过程中,信息管理模式的特殊性不言而喻,高效可靠的信息管理模式可提高水利信息化资源的整合工作效率。在现行技术条件下,可通过构建数据信息采集站网和采集系统的方式,制定行之有效地信息化管理方案,为信息化资源整合全过程提供方向性保证。同时,水利部门在优化信息管理模式过程中应当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及部门间的协调来确保信息采集的唯一性,并重点进行各类水利基础数据的整合,才能够建成的各类数据库为基础来实施数据库整合,为建设各层次的水利数据中心奠定基础。现状表明,在当前科学技术水平下,打造最为优化可行的水利信息管理模式,是极为可行,也是极为便捷的。
3.5信息资源规划的实施
首先,要明确信息资源规划的具体任务。根据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需求,合理确定信息资源规划范围,搭建信息系统规划数据模型,为各类概念性数据赋予不同权重,直观形象地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管理。其次,要确定信息资源规划方案,具体包括网络工程总体方案、数据库工程总体方案等,并充分确保各个子方案之间的先后次序关系,实现水利信息化资源的高度整合,对人员职责、内设机构、职责编制、职能转变等进行明确要求。再次,设立共享数据单元。识别定义业务主题,根据主题划分用户视图分组,并将其定义为实体大组,以及数据元素标准,在其基础上设立概念数据模型。
4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资源的强大优势决定了其关键价值,必须从宏观角度着眼,微观角度着手,创新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方式方法,强化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有效措施,有效弥补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的短板与不足,综合施策,多措并举,不断总结水利信息化相关经验,切实推动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在现代经济社会体系中发挥更大价值,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综合治理提供基础性与科学性决策依据,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吴礼福,姜毅国.浅谈信息化背景下水利工程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水利资源信息化,2018,16(29):289-291.
[2]解建仓,李君纲.对加强水利水电基础设施信息化技术应用与管理的探索[J].基建管理优化,2018,29(02):112-115.
[3]马继霞,王晓燕.新时期固原东部农村饮水安全重点供水工程自动化控制和信息化建设[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34(21):150-152.
[4]浦承松,赵翠,宋家骏.浅谈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徽省县级农村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建议[J].水利水电技术,2020,12(01):403-404,407.
[5]代艳芳,陈子丹.对水利工程智慧之路的探讨——从通用IT到知识自动化到数据智能[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16(12):281-282.
作者:李小龙 单位:长江信达软件技术(武汉)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