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水利工程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水利工程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水利工程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水利工程专业群积极开展水利行业教育教学改革,将用人单位的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的各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形成“校企循环、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助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循环

1水利工程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背景

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际生产方式,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其中基于“校企循环、产教融合[1]”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实践探索的重要内容。现代职业教育若要办出质量特色,依托行业和企业是成功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行业和企业被充分认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人才培养规格决定了在培养过程中要更加接近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服务生产,只有将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学校师生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相结合,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顺利实现。因此,积极推进基于“校企循环、产教融合”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发挥现代职业教育与行业和企业各部门的自身优势,共同培养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发展的客观需要。水利工程专业群结合工作岗位特点,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调研与分析,结合当前学情的具体情况,重新构架课程体系,研究探讨每门课程如何选取适当的理论知识围绕并服务于主题,对接岗位标准[2],进而在宏观上形成相对完整的“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这是当前水利职业院校直面的主题,也是职业院校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重点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和立脚点。

2水利工程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实施现代学徒制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按照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即以成果导向来整合课程内容及教学资源,实施人才培养,按照OBE成果导向理念进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深入辽宁水利行业进行调研,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无缝对接,实现水利工程专业群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同时,坚持教学过程全面融入实践,做到开放共享,真正提升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与职业能力。其次,加快“校企循环,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4+1+1”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与行业、企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群教学要求与实践技能要求相对接。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学校与水利协会、水利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实现校企间的深度融合。以行业协会和企业为依托,在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深化工学结合,按照职业工作过程营造真实的学习环境,利用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从专业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构建“3+0.5+1+0.5+1”的校企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其中“3”即三个学期,将实际工程的基础环节纳入理论教学课堂,由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识图、构造等与项目工作过程相关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0.5”即第四学期前段,理论教学融入跟岗实习,到企业进行岗位体验,实现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次循环;“1”即第四学期后段和第五学期前段,在校进行理论学习,解决跟岗实习的专业问题;“0.5”即第五学期后段,在企业完成企业跟岗的循环,由企业兼职和专任教师共同带领学生针对整体工程项目下达任务,边学边做,从理论到实践,以此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再次循环;“1”即通过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再次进入与企业,深度融合,实现对接职业岗位。

3水利工程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为保证人才培养模式作用的发挥,在实施过程中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即基于工作全过程的要求设置项目教学,利用项目反映真实的工作任务,将“项目从任务的布置、计划、决策、实施、评估、信息的反馈”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再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水利工程高水平专业群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和智慧教室,全力打造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场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和调动学生在完成具体的项目任务中,掌握本专业所具备的技能,在获得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同时也积累工作经验。教学过程做到全过程开放,专业平台课程在实习实训场所中完成,部分课程在施工现场开展教学,通过学习环境与具体工作环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达到了“教、学、做”为一体的目的,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

4水利工程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特色

水利工程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特色主要体现在“五业”上。一是注重学业。在充分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紧密依靠行业专家和现代职业教育专家,针对水利行业技术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归纳并提炼出本专业群所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与能力。二是强化职业。在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与行业、企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岗位技能要求无缝对接。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学校与水利协会、水利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实现校企深度融合[4]。三是重视就业。建设过程中重点加大工学结合的深度,实现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全覆盖。让学生在校培养过程中建立就业意识,将与实际工程紧密联系的部分课程在施工现场开展,更好地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对接。在实际工程项目的跟岗实习中,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最终形成就业所需的岗位职业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四是鼓励创业。在人才培养的第四、五学期,学校设立企业工作室、创新基地,使学生对创新创业有一定的认识,通过实际工作项目及训练项目训练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自信心和能力。五是办好专业、成就事业。通过两大模块(创新创业和理实教学)、四个阶段(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人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及能力逐步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逐步加强。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水利工程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在响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精神的号召下,积极开展水利行业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严把人才质量这一关,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推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郭丽莹.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20(12):195-196.

[2]陆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路径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6):90-91.

[3]尤子鹃.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6):5+8.

[4]亓芳.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6):189+191.

作者:许明丽 单位: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