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浅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浅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满足供电需求,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能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渗水是比较常见且影响较大的一项问题,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工程质量将受到影响,进而出现各类安全隐患。因此,必须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防渗施工技术,文章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仅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可以改善自然生态。人们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随着水利水电建设脚步的加快,环境受到的影响逐渐增多。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节水节电等建设理念。为了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和建设效益,必须做好防渗施工,全面提升堤坝工程的防渗性能。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也能保障工程建设和运营的安全。

1水利水电工程中出现渗漏的原因

1.1管道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就必须做好防渗施工。在各种渗漏问题中,管道渗水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渗漏问题。一些管道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受到腐蚀、冲刷,进而出现老化、损坏的情况,影响管道密封性,导致管道渗漏,尤其是管道连接的部位,最容易出现渗漏问题[1]。造成该部位出现渗漏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在焊接施工时,没有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要求进行施工,造成焊接质量低下,无法保障管道的密封性和耐久性;另一方面,管道中长期有水流动,经过长时间的侵蚀、冲刷,管道会被腐蚀,进而生锈,影响管道密度,最终出现渗水的情况。

1.2原材料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节较多,涉及很多工艺步骤,需要使用的施工材料数量和种类也比较多。施工材料是构成工程的基础,所以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如果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采用劣质材料或材料的规格不符合施工要求,则很容易出现渗漏问题。例如,施工中使用低质量水泥,则水泥会快速硬化,造成强度较低,不符合标准要求。或者在水泥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配比设计不合理,造成混凝土质量低下,也很容易出现渗漏问题。钢筋也是重要的施工材料之一,如果没有做好钢筋的防腐处理,很容易出现氧化、锈蚀等情况,进而导致钢筋性能下降,影响结构稳定。

1.3施工缝

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较大,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而且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会根据施工顺序、施工要求将工程划分为多个单元,然后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各个环节可以顺利落实和相互衔接,从而在规定周期内完成施工。在各个施工环节衔接的过程中,需要设置大量的施工缝。经过长期施工,施工缝会受到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很容易出现横向或纵向裂缝,进而导致工程渗漏。

2现有的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及应用范围

2.1现有防渗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或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问题,根据病害的种类、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防渗加固技术。通常,在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中,要坚持“上堵下排”的原则。所谓“上堵”就是在上游尽可能不使用水渗入型堤坝体或堤坝基,对此类堤坝进行严格的控制;所谓“下排”就是将深入到堤坝的水由下游排出,但不能将堤坝中的土粒带走,不会对堤坝的形态、强度造成影响。根据加固机理、位置的差异,防渗技术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前水平防渗技术、垂直截渗技术、减压排渗技术。前水平防渗技术通常以水平铺盖的方式为主,将透水性较低的材料铺盖在堤坝上,通过防水材料的覆盖来降低冲积层的渗透坡降,使其在冲积层可渗透的范围内,确保地基渗透效果的稳定性[2]。采用该防渗技术就要将水库防控,长期蓄水之后,水库中会有大量淤积,会增加该技术的应用难度。所以,该技术方法的应用并不广泛,常用的防水材料为复合土工膜或弱透水黏性土。垂直防渗的主要原理就是将透水通道切断,从而对渗流量进行控制。通常,采用置换、填充等方式对区域进行加固,形成用于防渗的帷幕或防渗墙,具有截流阻水的效果。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垂直防渗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该技术的应用效果明显,且不需要防控水库,技术比较简便,发展出多种类的垂直防渗技术,在各类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垂直防渗技术包括劈裂、帷幕灌浆技术、冲抓套井黏土回填防渗墙技术、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等。减压排渗技术就是修筑减压排渗设施,将上游渗水排放出去,从而使浸润线和坝基水头降低。主要包括贴坡排水层、棱体排水层等形式。

2.2技术应用范围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水平防渗技术的应用难度较大,需要将水库放空,不仅耗时耗力,且防渗效果也并不是十分理想,所以应用并不广泛;减压排渗技术通过修建设施的方式进行防渗,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就要将减压排渗设施修好,这会增加工程建设的成本,所以应用也不是十分广泛;最常用的防渗技术为垂直防渗技术[3]。以混凝土防渗墙来说,不仅施工比较简单,而且防渗效果较好,所以广泛应用在各类工程之中。该防渗技术适用于各类复杂的地质条件,墙的两端连接在岸坡或基岩上,根据要求将底部嵌入在基岩之中,具有明显的防渗效果。与其他技术相比,该防渗施工的效率较低,需要较高成本,所以应该综合分析多项要素选用。射水造孔浇筑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利用高速射流喷射出槽孔,而不是采用钻机钻孔的施工方式,可以促进施工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可以控制施工成本。但该技术的应用会受到一定的局限,普遍在均质土砂地基中应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下地基覆盖层、接触带等位置使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良好的防渗效果,即使面对大块径、堆石体等地质,也可以采用该防渗墙技术。不同于混凝土防渗墙,该技术不需要挖孔,也可以保障建设深度,降低了地基加固成本,也减少了很多施工环节,可以提升施工效率。所以,在实际施工中,该技术方法的应用比较广泛。每种防渗技术的适用范围不同,以锯槽法建混凝土防渗墙来说,普遍在黏土、砂土、粉质黏土地质中应用,成墙厚度在150mm~400mm之间,成墙深度不超过20m;抓斗成墙法建混凝土防渗墙适用于任何地层,具有较大的施工深度,成墙厚度在300mm~400mm之间,成墙深度不超过40m;高压喷射灌浆技术通常在黏土、淤泥质土、砂土等地质中应用,成墙厚度在200mm~600mm之间,成墙深度不超过75m。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防渗技术,适用范围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和地质条件进行选择,从经济效益、施工工期、防渗效果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防渗技术。

3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加固的新技术

3.1振动沉模技术

振动沉模技术通常在小型水库防渗施工中应用,采用振动桩设备进行施工,配合模板成墙工艺,具有一定的防渗效果。该技术构成的振动体系质量较高、速度较快,产生的冲击动量比较大。在实际作业中,体系向竖向产生往复振动,使空腹钢模板可以快速沉入地层之中,然后在空腹之中灌浆,在振动的同时拔模,槽孔中的浆液会形成单块板墙,连接这些板墙就可以形成连续防渗板墙帷幕,具有防渗的效果[4]。该施工技术可以在砂土、淤泥质土、黏性土等地质中应用,成墙深度约为20m,厚度约为200mm。该技术在堤坝基础建设中应用,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①该技术建造的防渗墙具有垂直性、连续性的特点,墙面没有接缝、断板、开叉等缺陷,完整性较好,所以防渗效果也比较好,而且板墙厚度较小,墙体抗渗坡降比较大,所以较薄的墙体可以更好地进行防渗,而且更容易保障厚度的均匀性;②墙体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抗渗坡降也比较高,各项物理学指标都符合标准要求,可以满足工程防渗的需求,该防渗墙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采用施工机械,单机每台造墙面积约为100m2;③板墙成本较低,虽然难以沉入卵石含量较大的地层之中,也不适合应用在基岩、大块石的地址之中,成墙深度要控制在20m以内,但综合性能较高,可以较好地满足防渗施工要求,所以应用比较广泛,对该技术的研究也十分深入。

3.2往复式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往复式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主要利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采用搅拌桩设备,结合高压喷射的原理,将高压喷射嘴安装在钻喷一体机上。在由上至下钻进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高压液体旋喷的方式扰动地层,钻喷到设计深度之后,将喷嘴提升,然后依旧采用自上而下的喷射方式,二次喷射高压液体或高压气体,从而简称防渗帷幕,具有一定的防渗效果[5]。与传统的喷射灌浆技术相比,该技术的应用优势更加明显:一方面,该技术简化了施工环节,采用往复式高喷台,不仅可以完成钻孔施工,也可以同时进行高喷灌浆,具有一机两用的效果,同时完成两道工序,避免了两台设备共同施工造成相互干扰的问题,节省了很多施工时间。防渗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升,相较于常规的高喷技术,该技术增加了喷射次数,使高喷效果更加明显。而且在钻井的过程中,一次旋喷与二次摆喷相互重叠,第一次旋喷可以加强喷嘴周围的薄弱墙体,为后续施工奠定技术。另一方面,该技术适用于更加广泛的地层中。钻孔、喷浆可以一次完成,不会出现常规高喷中出现的地层成孔问题,技术在砂砾石、淤泥等地层中施工,也具有较好的施工效果。而且相较于常规施工技术,该技术的造价成本较低,工效较高。可以采用钻喷一体机完成钻进、高喷灌浆两道工序,避免工序之间的交叉干扰,所以可以促进施工效率的提升[6]。但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应用问题,如果在密度较高,同时厚度在15m以上的漂卵石层、块石层中施工,则很难造孔。该技术可以在护坡、水库等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在构建锤石防渗墙T程、路基加固、基坑止水等防渗施工中都有较高的应用效果。主要在砂性土、砂砾石层等地质中应用,防渗加固的效果较为明显,深度可以超过45m。

3.3水泥土防渗墙技术

水泥土防渗墙通常在平原湖区域的工程防渗、加固施工中应用,近几年广泛应用在各类水利水电工程中,具有较好的防渗效果。采用灌浆设备进行施工,结合深层搅拌桩成墙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搅拌桩施工设备钻入地层,在钻进的同时喷水泥浆,将其与土壤混合,构成防渗墙体,连接各个防渗墙体,构成连续防渗板墙帷幕。该技术可以在粉土、粘性土、砂土等地层中应用,成墙深度约为20m,厚度约为300cm。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用该防渗施工技术,可以保障工程防渗效果,其具有以下应用优势:第一,该防渗板墙具有垂直连续的特点,没有接缝且比较平整,防渗效果较好。同时墙板比较薄,抗渗坡降较大,所以可以更好地进行防渗,而且建造厚度均匀。各项物理力学指标都符合要求没包括抗压强度、渗透系数等等。第二,施工效率比较高,单机每台班可以建造600m2的墙体。钻进、喷浆和搅拌都可以采用同一个设备完成,避免出现交叉作业干扰的情况,在钻进的过程中完成一次旋喷,可以提升二次旋喷的效率,从而整体施工效率得到提升。第三,工程造价较低,相较于复式高喷、常规高喷,该技术可以更进一步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但是,该施工技术也有一定的应用缺陷,即难以在高密度、高厚度(15m以上)的漂卵石、块石地层中施工造孔。由于设备会占据较大空间,所以对空中的高压线、光缆线等线路有很大的设置要求,如果线路较多,则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和正常施工。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强防渗施工尤为重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防渗技术,综合考虑施工条件、施工要求、施工成本等多项要素,确保防渗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可以采用振动沉模技术、往复式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水泥土防渗墙技术,具体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杜翔龙.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20(12):25.

[2]杨光宇.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8):133-134.

[3]郭俊利.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防渗堵漏的施工要点及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S(03):273-274.

[4]谢江琴.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的要点[J].居舍.2019(19):56.

[5]顶顶峰,杨薇.水利水电工程中防渗处理与灌浆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1(05):110.

[6]何瑞江.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治淮,2019(03):38-39.

作者:王东林 单位: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