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艺术教育专业素描教学模式的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艺术教育专业是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作为一种新型专业,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以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为例,以非艺术类生源特征为切入点,探讨艺术教育专业素描教学模式的实践要求,通过对基础课程的探究不断完善艺术教育专业教学体系。
[关键词]非艺术类生源艺术教育素描教学实践
一、传统素描教学模式在艺术教育专业实施的问题分析
艺术教育专业的招生给我们的素描基础教学提出了一个问题:美术学院传统的素描造型方法是否适合非艺术类生源人才培养的需求?这个问题要从专业培养目标和生源特点进行分析。1.专业培养目标。传统的素描教学大纲及教学模式都是围绕艺术类美术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的,美术专业是以培养艺术创作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如美术学院的国画专业、油画专业、版画专业、雕塑专业、影视动画专业等。这些专业的学生在美术专业课程学习上是要求精而深的,而艺术教育专业则是以培养能写、能画、能唱、能教、能从事艺术教育管理及教学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特点是广而博的,所以对学生来说,只要掌握美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可以了。2.生源的特点。以往,美术学院各个专业的招生通常都是艺术类生源,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或初中阶段就已经进行了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具备了一定的造型能力。艺术教育专业则是从普通类非艺术生源中招生,这些学生在专业课方面和艺术类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异。非艺术类学生相对于艺术生来说普遍文化课基础较好,对于文理科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和全面,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做事情、考虑问题缜密细致。他们进入美术学院以后,对专业理论课程与公共理论课的学习和掌握有明显的优势,如外语、大学语文、艺术概论、音乐欣赏、中西方美术史、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但他们在美术专业学习方面,与艺术类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劣势,非艺术类学生没有绘画基础,一切专业学习将从零开始,并且非艺术学生在审美、空间想象及动手能力方面都弱于艺术类学生。因此,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缺乏自信,甚至会影响他们以后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二、适合于非艺术类生源艺术教育专业的素描教学模式
根据以上对生源及专业培养目标课程需求的分析,传统的素描基础教学模式对非艺术类生源的学生显然是不适合的。因此,西安美术学院全面整合美术专业教学的内容和资源,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学科、多模块相互既独立又衔接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综合艺术特长的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和以艺术教育师资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根据国家对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要求,针对非艺术类生源的特点,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改革,初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素描教学方案。教学模式以强调学生的认识、注重学生的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线。整个素描教学模式体现在教、学、练、思、评五个方面。1.“教”是以任课教师作为主导开展认知性教学,这里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个是传授知识技能。素描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影响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的个性、年龄;教师的教学方法与个性风格;教学内容的操作难易程度及教学环境等。理论课程学习是这些非艺术类生源学生的强项,但是学习绘画基础知识技能却是他们最头疼的。教师面对这些非艺术类“零基础”的学生,再用美术学院专业学生的要求及教学方法教学就会出现问题。在造型训练时,无论是临摹课还是写生课应尽量回避难度较大的、降低形态准确的要求,排除过多的技术性因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避免学生对造型技术产生畏难的情绪或“不敢画”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和谈论个体感受,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程中获得愉快和积极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给学生讲授素描理论知识及赏析绘画大师的作品,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在素描课程的第二阶段,开始进入技能学习,毕竟素描是一种造型行为,要求学生将看到的或想到的事物通过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或结果就涉及对造型能力的要求了。在基础实践课中,教师通过大量讲解、分析名作,强化学生的理论认识和综合造型能力,培养他们眼、脑、手的协调能力。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作画,体验多种材料带来的不同表现效果。对这些专业“零基础”的学生除了耐心讲解、辅导,还应多以鼓励表扬为主,这样做既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又能提升学生的绘画兴趣,增强他们学习艺术的自信心。2.“学”主要是以学生作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对其学习方法的指导。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自主学习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刚进入学校都是比较新奇和盲目的,一切都是按照学校的安排被动地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培养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成为教学的重点。针对非艺术类生源的特点,教学初让学生运用各种材料工具在纸上进行“涂鸦”练习,淡化造型要求,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的表达,让学生充分体验素描材料的性能,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对写生、临摹的内容、工具材料和角度方面都由学生自己来选择和处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3.“练”是指在教学的要求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造型实践操作的训练,其目的就是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练”是技能实践最直接的体现,分为多模块内容的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的分阶段练习。如涂鸦练习、小构图练习、点线面练习、黑白灰调性练习和综合练习等。这些练习是通过作业数量和质量的“硬性指标”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训练学生对绘画工具材料的应用能力,使其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基本的表现方法。在课时安排上,减少了传统素描教学中长期作业的内容,加强了中、短期作业的训练,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对未来专业学习更有用的造型基础。4.“思”是思考与反思。素描基础课程是需要思考与感悟的,不能从表面理解和感悟绘画语言,如果那样,画出来的东西也是僵化的。课余时间要求学生到图书馆和画库大量阅读大师的书籍和画册,教师利用网络和微信平台将积累的优秀作品和资料与学生分享,以此提高学生对素描和艺术的认识,并且布置课题,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只靠技术层面引导学生是不够的,只有师生思维互动才是一个良性的教学状态。传统的素描教学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与交流。所以在技能训练作业之外,还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后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论文或者写一篇带有个人观点的感想。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课后思考,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认识,对培养学生文字表达的习惯和艺术思维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5.“评”是评价。传统的艺术类学生专业课考核方式侧重于作业结果的考核,对学生学的过程缺乏考核,再一个是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单从画面结果和对艺术类学生作业要求来给非艺术类艺术教育专业学生打分数,显然是不科学的、不全面的评价,这样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在教学过程中,非艺术类的学生虽然造型基础差,但是他们的自律性与团结合作的能力比较强,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全面评价一个学生学习结果时应将教学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看。学生的最终成绩是由平时的课堂考勤、作业数量及质量、最后的考试作业质量三个方面综合考评的,并且每次课程结束后,不是由任课教师单一打分,而是由系部组织各个教研组的教师综合评分的。
结语
非艺术类生源艺术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多、教学时间紧、学生“零基础”等,给美术学院专业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例如:为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实质性的“技术干涉”,往往对学生过于“宽容”,对非艺术类的学生来说,则会因缺乏造型技术的“硬性要求”而受益有限。艺术教育专业毕竟是一个新专业,从生源情况到培养目标都区别于其他专业,所以课程内容及实践过程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只要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完善教学体系,就能使这个专业逐渐地成熟起来。
参考文献:
[1]王雪青、郑美京:《素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2]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
[3]张春阳:《素描快写》,辽宁美术出版社,2010。
[4]杨立梅:《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滕守尧:《艺术与创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赵健、张元稼:《素描基础》,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作者:王志琪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