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基于团队精神培养的体育教学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体育运动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展且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身体素质进行培养的各种运动。运动的种类繁多,主要起到强身健体、娱乐的作用。在学校,体育能增强学生体质,给学生生理、心理上的健康,在某些方面能加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体育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间的团队精神,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本文从团队精神对体育的重要性出发,探究中职体育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体育;团队精神;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是中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主要集中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学生高尚的体育情操。在体育教学中,团队精神是重点培养的内容。
一、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一)最大的精神动力
团队精神是在长期的建队后慢慢磨合形成的体育精神,是经过队伍成员精心培养而逐渐形成的价值信念[1]。这是一种队伍中的意识与规范。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的定位虽然不同,但都是集体不可缺少的部分。队伍中的成员互相信任,共同面对困难、一起担当、共同成长,在一次次的交往过程中,互补互组、弥补不足,达到集体成功的结果。团队精神形成后,会对每个队员形成一股精神动力,在日后的训练或者比赛中,支撑参赛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集中力量,达到共同成功
竞技体育最重要的就是团队的力量。在一个团队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在团队中的担当。在训练或者比赛中,团队中的所有成员都要全力贡献自己的力量。以篮球为例,在一支球队里,每个队员都只负责一个区域。有的人负责防守,有的人负责进攻,有的人负责传球。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付出全力,就会使球队的成绩达到最佳,使团队获得荣耀。每一个团队都需要长期地磨合。在磨合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互相了解、学习、成长,再在磨合之后做出改变,使团队达到最好的状态。每个成员都是机器运转的零件,缺一不可。团队精神就像机器所需的润滑剂,能使每个零件更灵活地工作。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调合作[2]。要达到协调合作,所有成员都必须激发起向心力,积极地投身于团队建设中去。
二、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团队精神的策略
(一)游戏教学法
团队体育游戏是一种能让学生乐在其中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对他人的信任,初步认识他人的优点。团队游戏的种类较多,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漏洞制定适合的游戏。在游戏的选择上,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游戏,与学生共同讨论,一起制定合适的游戏。如果学生缺乏沟通和队员间的配合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人肉运输”“接力赛”等活动;如果学生缺乏队员间的信任,教师可以组织“瞎子走路”“信任后倒”等游戏;如果想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共同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师可以组织“搭桥过河”游戏,让队员通过齐心协力地配合完成游戏关卡。
(二)竞赛比赛法
竞赛是检验团队精神的最有效方法。学生能在竞赛中学会协作、掌握协作,真实体会到协作对团队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安排竞技、创设体育竞赛环境对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拼搏精神至关重要。开展团队竞赛能使学生明白个人技术在团队竞赛中的不足,个人能力再强,如果没有团队的积极配合,也不能达到最好的成绩。以4×100米接力为例,第一棒应选择起跑速度快、过弯道有绝对优势的队员;第四棒应选择速度快、爆发力强的队员;中间两棒队员的选择则应主要考虑队员的速度,不考虑过弯等因素。在团队竞赛中,好的成绩能振奋团队,加强队员之间的配合,使队员们明白团队的意义;如果没有取得好的成绩,队伍也能吸取教训,了解自身及队伍的不足,找到问题,方便调整队伍,加强磨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结合队伍的实际问题,组织各种形式的团队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完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在教学中是相对薄弱的部分。许多教师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评价。传统的中职学生体育成绩评价过于突出体育成绩和技能。这种评价没有涉及团队精神的培养。体育评价应增加对团队精神方面的考核。教师可以将个人的成绩与团队的成绩结合。个人成绩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侧重出勤率、上课时的表现、作业的完成、最终的考核成绩。团队的成绩以团队的共有成绩和成员独有成绩为主。团队的成绩是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成员独有成绩是竞赛中的MVP部分。除了教师对学生及团队进行评价外,队员间也可以互相评价,如直接指出队员存在的问题等。这样可以帮助队员认识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其做出改变。
三、结束语
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队员之间不断磨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本文提供的策略希望能被教育工作者采纳,为学生团队精神的建设出力。
参考文献:
[1]金迪.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9(2).
[2]孙兵兰.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体育世界,2018(11).
作者:裴生权 单位:甘肃省敦煌艺术旅游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