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意象素描教学联想思维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意象素描教学联想思维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意象素描教学联想思维的应用

摘要:笔者从一名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成长为一名教授艺术设计的老师,对艺术设计教与学的整个过程都深有体会。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联考大环境下,各种学校、培训机构“考什么练什么”的教条主义思想,造就了学生一套固化的应考方法。而进入到大学阶段,沿袭自前苏联的美术教育思想和方法与亟待发展的现代设计教育不适应,所以各方都在努力把合适的思维方法引入到设计教育中,尝试性地运用到现代设计教育改革方案之中。而本文通过对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联想思维的分析,从定义、方式到规律,将这种思维方法运用到对自然、人和事的联系上,并结合人的主观感受,把联想到的物、事意象化,最后以素描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联想思维的指导下,意象素描是一种融合了人的主观意识,运用线条、结构、光影等手段综合表现的素描类型。它强调描绘方式的主观能动性,旨在培养设计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设计创造力。实现了基础教学向设计专业教学的转换,为今后设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造型基础。

关键词:艺术设计;联想思维;意象素描;创造

设计贵在创造,而人类能力的最高表现就体现在创造力上。赋有创造力的人会联想到常人无法联系到一起的事物,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事物。所以如何运用联想思维就成为创造力产生的来源,设计灵感迸发的源泉。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或者是指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前苏联心理学家哥洛万斯和斯塔林茨曾经用实验证明,任何两个概念或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步骤建立起联系。而联想思维是指在人脑记忆表象系统中,由某种诱因导致不同表象发生联系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以其无限扩展的方式,使思维跳出现有的圈子,突破思维定势而创造出令人吃惊的新思想,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创新的开始。如何使用联想思维,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寻找不同活动之间的联系。

我们可以按照联想思维的规律,选定一个对象,对它进行以下四种类型的联想,进行训练。类似联想:是指触发物和联想物在外形、结构、功能、属性、意义等方面相似的联想。比如由照片联想到本人。对比联想:是指触发物和联想物之间完全对立或存在某种差异的联想。例如看到白色想到黑色。其突出的特征就是逆反性、挑战性、批判性。因果联想:是指触发物和联想物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的联想。比如看到蚕蛹就想到飞蛾,看到鸡蛋就想到小鸡。这种联想往往是双向的,既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到因。接近联想:是指触发物和联想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相接近的联想。例如看到学生想到学校、教室及课本等相关事物。运用联想规律,需要作者积极寻找不同物象间的相似性和相互合成的连接点,要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对客观对象进行审视及联想,从形态、结构、性质等方面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要素。在意象素描中,“意”主要指意识、情感、观念等抽象的概念;“象”主要指通过点、线、面以及明暗在画面上塑造的客观对象。意象即是对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心中的具体形象。所以意象素描是以分析性素描为基础的,结合主观感受的表现性素描。着重分析对象内在、精神、情感等给人的感受,并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这种感受。

在中国历来就有对意象的论述,美在意象。朱光潜说:“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这也就是杜夫海纳说的“灿烂的感性”。意象中“象”的分类:1、自然(1)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2)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竹、梧桐、萍、芭蕉等。(3)动物类:鸦、猿、蝉、鸿雁、青鸟、鱼、鸳鸯、喜鹊等。2、人或事(1)人造物类:舟、湖、长亭、桥、镜、灯等。(2)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饮酒、折柳、捣衣、赏月、吃饼等。联想思维运用在意象素描教学中的意义:1、对素描综合训练方式的拓展。2、创造性思维及创造力的培养。首先,意象素描是建立在准确描绘物象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对物象的形态、结构、肌理等特征的分析、理解,提取其多样形态,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物象或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事物。即以存在的基础形为参照,利用联想思维的规律进行形态、结构和肌理的想象,进而再度创作。这是在遵循了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美学原理下,建立的素描训练模式和初步形成的设计意识。其次,意象素描的表现方法兼具有了素描方式中客观的理性和主观的感性,以及通过对物象肌理特征和力动属性中引出力学动力分析的练习,加强学生们的素描技法表现力。

在设计素描的教学中,首先从思维上引导学生由传统素描及其训练模式转换到设计素描及其训练模式。其次,在传统素描的造型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对物象的分析能力,运用综合的表现形式描绘出蕴含主题性的画面。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同学们也遇到了种种问题:1、对于客观物象不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形态的联想局限。2、很难转换具象思维,设计意识薄弱。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丛书[M].北京: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叶朗.意象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林朝阳,何伟.联想素描与设计向导[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作者:余静 单位:四川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