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审美教育与人格建树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2017年冬季,余光中先生逝世。在缅怀余先生的活动中,除了那首道不完的经典《乡愁》外,《写给未来的你》热度最高。可随后不久,就有人提出这篇文章的作者并非余光中先生,而是女作家张梅。其实,《写给未来的你》之所以广为流传,并非因为它的作者是或者不是余光中,而是因为文章本身体现出来的思想内涵与意蕴。透过这篇文章,可以看到作者的审美教育观,而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美育思想和人格建树与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育人观念不谋而合。因此,探析《写给未来的你》,可以结合孔子的“诗乐统一”思想和“文质彬彬”学说,分析其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哪些好的思路和方法,也可以让人们反观现代教育中的缺失与不足。
关键词:《写给未来的你》;诗乐统一;“文质彬彬”
一、引言
《写给未来的你》原名为《给我未来的孩子》,余光中先生逝世后,这篇作品被广为流传,最初被误解为是余先生所作,后经过证实,此文出自女作家张梅之手。初读这篇作品,我们都会被作者的“理想主义”所感染,她仿佛说出了所有父母的心声,也表达了父母们对于孩子未来理想生活的热切期待。情感共鸣过后,我们不禁要去思索,作者所说的“理想主义”究竟是“柏拉图式爱情”般的精神存在,还是可以付诸于实践的现实美好。其实,透过理性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所说的审美教育和人格建树,与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育人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具体体现在孔子所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诗乐统一说和“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文质统一观上。由此可见,作家张梅的“理想主义”实际上是对孔子“尽善尽美”思想的传承,这样的教育观和审美观对于现代教育而言大有裨益,值得广泛借鉴与深刻学习并应科学推广开来,为现代青少年的知识储备和人格修养提供滋养,架起智慧的桥梁。
二、审美教育上的诗乐统一
1.诗乐统一———“理想主义”的必备条件
《写给未来的你》一文中写道:“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理想会使人出众。”透过这段文字,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审美教育的高度重视,接触诗歌、绘画、音乐不是为了功利性地成为诗人、画家、音乐家,而是为了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充实、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变得高尚,这是成为“理想主义者”的必备条件,也是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依然能保持乐观、感受幸福的重要因素,正如作者所言:“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多么美好,多么喜乐。审美教育上的“理想主义”,作家张梅在作品中表达得清晰透彻,透过这些算不上华丽的语言,我们读到了一位母亲对于孩子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与期待,这种期待也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不仅如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多么希望普天下的孩子都能成为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者”。读诗、写诗、品诗、悟诗;绘画、赏画、评画、论画;听乐、颂乐、奏乐、享乐,这样的精神享受,是一种自我体悟,更是一种自我超越。
2.“尽善尽美”———教育观念上的不谋而合
在这种“理想主义”的共鸣过后,我们不禁要思索,这种审美教育能否真正意义上实现。纵观从古至今的教育史,我们可以在传统的教育观中找到与张梅审美教育的契合点,那就是孔子的“尽善尽美”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西周的宗法制度在此时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因而旧有的礼乐文明亟待改革。孔子对于周代的礼乐文明持批判性继承的态度,尤其对于周代文化中的孝悌仁爱精神,孔子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且把“仁”作为至善至美的最高标准,“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在孔子看来,博爱、仁义可以带来天下大治,因此,提高道德修养十分重要。至于如何提高道德修养以达到理想的境界,孔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认为,一个人的修身养性要开始于学《诗》,进而提出了“兴观群怨说”,因为诗歌有启发、鼓舞、感染的作用,也有考察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更可以相互感化、提高,还可以批评不良政治。除此以外,诗歌还可以教人孝敬父母、辅佐君王、多多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诗可以有如此多的教育教化功能,因此成为人修身的起点。有了学诗的基础,人就知道了礼义廉耻,因此也就有了立身的资本。“‘兴、观、群、怨’,即达到审美、认识、交流和泄导人情的目的,在孔子看来,只要充分发挥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就可以实现心灵醇和、天下安宁的社会政治局面。”[1]此外,还有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教育途径,那就是音乐,音乐可以激发人的审美享受,让人获得自由与快乐,达到人性的“自由自觉”,这也是道德的至高点。由此可见,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想提高道德修养以达到理想境界,就要拥有礼乐之饰,如果兼具礼乐文明与诗文修养,那么就可以称之为“尽善尽美”。这一观点与《写给未来的你》中的“理想主义”十分契合,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三、人格建树上的“文质彬彬”
1.独立真实———“理想主义”的人格追求
《写给未来的你》中写道:“希望你不要媚俗。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要学会欣赏真,要在重重面具下看到真……在形式上我们无法与既定的世俗争斗,而在内心我们都是自己的国王。”透过这段文字,我们看到了作家张梅对于孩子人格修养的要求,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美好品质,如若每个人都能有如此的坦荡与胸襟,那么人人向往的自由王国就可以宣告成立,起码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中它是真实存在的。张梅对于孩子品格成长上的教诲,我们依旧能从孔子的人格建树观上找到根基。孔子认为,理想的人格就应该伴有每日的内省和超越,在自省过程中,人格就得到了提升,渐渐地也会获得一种自我满足,也是人在内省时伴有的一种类似于审美愉悦的情感,久而久之,就会“乐亦在其中矣!”“所谓‘乐亦在其中矣’,是与物质生活的贫困相反的、人在弘道扬义过程中形成的自我尊严感,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所达到的道德境界。”[2]由此可见,自我尊严感是道德修养达到一定高度的体现,更是非“君子”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2.“文质彬彬”———人格建树的早期实践
“君子”这个词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相当之高,可以说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体现,孔子曾经给“君子”下了一个定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理想的人格建树要做到文质统一,孔子所说的“文”,是针对一个人的文化层面而言的;而“质”则是品格修养。如果一个人的品格修养远远胜于文化修养,或曰缺少文化修养,那么就会显得粗野。反之,如果一个人只注重文饰,而忽略品格修养,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做到“文质彬彬”,两者兼顾,既有透过文饰而显示出来的文化修养,又有通过美好的品格体现出的道德修养,才能成为拥有完美人格的人———“君子”。孔子在人格建树上的文质统一观,在他的教育方法中已经得到了践行。孔子认为,要想成为“君子”,就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论语•述而》)。“君子”的与众不同与清丽脱俗在于立志高远,德行一致,胸怀仁义而又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树立远大理想也是以“德行”为前提,我们常说的“孔门四科”[3],即孔子教育学生涉及到的四方面主要教学内容就是把“德行”放在第一位,而孔子本人包括他的得意门生也是以此来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君子”所为。纵使孔子最终也未能实现他的人生理想,但他的审美人生观和人格建树观却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包括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依旧以孔子的人生观、教育观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更希望将此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作家张梅正是如此。纵使世事纷扰,但希望孩子能保留最初的纯真、不媚俗,做自己内心里的王者,这不是躲进自己理想的精神世界中,过情感乌托邦生活的体现,而是在世俗中随性率真、清丽脱俗的高雅追求,这样的追求多么令人向往、多么洗涤心灵。这也正是张梅所说的“理想主义”与孔子所言“尽善尽美”的完美融合。
四、“理想主义”与“尽善尽美”的现代启示
1.“理想主义”———当今时代的迫切呼声
作家张梅告知孩子实现“理想主义”的道路必然是曲折的,她说:“通向理想的途径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但是,孩子,你尽管去争取,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绝不可怜。在貌似坎坷的人生里,你会结识许多智者和君子,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风景和奇迹。选择平庸虽然稳妥,但绝无色彩。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改换自己的信念。物质世界的外表太过复杂,你要懂得如何去拒绝虚荣的诱惑。理想不是实惠的东西,它往往不能带给你尘世的享受。因此你必须习惯无人欣赏,学会精神享受,学会与他人不同。”透过这段文字,我们能够看到,作家张梅心中的理想世界并不是那么容易到达,去往它的途中可能布满荆棘、可能孤苦无助,也可能利惹名牵,更可能磨难重重。但不管怎样,这个过程是快乐的,因为会结识有共同追求的同路人———“智者和君子”,有了这样的陪伴,纵使结局悲壮,也是“尽善尽美”。“理想主义”与“尽善尽美”在张梅的理想世界中不期而遇,这种相遇不是一种偶然,它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在人格教育方面的最高追求。古往今来,我们一直都认为德育是教育中的首要大事,因此,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君子”的概念被提出并且成为理想的人格精神。孔子对于“君子”有着极高的要求,所谓的“文质彬彬”实际上就是在人格和才学上都做了界定。到了21世纪的今天,社会飞速发展,科技高度发达,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知如作家张梅一样,内心怀揣净土理想的人还有多少,不知在素质教育中,“理想主义”教育是否还会被重点强调,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当今的大学生普遍喜欢追求效率,讲究速成,学习上功利心极强,所谓的文质统一在很多大学生身上难以实现。笔者曾分别在大一、大二、大三的课堂上做过调查,从小到大,读过10本以上文学经典名著的学生寥寥无几,对于中国自古至今文化名人及其事迹的了解甚少,甚至很多人只停留在教科书水平,一提到孔子,只知道名丘,字仲尼;一提到司马光,只知道砸缸的故事。相反,一提到当今的中国名人,学生们可以说出马云、马化腾和一堆综艺明星的名字,却很少有人知道陈忠实、贾平凹、王小波……这样的调查结果不禁让人慨叹,纵使时代进步,快餐文化现象避免不了,但不管怎样,古人流传下来的根本的东西还是需要继承的。如果无人追求“理想主义”,那么生活将会黯淡无光。因此,作家张梅的“理想主义”不是针对个别孩子而言的,而是这个时代的呼声。
2.“尽善尽美”———现代教育上的真诚呐喊
放眼中国,没有哪个时代的父母能像今天的父母这样舍得为孩子的教育去投资,孟母三迁的故事在身边时有发生,甚至比孟母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今天搬家的成本极高,远远超出一般工薪阶层的承受能力,但很多家庭依旧破釜沉舟,争抢学区房,不怕负债累累,不怕双方父母在老有所养的时候一起被连累。因为父母们不计回报的疯狂育儿行为,我们把这类人称为“孩奴”。这个词真的很可怕,让人听了就不寒而栗,生儿育女原本是一种参与生命成长的美好方式,但到了今天却被赋予如此沉重的分量。其实,望子成龙的心无比可贵,父母们能有意识地去好好教育子女,这种行为无可指摘,甚至可以说十分忘我、无比伟大,但是现象的背后,隐藏着很多躲不掉的功利心。在功利的驱使下,人们往往最容易忽视的就是最淳朴的东西,就像连续加班后,见到那抹清亮无比的阳光,人都会觉得分外的温暖和陶醉,其实温暖人的,除了这抹阳光本身外,还有一种久别之后或曰数次擦肩而过的美好。对于教育,也是如此,我们擦肩而过的那抹阳光就是祖宗留下来的最本真的东西,他们早已告诉我们,教育孩子不必速成,因为“欲速则不达”;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一味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德育教育,就很难“文质彬彬”,文与质,缺一不可,或“野”或“史”都不是理想的君子品格。因此,我们在舍得教育投资的同时,能否放慢脚步,让孩子有时间读书,进而“知书达理”;让孩子学习才艺,进而乐在其中。这就是孔子听过韶乐后所谓的“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也是作家张梅所言的“理想主义”的核心内涵。
参考文献:
[1]曹顺庆.中国古代文论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36—37.
[2]袁济喜.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1.
[3]张涅.论语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80.
作者:田莉莉 王玥 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