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食品安全新媒体科普体系构建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食品安全新媒体科普体系构建意义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食品安全新媒体科普体系构建意义

摘要: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现状、新媒体在食品安全科普中的应用现状、构建大学生食品安全新媒体科普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了构建大学生食品安全新媒体科普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食品安全;新媒体

科普体系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通过数据分析及各种媒体的报道可以发现,我国目前依然存在各种食品安全问题。首先,食品加工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经历环节多,加之食品原料具有易腐性、季节性等特点,致使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食品质量问题及食物中毒事件屡见不鲜,或因为生产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导致农兽药残留过量的食物中毒;或因为加工者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或使用不符合食品级别的原材料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或因为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导致家庭食物中毒。有研究表明,在2018年第3季度,全国(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23个省份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119起,中毒3488例,死亡27例,其中Ⅳ级及以上的食物中毒事件64起,中毒2643例,死亡27例。因此,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依然很严峻。

1当代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现状

周泽华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遇到食品安全问题的比例比较高,不卫生食品和假冒食品问题比较突出。赵建刚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大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安全方面的认知现状不佳。翟艳丽等人的研究表明大学生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维权意识不高。左群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高校学生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薄弱,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了解甚少。刘小华的研究表明赣南医学院学生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持有消极态度;在食品安全行为方面,近50%的同学依然会选择从路边摊或小商店购买商品。因此,目前我国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有待提高。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增快,网络谣言中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占45%,食品安全领域已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大学生是网络使用人群的主力军,由于其对食品安全认识较弱,识别真假信息的能力有限,容易轻信甚至参与传播一些谣言,比如“塑料紫菜”“棉花肉松”“橡胶面条”等不科学言论。食品安全谣言不仅影响民众的消费态度和消费行为,损害食品制造业的发展,甚至影响政府公信力、危及国家安全。

2新媒体在食品安全科普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网络通讯的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网络传媒,截至2019年第3季度(2019年10月09日微信官方《2019年国庆微信数据报告》和《2019小商家经营大数据报告》),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已达11.51亿。短视频平台用户也是指数增长,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公司QuestMobile《2019短视频行业半年洞察报告》,报告显示短视频用户规模超过8.2亿。所以现在新媒体传播平台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现阶段关于新媒体在食品安全科普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并不多。在政府方面,2011年,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和中国科协信息中心就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了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网络科普宣传与专题研讨会,会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司长钟秀明发表讲话,强调要把科普放在心上,把食品安全科普工作放在网上,把食品安全放在生活中。同时有学者认为在高职院校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充分彰显高校的社会职能,提高高校影响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学教改,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实践方面,2016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了2016全国食品安全科普校园行—全国大学生食品安全科普创作竞赛,主要参赛的形式为动画、H5。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分别组成了食品科普团队,通过科普操作手册、现场实验操作演示、宣传展板设计、宣传单设计等方式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科普宣传。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科普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上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还有所欠缺,存在传播内容不够系统、传播度不够广、受众面不够宽、传播形式比较单一且缺乏趣味性等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众多自媒体涌现、互联网+兴起,现在的食品安全科普宣教应该以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易懂的形式呈现。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发科普App,建立科普公众号等,增强科普知识宣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使得食品安全知识得到有效的传播,是当下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3构建大学生食品安全新媒体科普体系

构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食品安全新媒体科普体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首先,通过调查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收集在校大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大学生自身的食品安全知识积累、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渠道等信息。分析调查结果,构建符合在校学生学情的科普内容。其次,对前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明确在校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程度和需求,以此为基础并结合现有资源,制定食品安全科普体系主要内容。建设网络课程,创建新媒体宣传内容,主要包括通识课程教材内容的选定的编写、网络课程开展的形式、新媒体平台(微信、微博、短视频)的选择、具体内容的表现形式、线上线下结合(O2O)。最后,在校内试运行,通过实体课堂、调查问卷、网络课程授课的数据分析,新媒体平台的数据浏览量,分析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程度,评估科普宣传效果,并以此为基础优化网络课程和新媒体平台宣传内容。

4构建大学生食品安全新媒体科普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

4.1提高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食品安全不仅事关大学生们自身的健康,在毕业走向社会各行各业以后,他们对食品安全的态度和食品消费行为对社会民众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构建食品安全知识新媒体科普平台,进一步提升食品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能够引起非食品专业学生对食品安全领域的兴趣和关注度,从而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素质,并通过未来的工作及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惠及周围人群。在此研究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将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平台推广到全体民众,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设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科普知识,再联合企业、政府、食品监管机构、学校、社区等团体进行共同宣传推广,引导生产者及民众关注食品安全的同时,更应该形成对食品安全理性科学的认识,真正创造一个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为下一步构建政府-学校-企业-民众共同参与的全民食品安全科普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4.2充分利用新媒体构建科普体系是当前提高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有效手段

作为互联网技术时代的产物,智能手机的出现可视为人类进步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事,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周爽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频率非常高,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资讯的重要工具。鉴于此,把新媒体网络作为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平台来提高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是极具可行性的。因此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了解食品法律法规,促进健康的食品消费行为及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以网络课程、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应用广泛的新媒体为主要平台,将科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专业发展与学生培养、课堂教学与线上科普进行有机结合,建立起一种通俗易懂的、可信度和接受度高、传播范围广的、能够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新方式是极具价值的。

参考文献

[1]任婧寰,王霄晔,吴晓,王锐.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9,34(8):741-745.

[2]周泽华.大学生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6):58-61.

[3]赵建刚,胡云霞,靳素琴.兰州市大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9):93—94.

[4]翟艳丽,张建斌,宋慧娟.山西省两所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和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11):880-882.

[5]左群,王忆.上海市三所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KAP调查与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3(2):46—49.

[6]刘小华,陈海燕,熊亮等.健康中国战略下大学生食品安全现状及自我保护举措研究[J].科技文苑,2019,12:70-71.

[7]魏强华,卢大标,张天桦,等.基于高校食品专业资源的食品安全科普实践与推广[J].价值工程,2018,37(24):85-87.

[8]欧爱芬.浅谈高职院校开展全民食品安全科普的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9(46):258-260.

作者:宋淑亚 张静林 刘德阳 单位: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