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食品专业特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食品专业特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食品专业特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摘要食品专业是一门综合科学,在食品专业领域内,存在着多门学科的交叉渗透,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微生物学、管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同时时代的发展还要求食品科学的发展向全球化的方向前进。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客观条件变动剧烈,食品专业的教学也要紧随时代的步伐,采取科学的方法,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食品科学转型时期教学方法

1转型背景下的高校食品专业特色课程概述

当前每个专业知识领域都在实施转型,探索更加科学的发展方法,寻找更有潜力的发展方向,食品专业也是如此,为了更好地发展食品专业,保障我国人民食品的供给和安全,食品专业开设了一系列特色课程,扩大了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范围,同时也树立了要着重培养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在21世纪以前,我国各高校对食品专业普遍不重视,所以没有对食品专业投入太多的科研经费,国家层面上也少有相应的政策措施激励。但是随着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食品科学开始逐渐成为一门越来越重要的专业科学。最近十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三聚氰胺毒奶粉到瘦肉精饲料养出来的猪,再到地沟油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当前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国家也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因此许多高校开始制定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新的食品专业体系。大量特色课程的加入,进一步拓展了食品专业的范围,为形成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进行了铺垫。但由传统的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以及新加入的特色课程构成的食品专业课程体系,仍然存在很大不足。加入食品专业培养方案的各种课程中,有的与专业内容没有太大的联系,有的则不属于经济实用的技能型课程,这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合实践性食品人才培养需求,此外有部分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被摆在了次要位置,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降低了学生能力的提升空间。

2转型时期高校食品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2.1过度理论化,缺乏实践教学

在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新的知识成果对旧的知识理论发生了迭代,在重重新成果的迭代下,学生所面临的知识体系相应地变得越来越庞大,同时,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又要求人们以同样的时间完成远远超出以往的工作,因此,多数高校在读学生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放在学科理论的学习上。这一现象的出现,势必导致学生过度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本应当高度重视的实践。造成学生过度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并不是学生的单方面原因,在教师教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原因,教师的目的是为了授予学生更多、更新潮的符合时代的专业新知识,出发点是没错的,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太高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自身所设置的教学方式也倾向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种种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学习过度理论化、实践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的出现。生产实践是联系学校和企业的纽带,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必要经历[2]。近几年我国不断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事实上,多数高校没有真正做到正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很多高校的培养方案中都存在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并且还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但是这些“实践环节”并没有被实践,或者虽然存在实践,但是其实践并不到位,没有让学生体验到专业理论内容在现实生产中的运用。同时,企业作为学生实践环节的重要辅助者,也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首先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在实践过程中,为了避免由于学生不精通生产机械的运用、生产步骤的执行而发生安全事故,多数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实践都仅停留在观察这一阶段。

2.2被动式学习

我国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应试教育,通过书面考核的方式来验证教育成果。为了使学生能够在书面考核中表现得更优秀,传统的教学中所使用的都是填鸭式教育,教师通过PPT、讲义等方式把所有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讲解,不问效果,也不要求学生真正理解,而只是把教学当做一个任务。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没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沉淀总结知识的时间,也缺乏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途径。

2.3课程体系不完善

当前的高校教育具有一定的固定性,课程体系僵化,无法实现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安排,这是规模化教育模式不可避免的缺陷,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中,课程体系的僵化,带来了课程之间的相互分割,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学科整体。这种缺乏课程衔接性的教学体系,对学生的影响首先是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了某一个狭窄的学科范围内,并且在这个范围内进行无意义的重复和抄袭,无法实现对学科知识的升华,就不能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应用。此外,学生理解的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点不能相互融贯,则无法实现对食品专业理解的进一步提高,也无法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思考进行创新,不利于他们长远的发展。课程体系具有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对于即将接触的新知识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由于教师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方式对各个科目之间知识点的割裂;但是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又缺乏灵活性,就无法对学生的课程进行及时的调整,对于一些新潮的知识无法及时为学生进行系统的归纳和讲授,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知识水平的滞后性,所以,在课程体系的架构上,既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也要保障整体的稳定性。

3食品专业特色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在食品专业的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特色课程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进行组合式教学,将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起来进行同一知识点的教学。

3.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应用的前提是存在实践项目,这个项目可以是设计的,也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将课堂上的知识与现实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其专业素养,增强其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的核心就是通过老师指导学生执行项目的工作,完成项目预定的目标。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日常教学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二是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首先,建立课程体系应当以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学生在未来可能从事什么工作,从结果倒推,分析所需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当更贴近生产工作和生活,保障学生学习与企业应用之间保持紧密的关联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是选择项目实践的内容,项目教学法对学生的引导性主要表现在这些内容的选择上,项目实践内容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各个科目的实际需要,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根据。同时,教学内容中应当减少陈述性材料的使用,食品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应当更加注重过程性知识的作用,由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自主完成项目知识内容的学习,将其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与项目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理论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同步培养。

3.2专题教学法

食品专业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浅层意义上,课程知识点之间、课程之间都不具有明显的联系,对于刚开始接触这一学科的高校学生而言,内容显得比较分散,采用专题授课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食品专业的各个知识点有相对明确的认识,为进一步探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打好基础。同时,前文也说到,当前食品专业的教师多为外来的其他学科的精英,没有对食品专业由浅入深地进行过完备系统的学习,对食品专业全局的掌控不够,但是在某一方向上已经足以胜任食品专业教师,专题教学法的采用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此类教师的专业特长,有助于学生接触到更好的更完整的学科理论。

3.3问题-学习教学法(PBL教学法)

问题-学习教学法由美国人发明,最早在加拿大获得成功,其经验和教学理论已经在各国高校教育中得到普遍应用,能够很好地适应工程类专业的教育。在国内高校的食品专业特色课程的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内容是通过对问题的学习和探索进行问题的协作解决,PBL教学法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教师不再一味地进行系统的知识讲授[3],这一方法类似于专题教学法,但是没有专题教学法对教师的严格要求,这是由于PBL教学法的重心完全在学生,老师只是作为单纯的辅助者的角色。

4结语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当前时代的重要主题,食品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最终目的依然是保障食品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保驾护航,在食品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学习,同步养成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蓝蔚青,许长华,孙晓红.高校“食品资源循环与利用”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10):96-97.

[2]夏光辉,马爽,何文兵.转型背景下高校食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食品工业,2018,39(10):275-278.

[3]袁莉.PBL教学法在高校本科生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8):390-392.

作者:周晓洁 单位:邵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