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食品专业课思政改革意义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分析食品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意义基础上,从食品原料、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包装、餐饮等方面探讨了食品专业课可以选用的思政元素,以期为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食品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本专业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食品;传统文化
中国食品工业的演变历史,是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在不断地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持续与环境进行改造与被改造、选择与被选择、适应与被适应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因此,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历史,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习惯及优秀传统文化。比如我国是全球最早种植水稻、最先开发豆腐、第1个酿造白酒的国家。正因为这些食品在世界的最早出现,才使得聪明智慧的劳动人民,将饮食与事物紧密结合,为世界留下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千里稻花应秀色”等经典诗句,造就了“杯酒释兵权”“煮酒论英雄”“斗酒百篇”“以茶代酒”等经典历史故事,形成了“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石膏化后浓如酪,水沫挑成皱成衣”等文化记载。稻谷、白酒、豆腐等食品在我国的诞生,不仅为中华儿女的繁衍生息和多种饮食文化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而且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及史料记载提供了素材,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美食和中国智慧,促进了不同国家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丰富了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但是,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食品加工过程逐渐向后端前移,导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食品演变过程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了解甚少,危及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这不仅不利于现代食品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还影响美食文化教育和引导消费者保持良好社会公德的饮食育人功能。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向世界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方案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和推行,后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中国交流访问,学习中文,甚至在中国就业和长期生活。食品作为人类共同的物质需求,是天然传播文化和促进友好交流的媒介。将食物与其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促进国际友人了解、适应、共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从食品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做起,将专业教育与饮食文化结合,强化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使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食品及其演变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在以后的工作中将饮食文化与食品制造和消费有机结合,对实现饮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具有重要的意义。
1食品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背景
2016年12月7日—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提出了各门课的教学要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向同行的总体要求。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在高校专业课程改革中全面推广。专业课是塑造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门技能的重要抓手,也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重要环节。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精神,对于食品相关专业的专业课,应该以专业课为载体、以教学内容设计为途径,理论与文化、历史相结合,将食品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历史典故、有教育意义的名人故事等这些能够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产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思政元素,融入到食品类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中,以入微入味、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合力,共同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代思政体系和育人新模式。尽管课程思政是近年来才提出的高等教育过程中的课程改革新模式,但是其本质是立德树人,理念是协同育人。由于食品专业培养的学生更多的是从事生产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而且食品工业的发展过程蕴含着诸多历史典故、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等天然的思政元素,所以在开展食品相关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思政教育非常必要。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食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推广应用,在教授学生食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其了解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由来、发展历程及其蕴含的前人智慧。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从事本专业的热情,而且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能够从食品的制作发展历史中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关注点,从中领悟科学规律,并将其用于新理论的研究、新食品的设计及新产品推销等。此外,通过思政元素与课程理论知识的有机集合,还可以激发学生从前辈的奋斗历程中学习科学家精神,通过榜样的力量,使学生明白为人类历史进步做贡献的重要性和成就感,较早地树立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服务、为人类文明建设和时代进步而不懈努力的崇高理想。
2食品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改革意义
2.1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以本为本、立德树人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本科教育教学提出的务实要求,也是关系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和创新性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所制作的产品与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对食品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非常重要。在教育学生掌握食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将为人民服务、为消费者负责、为职业作贡献的理念融会贯通于食品的专业知识教学之中;将食品质量与消费者的感受,食品安全与其可能产生的危害、造成的利害关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学生在掌握食品专业知识和食品制作技能的时候,就尽早树立质量安全观,将服务消费者和为消费者着想的意识理念作为所从事职业的基本素养和肩负的责任。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
2.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我国至今已有5000多年未曾间断的发展历史,而食物是确保老百姓繁衍生息的基本保障。为了能够使子孙后代繁衍生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从传统的农耕文化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发现了可以提供人类基本营养需求的物质资料(粮食、油脂、果蔬、饮料等),而且还在消费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美食文化和文学诗作(在食品烹调过程中,讲究色香味俱全,配餐中提倡四季有别,膳食调理中发现的药食同源等,以及创作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等与美食相关的诗词)。在食品专业课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将这些史料记载的中国智慧与专业理论相结合,有利于使学生生动认识我国在世界首创的美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3有利于实现职业道德与专业知识教育的统一
食品专业培养的人才是要直接或间接从事与食品加工相关的职业,而食品又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食品的质量安全非常重要。以往因为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意识淡薄,进而引起多起震惊中外的食品安全事件,如“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石家庄的“毒饺子”事件、金华有毒火腿事件等。这些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多是因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缺失、质量安全意识淡薄而引发的。因此,在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将食品的制作原理与传统的制作工艺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食品制作的科学原理同时,认识到食品制作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将过程控制与消费安全有机统一,使其充分认识到所从事职业与人类健康的紧密关系,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重大使命,提高对职业的敬仰、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4有利于促进学生结合专业知识理解历史
食品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涵盖了化学、生物、工程技术、文史等多个学科。每种传统食品的演变过程,都体现着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食品专业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因此,在教育学生掌握食品制作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使其了解食品的演变历史,掌握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进而帮助其理解不同世界饮食文明的产生背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文史知识结合,并将其应用于实际,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需求的紧密结合。比如在教育学生掌握西式肉制品和中式肉制品的制作工艺时,引入西式肉制品和中式肉制品的演变过程,就能使学生从中西方文化差异、发展过程、饮食习惯等多个角度,理解和掌握中式和西式肉制品的制作原理,并同时了解中式和西式文化的差异。这样不仅有利于通过对比掌握专业知识点,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区别,在后期产品研发和新产品推销过程中,就可以从中西式文化、历史的不同角度去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和产品推广,提高其多文化背景下的适应能力和国际视野。
2.5有利于启发学生创新食品制造
在我国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积累下来的传统食品制作工艺,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比如中国的白酒、XSJLDANGDAINONGJI本栏编辑席尚明腊肉、醪糟、醋、酱油等传统发酵食品,经历了3000多年的发展流传至今,其中蕴含着至今尚无法完全揭示的发酵机理。在对这些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工艺进行讲解时,将未完全解释的现象作为未知问题告知学生,就能激发其对未知问题的探索热情,启发创新思维。近年来,随着研究人员对中国传统发酵食品形成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分离纯化出了诸多功能性菌种,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现代食品制作,如酸奶、益生菌饮料等。如卤水点豆腐,其制作原理是利用了盐对蛋白质的析出作用,完成了豆腐的制作。这种通过沉淀方式实现固液分离的方法,也可用于水的净化、糖的结晶、蛋白质的纯化等。因此,将中国传统食品及其制作过程中隐藏的科学理论同时向学生进行讲解,不仅有利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而且可以促进其将这些理论应用于新食品的开发和加工工艺的改良,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科学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
2.6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无数的历史典故、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这些经典的文化,除了具有传播知识的作用之外,还具有教导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传承美德、激发斗志等重要作用,其中隐藏着丰富的育人哲理。在讲解食品专业课时,恰如其分地引入一些与食品相关的历史典故、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等,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制造某种食品的技能,而且这种制作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并且因为我们的发明创造,为世界食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比如我国是全球最早种植水稻、最先开发豆腐、第1个酿造白酒的国家。这些沉甸甸的历史事实,在无形中会告诉学生中华民族对世界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贡献,激发学生对先辈的崇高敬意,为我国拥有这样璀璨的文明而无比自豪,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更愿意为国家的兴旺发达而不懈奋斗。
2.7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让当代人铭记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才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家国情怀,才能使革命的火种代代相传。如果能将食物的来之不易与中华民族的曲折历史相结合,使消费者在从食物中获得能量的同时,铭记历史的印迹,激发爱国主义情怀,这样不仅会使消费者懂得食物的来之不易,而且还可以使其明白艰苦奋斗、追求卓越对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8有利于促进食品工业更好地发展
由于饮食文化是伴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发生变化,所以非常有必要将现代食品加工业与传统饮食的文明史有机结合,使消费者在选择食物的同时,能够了解食品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凝结的前人智慧。此时,食品的功能不仅仅是提供人类营养,同时也是传播文化和历史知识的载体。这类食品更会受家庭、国际旅客及餐饮店的欢迎。因为消费者在食用这类食品的同时,还能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将饮食文化与食品工业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食品工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9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为了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达成默契,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发展,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积累了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经验和规律。比如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本草纲目》等著作的形成、食用器具的铸造等,都是古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缩影。因此,将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与食品制造结合,通过在产品说明、标签、宣传片、广告词等方面,加载食物的发展历史、背后的典故、蕴含的古代文明等元素,让消费者即使在未曾亲身经历的情况下,也能了解和感受人类探索自然和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过程,使食品作为文化传播的新媒体,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2.10有利于发扬节俭的生活习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恩格尔系数却在不断下降,消费普遍产生一种错觉,即总是感觉食物的消费价格比穿的衣服、用的电子产品、使用的交通工具更便宜,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不珍惜粮食,养成浪费食物的不良习惯。为此,应培养学生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考虑节俭饮食的因素,并通过与大众容易接受的卡通人物、食物的营养搭配、饮食指南相结合,从而引导消费者养成珍惜食物和节俭生活的习惯。
3食品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3.1食品原料学中的思政元素
食品原料是食品加工的基础物质资料,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有重要影响。在食品原料的探索方面,古时候人们无法通过现代分析手段评价动植物的食用安全性,更多的是以人为工具,采用品尝的方法,了解动植物的食用安全性。因此,古人在评价动植物的食用安全性的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甚至生命,也留传下了许多历史记载,如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还有经过古人对食品原料的长时间实验而形成的经典著作,如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中有关食补、膳食平衡的论述,北魏贾思勰编著的《齐民要术》中有关粮谷原料的食用性的描述,崔浩编著的《食经》中有关肉类及菜肴的烹调方法的阐述,南齐虞编著的《食珍录》中有关肉类原料食用的记载,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中有关动植物的食疗功效的描述,陆羽的《茶经》中有关茶叶的采收及其食疗效果的叙述,孙思邈的《千金食治》中有关药食同源材料的食用价值的评价,宋代陈达叟的《本心蔬食谱》中有关豆类粮谷、蔬菜等食品原料的食用方法及调理作用的记录,宋代蔡襄编著的《荔枝谱》中有关荔枝种植、采收及贮藏方法的记载,南宋王灼编著的《糖霜谱》中有关制糖方法的描述,元代忽思慧的《饮善正要》中有关粮谷、肉品及果蔬的食用价值评价,贾铭的《饮食须知》中有关饮食与健康、膳食平衡的分析,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关植物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记载等。在这些食品原料相关的著作中,都有有关动植物原料的选择、食品与人体代谢的关系等相关的论述。在讲授食品原料学时,任课教师可以将这些著作及里面与食品相关的内容介绍给学生,使其知晓古人在确定食品原料时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先辈是如何评价和确定食品原料的,了解现代食品原料评价方法的历史渊源,引导学生查阅古籍。通过对古籍的学习,领悟中华文化的渊远流长。在食品原料的种植方面,水稻和小米(粟)都是在我国最早种植并应用于食品加工的。早在约公元前12000~16000年,在我国的湖南就开始种植水稻,之后逐渐传播到印度和欧洲等地。小米(粟)最早产于我国的黄河流域,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在肉类原料方面,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的鸡鸣计时、秦始皇与海参的故事、白云猪手的传说等。这些民间的传说和历史故事,都可以作为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素材。在讲解食品原料学时,引入这些历史文化,使学生了解食品原料的发展历史中存在的中国智慧和优秀文化,以“隐性思政”引导学生领悟前人的智慧和为食品工业发展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提升学生的食品文化素养。
3.2食品加工工艺中的思政元素
从人类开始使用火熟制食品,采用器皿、切削工具等对食品原料进行处理,就标志着食品加工业的开始。在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流传至今的传统加工食品种类众多。如馒头,古称“曼头”,宋代的高承编写的《事物纪原》中记载,诸葛亮早在1600年前就发明了馒头,并流传至今。面条,在西周周公旦的《周礼》、晋人束皙更作《饼赋》、五代后晋时欧阳修和宋祁编写的《唐书·后妃传》、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等著作中,都有对面条的记载。醋作为最早的发酵调味品,是我国最先在世界上采用谷物发酵法制作的食品,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食用历史。豆豉是现代复合调味品的重要配料,也是制作酱油、豆瓣酱等调味品的主要原料。在晋代的《肘后》、唐代的《外台》、宋代《圣惠方》、明代的《纲目》等著作中,均有关于豆豉的制作及应用的历史记载。现代的豆豉发酵方法,仍然延续了传统的发酵工艺。发酵酒,在公元前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就有发酵酿酒的历史记载。《周礼·礼运篇》中记载,最早的酿造酒是用动物乳酿造的乳酒(古称“醴酪”),如马奶酒、羊奶酒等。后来出现了用生牙的粮食“蘖”酿制的“酒”。宋代朱肱编著的《酒经》中,详细记载了酒曲的制作及酒的酿制工艺。在我国的传统科学文化典籍中,如《齐民要术》《本草纲目》《淮南子》等,均有对食品酿造、保藏及食用安全性的记载。在“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等专业课的教学中,适当地将这些加工工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穿插于一些加工工艺的单元操作原理及工艺参数讲解中,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食品加工工艺的由来,掌握食品加工工艺的形成历史,而且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和理解食品的加工工艺。
3.3食品包装中的思政元素
食品包装是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对消费者是否选购该产品非常重要。因此,食品生产企业花重金聘请设计师,为新产品设计易于被消费者所喜爱的包装风格,并采用外观设计形式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在食品包装设计方面,有许多的中国传统符号,可以应用于产品包装设计,以提高产品的品味和文化底蕴。这些中国的传统符号,也可以作为课程思政元素。比如一些民俗文化中的图形、文字、色彩;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如鹤、龙、金鱼、牡丹、凤、梅、荷花、竹等,鹤象征着长寿、富运长久,龙寓意着民族图腾及精神,金鱼预示着幸福安康、美好富足,牡丹包含着富贵、高雅、浓情等强烈的情感,梅给人一种坚强和高雅的气质,荷花暗示着纯真、清白和正直等;传统造型,如圆形象征着天圆地方、团团圆圆等,从美学角度上讲代表了完美、幸福的形象,从哲学的角度,寓意着规矩、规律;传统的色彩,如肉制品包装上使用的象征有机、健康及环保的绿色,代表着吉祥如意、幸福吉祥、激情澎湃、热情四射等寓意的红色等;传统的书法,如甲骨文、隶书、小篆等书体代表着历史和文化。在讲解食品包装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时,将这些图形、文字及色彩所代表的含义、象征的事物等知识,恰当地与食品包装理论的讲解及产品设计相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包装造型设计灵感,而且可以使其了解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4餐饮中的思政元素
食品的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体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求,同时也会为消费者带来情感的享受。在讲授酿酒工艺相关的专业知识时,适当引入一些与酒相关的诗词歌赋,不仅可以增强专业知识的文化底蕴,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将文学和食品科学相结合。除此之外,在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中,为了表现当地的民俗和营造喜庆的氛围,常常以某种食品作为特定节日的象征,如冬至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等。在这些传统节日食用特定的食品都有其历史背景。比如,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通过讲解粽子和屈原的故事,就能够使学生树立忧国忧民,先天下后自己,为民谋福利的高尚追求。因此,在讲解食品专业知识时,将传统美食与历史典故、民俗、传说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气氛,而且可以使学生增长见识,教会学生生活常识及为人处世的道理。
3.5其他方面
除了在食品原料、食品加工工艺、餐饮中蕴含有丰富的思政元素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与食品相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如春节驱赶年兽、中秋嫦娥奔月、大禹与醉蟹、武则天和包子、朱元璋与牛肉扣饺、郑板桥与狗肉、冯玉祥与南口菜、张仲景与饺子等,还有过桥米线、灯影牛肉、狗不理包子、东坡肉、太白鸭、贵妃鸡、腊八粥、松花皮蛋、叫花鸡、杜康酒、竹叶青等传统美食的传说。这些民间传说及神话故事尽管无法考究其真实性,但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间的诉求和对一些事物发展方向的期盼。在讲授食品专业知识时,适当地引入这些传说及神话故事,可以使学生通过场景变换,了解古人的生活不易,会更加理解当下所处时代的美好。同时,这些故事在食品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引用,还可以展示古人所推崇的仁、仪、礼、智、信的优良道德和精神面貌,以及追求天人合一、亲近自然的美好愿望,对“修身”“齐家”“治国”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总结。使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牢记以人为本,明白生命的真谛和人生存在的价值,尽早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为人类进步奉献终身的高尚追求。
4结束语
在食品专业课教育中,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但是,将理论知识讲解与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历史典故、著名诗词歌赋进行巧妙结合,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理论知识的文化内涵,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意识,陶冶情操,引导学生尽早树立为人民服务、为人类文明建设和进步做贡献的远大理论,就可以较好地规避片面追求分数,防止培养的学生陷入高分低能的怪圈。因此,在食品专业课教学中,坚持融入中华优秀文化,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专业素养,激发学生主动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而且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更加广泛地宣传中国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在食品专业的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政元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合力,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非常必须。
作者:张崟 周闯 肖龙泉 刘文龙 刘达玉 单位: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