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食品类专业构建校企合作共赢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国外的成功经验证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是有效的,可以显著促进学校、企业和学生的良性发展,甚至对周边区域发展产生有益效应。通过剖析校企合作当前现状,探讨实施过程中的不足,进而提出以满足校企双方利益诉求为基础的合作共赢模式,并从企业、学校和学生的角度分别阐述了该模式的构建方法,为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良好的借鉴。
1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1.1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利益机制尚未形成
当前,校企双方的合作掺杂了太多的非自身意愿,普遍存在单方面付出过多而回报匮乏,只有责任义务而无权利享受,与自身原有期待相差甚远。高职院校过多强调行业、企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缺乏思考利用自身优势指导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科技创新薄弱,成果转化率低;企业投入大量人员、场地和设备支持合作,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较高的风险,却享受不到相应的政策支持及制度保障,利益无法在合作过程中得到体现,因而将合作视为避之不及的负担。
1.2校企合作深度沟通平台的缺失
目前,国内现有的校企合作大部分是被动式、阶段性的,只有在需要落实顶岗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申报等事项时,相关人员才主动沟通以熟悉近况、完成任务。校企之间没有常设组织、机构,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便捷的交流渠道,尤其是缺乏共同的愿景、明确的合作章程、必要的校企合作资金等,导致校企双方参与合作的人员形同陌路,也就难以共同面对一些前景广阔的项目、领域及关键问题。
1.3校企合作形势落后
现阶段我国高职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单方付出型。高职院校将学生安排到企业实习,企业将学生当作短期的廉价劳动力。二是表面合作型。校企签订协议后,合作浮于纸上,各行其是,欠缺实质性进展。三是“校中厂”型。学校提供场地,企业将闲置、淘汰的设备运到学校,企业以实训之名利用学生的廉价劳动力为其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在这3种合作形式中,学校与企业因自身利益的初步满足而忽略了学生的培养责任和定制高技能人才的机会,牺牲巨大的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学校培养学生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企业生产产品在乎的是经济利益。究其过程,人员质量(教师、学生、员工)是双方生存的根本、联系的纽带。建立符合双方利益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满足利益方存续需要的专业技能的人员,即可有效协调各方利益冲突,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2.1搭建网络平台,加深校企彼此认知
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模式,搭建校企合作网络平台,为校企双方提供交流通道。通过网络平台,企业提出专业人才需求计划,学校由此掌握市场动态,积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为企业培养切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同时,企业可以将一些技术攻关的项目在平台,职业院校的教师可以选择参加企业项目的研发,理论指导实践,攻坚克难,发挥专长。同时,企业也可以把岗位需求在平台,方便学生及时了解市场动态,进而规划学习生涯,为就业做准备[1]。
2.2“双主体”工作定位,促进校企深入合作
在校企合作共赢模式中,学校和企业在生产和教学活动中均是主角,承担双重责任。企业不仅要为学校构建生产基地,还要积极协同学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从实际生产角度评估学生的学业技能水平。企业派遣生产一线实战人才和优秀管理者为学生授课,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向学校教师介绍一线的生产状况和人员需求。学校教师不仅为学生讲授设备原理和技术要求,还需要利用自身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讲解产业前沿动态,答疑解惑,促进员工素质的提高[2-3]。
2.3“双角色”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美好未来
入学签协议,毕业就工作。学生入学时,既是学校学生,也是企业预备员工。在培养阶段,企业与学校共同实施教育,根据企业的需要制定培训和考试内容,培养专业技能,开设实习课程,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企业的作用更为重要。毕业后进入公司后,经过试用期考核合格后,签订合同进入职业生涯。至此,学校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社会影响力得以提升;企业获得匹配生产过程的高技能人才,生产过程得以保障;学生获得扎实的实践基础,迈出职业生涯第一步,美好生活与广阔发展前景可以预期。这种合作共赢模式,充分满足了合作各方的利益诉求,实现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初衷[4]。
3结语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必须以满足双方利益为根本,其关键是以人为本。只有根据食品产业集群特点、食品专业群特点及不同类型人才培养途径的差异,建设具有“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满足各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地方产业集群烙印的合作共赢模式[5]。
作者:刘鑫龙 黄艳玲 单位: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