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罗汉菜的进展状况与功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罗汉菜的进展状况与功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本文作者:陈珏、刘冲、李珍珍、朱丽萍、范晓华 单位:上海市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顾月兰等[5]在罗汉菜收集、保存的基础上,对其植物学性状、农业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并研究了罗汉菜的种子破眠技术,土壤含水量、温度对罗汉菜种子发芽的影响等,初步掌握了罗汉菜的人工栽培方法。

罗汉菜的植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普通罗汉菜高9~60cm,全体无毛。茎直立,不分枝或分枝,具棱。基生叶有柄,倒卵状矩圆形,茎生叶矩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2.5~5cm,宽2~15mm,先端圆钝,基部抱茎,两侧箭形,具疏齿。总状花序顶生,花白色,直径约2mm。短角果侧卵形或近圆形,长13~16mm,宽9~13mm,扁平,先端凹入,边缘有宽约3mm的翅。种子5~10个,卵形,长约1.5mm,黄褐色[6]。

上海地区罗汉菜种子发芽最适温度15~25℃,最适土壤含水量25%~35%。10月中下旬播种,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种子成熟,全生育期200~210d,营养生长期120d左右。罗汉菜宜在出苗后60~80d后开始间收,2月中旬以后,植株开始现蕾抽薹,茎部逐渐木质化,加工食用品质欠佳。另外可采取提前播种或保护地栽培,以延长收获期,提高产量和质量[5]。

罗汉菜的功用

食用加工罗汉菜叶片含有丰富的VC和胡萝卜素[7]。郭永元[8]分析了上海地区罗汉菜的营养成分,提出了凉拌、炒或蒸煮的食用方法。因罗汉菜鲜菜辛辣味浓、苦味重,上海地区多加工腌制后食用。顾月兰等[9]参照南翔当地腌制瓶菜的传统方法腌制,保存了罗汉菜独特的甘香风味,加工后的成品菜常温下保存一年风味基本无变化。罗汉菜种子含脂肪油达28%~34%,出油率22.5%,其种油可供食用和工业用。同时罗汉菜是甘蓝型油菜的较近缘物种,其种子油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比普通甘蓝型油菜高,因此可以考虑作为甘蓝型油菜优质育种的杂交亲本[10,11]。

罗汉菜全株和种子可药用。性微温,味辛,归脾、胃经,可治胃炎、丹毒、消化不良、脘腹疼痛、肝炎、阑尾炎、疔疮痈肿,有杀菌作用,亦可用于痛风。其茎叶含黑芥子甙,水解后能消炎杀菌,有和中益气、利肝明目之效[12]。种子可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急性结膜炎、胃痛等,用量15~20g。

研究展望

嘉定地方品种保护课题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地罗汉菜资源继续加以人工驯化栽培和定向选育,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获得了新的株系,2012年收获种子16kg。根据几年来的经验得出罗汉菜种子寿命仅1a,因此对种子贮藏和种子寿命的延长有待研究;罗汉菜的生物学特性与荠菜相似,二者之间通过细胞融合、转基因、远缘杂交等手段进行种质创新也是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罗汉菜药用价值已被广泛认识,全株和种子均可药用,除罗汉菜种子成分分析有报道外,对罗汉菜的营养成分分析未见报道,本课题组已开展嘉秀罗汉菜商品植株主要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测定,但尚缺乏进一步的生理分析和复杂营养成分检测,主要是缺乏相关检测方法和标样,因此对罗汉菜新品种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评估有待进一步探索。

罗汉菜的药用价值已被广泛接受,而作为一种人工栽培的保健蔬菜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常规栽培罗汉菜产量低,667m2不到400kg。嘉定地方品种保护课题组通过系列工作,实现罗汉菜平均单株质量96.7g,667m2产量达到1000kg。但同时发现罗汉菜耐高温及耐旱性差,夏季前期生长良好,高温干旱期死亡率极高,对其生理性成片死亡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早秋栽培的病虫害发生相对严重,叶片皱缩等原因有待分析。研究种子破眠技术,提高出苗、齐苗和成苗率,促进分蘖是罗汉菜高产的关键。因此实现罗汉菜规模化栽培技术需要从设施栽培的肥水温湿调控技术等方面做进一步探索。

目前罗汉菜的工厂化加工尚未启动,南翔传统作坊式瓶式加工腌制方法生产的罗汉菜虽然风味独特,但规模小、加工成本高,难以适应工厂化生产要求。嘉定地方品种保护课题组选育的新品系为罗汉菜的高产栽培提供了种质保障,2012年2月1日课题组采用层积腌制法开展了罗汉菜的小规模腌制,分别于3月1日和4月1日起菜,采用真空袋包装,加工成品1100袋,以第二批起菜风味更鲜美,常温保存4个月品质不变,风味佳,为产品的商品化、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但相关采收标准、加工配方、腌制方法、工艺流程和包装技术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实现罗汉菜的恢复和推广应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体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同时满足市场的需求,建立健全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