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短视频下民生新闻制作适与守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媒体传播迎来了新媒体短视频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平台开始流行,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影响,需要其作出积极应对,调整战略方向,顺应时展。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究了短视频时代对传统电视端民生新闻造成的冲击,并以此为基础对短视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适”与“守”展开分析,希望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短视频;民生新闻制作;冲击
民生新闻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百姓喜闻乐道的新闻主体,一直以来占据着电视新闻的主要地位。但是,随着新媒体短视频时代的来临,人们获得新闻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新闻的传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逐渐减小,新闻获得了不一样的新闻体验,传统民生新闻制作的影响力遇到的冲击非常大。新媒体短视频的互动性、传播时效、覆盖面广均成为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为了推动新时代民生新闻的发展与进步,要立足于短视频时代,对民生新闻制作的“适”与“守”进行全面分析。
一、传统媒体民生新闻在短视频时代下遇到的冲击及原因分析
民生新闻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在新闻领域是处于“王者”地位的,受众数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积广,是传统电视媒体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但是,在媒体短视频时代到来以后,传统媒体民生新闻的制作、传播、宣传以及创新都受到了巨大冲击,亟需找到应对的措施,走出目前的困境。传统媒体民生新闻之所以会受到短视频时代如此大的冲击,主要是因为短视频具有普及程度高、制作简单等优势[1]。短视频时代对媒体民生新闻造成冲击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民生新闻视频的接收终端发生了本质变化。过去,新闻视频主要通过电视这一大众传媒传播,但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短视频新闻逐渐转向手机这一主要载体,电视这一播放终端的受众群体数量不断减少。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无时无刻伴随人们,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渠道变得更便捷更灵活。接收终端的升级、改变也改变了人们接受新闻信息的习惯,全家老小守在电视机前看新闻的时代已永远过去。第二方面是纯新媒体短视频的生产和传播流程相比传统民生新闻视频有着巨大优势。纯新媒体短视频的生产流程和制播流程完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制作,任意时间及随时随刻更新。但电视民生新闻视频需要在特定频道、相对固定的时间播放,生产、制作、审查、播出方式也想较于新媒体视频更为繁复。新媒体民生新闻视频送出的即时性和到达率无法比拟无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纯新媒体短视频。因此我们看到,虽然传统民生新闻短视频也积极依托新媒体终端拓展影响,但受纯新媒体短视频的冲击依然很大。第三方面民生新闻视频的制作传播者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过去,民生新闻视频的权由新闻媒体依托平台控制在媒体记者手中,但在互联网时代下,人人都是记录和者,人人都可以是“媒体人”。大众随时、随地、随手记录社会现象,传播者体量巨大,自媒体影响力因此呈几何倍增长。同时,新媒体短视频民生新闻的内容极贴近受众身边发生的事,贴近原生态,几乎无编辑,看起来十分真实、亲近。这些“故事”被人们自行在短视频平台上,毫无障碍地突破地域限制,被当地乃至全国的短视频平台用户看到。如此接近真实生活的新闻素材往往是百姓最喜欢看的民生新闻,吸引了受众的目光,大大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真实、及时、无门槛、原生态是互联网民生新闻视频的主要特点,普通人成了“记者”,传统媒体记者无冕之王的时代早已过去。
二、短视频时代新媒体民生新闻的“适”与“守”
传统民生新闻需要保持自身影响力,就要进行视频化改革,转型、创新、流程再造都是需要的路径,要从受到冲击的根源入手找到解决方法,才能适应短视频时代的潮流,适应生存的环境,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基于此,短视频时代民生新闻的发展要审时度势,要注意“适”与“守”的协同发展,在坚守民生新闻真实、公平、客观底线基础上,对新闻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传播角色等方面进行融合创新,提高新闻服务功能。
(一)主动求变,流程再造,采用适应新媒体时
代的新闻播出渠道和制作方式传统民生新闻的制作播出需要记者自行到达新闻现场,并进行当事人的采访和群众走访等,整理成完整的新闻素材后回到电视台进行加工、处理、后期制作等,最后在新闻节目上播放。这种制作方式准备繁复,需要角色多,流程复杂,造成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新闻播出时间与新闻发生的实际时间距离较久,在时效性方面没了优势。而大众掌握的新媒体短视频则可以随时进行现场直播报道,广大群众身处新闻事发现场时,可以拿起手机进行现场直播或者记录,在新闻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将其播放出去,获得受众关注。针对这一情况,短视频时代民生新闻制作要主动求变,积极适应,努力开拓民生新闻视频播出的新媒体渠道。首先,可以学习借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央视频”和湖南广播电视台的“芒果TV”等成功案例,研发落地自有新闻短视频移动端软件。这一类多产生于拥有强大制作能力资源实力的“头部”传统媒体,也建议“头部”媒体才采用此模式。其次,可以积极借助腾讯、微信、百度等互联网“头部”平台,与其达成内容生产、平台推送、收益分成等全方位合作协议,以助力传统媒体民生新闻制作内生动力。此合作方式是各地方传统媒体主要采取的方式,也已经被证明的较为有效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都要求民生新闻生产的重心需转移到短视频的平台上。传统民生新闻要更加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移动平台,必须要对民生新闻制作方式进行全面改革。第一,需要改造的是制作流程,制作技术要更新,制作流程要更加简单、便捷,作品样式要更为新颖,以适应新媒体时代下视频生产需要。第二,固有分版块播出模式要改变。打通全天节目版块,实现大时段无间隔直播,在播出时间线条上与新媒体赛跑,以适应无时不在,一刻不停的新媒体端内容更新。第三,采访队伍要重构。为应对互联网平台上时时刷新的民生新闻,传统媒体原有采访队伍的采访时间线要铺设的更长,采访队伍应激性要求更高,配合要更默契,只有做到第一时间响应,采访队伍随时出发,后台随时响应,前后完成配合,才能让专业新闻团队足够应对无处不在的自媒体大军。第四,传统媒体审稿流程、排播流程复杂,互联网时代下,要求在保证舆论导向审查要求不降低的同时,引进科学审查机制,简化审查流程,更新排播报批手续,提升效率审稿播出效率,实现最快速度更新播出。短视频时代,民生新闻制作应审视自身特点,积极学习融合适应新媒体短视频的制作播出方式,革新制作流程以适应互联网时代传播需要。
(二)内容为王,坚守新闻本质,选用适应新媒体时代传播的内容构成
传统民生新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严肃的,新闻氛围是比较枯燥的,但是新闻真实性和重要性是比较受人信服的。即使是面对新媒体短视频时代的巨大冲击,新闻本质也是不容动摇的,短视频民生新闻依然要注重内容质量,守住新闻的道德底线和本质。新媒体短视频时代的到来,虽然带动了短视频平台的发展,各种民生新闻往往都是短视频平台第一时间报道出来,形成了一种异常火爆的现象,但是其中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短视频平台的民生新闻真实性有待考究,并且内容同质化非常严重,新闻流量非常大,但是新闻质量却不高,形成了明显的反差[2]。短视频平台的民生新闻在公信力和权威性方面逐渐弱化,同时短视频平台的民生新闻商业变现后续乏力问题普遍存在,无法进行良好的延续。为此,短视频民生新闻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坚守新闻本质。首先,内容为王,坚守新闻本质,一定要坚守住大众的主流价值观。民生新闻要围绕新闻内容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强化公信力和权威性,传播真实可靠的新闻,突出人文关怀,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同时要加强人物报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正能量,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引导,创造良好的媒体环境。如河南春晚《唐宫夜宴》以及端午节的《端午奇妙游》,收揽了一大波国潮粉丝,河南卫视带领中原地区文化出圈是新媒体时代下遵循内容为王的最好例证。新媒体时代,民生类新媒体新闻是否能够借势“新闻出圈”,也在于是否能在新媒体民生新闻中挖掘出属于自己独特的新闻传播点。再比如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生产出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力弘扬爱国主题的新闻短视频,提高广大新闻受众爱国意识,树立强大的祖国信心,提升民族自豪感。如建党一百周年前后,各媒体生产出体现我国社会发展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大量民生新闻短视频,深刻体现了人民群众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其次,内容为王,坚守新闻本质,一定要坚守住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例如本台《新闻110》栏目报道:《厕所在厨房,鸡鸭肉冒充牛肉,每天送餐到福州多所学校附近托管机构》。此报道通过记者暗访托管机构餐饮厨房,追踪送餐车,发掘出送餐地点,发现食材、加工等线索,呈现了托管机构餐饮的乱象让人瞠目解释。同时,通过追踪报道,对该餐饮机构违规生产帮助执法部门找到了证据链,通过举报给市场监管部门,进而监管部门现场执法,记者全程拍摄,呈现执法过程及结果,制作出一条很有影响力的民生新闻。这就完全区别于新媒体平台那些纯粹博人眼球的视频,充分彰显了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价值,与新媒体平台的一些民生新闻短视频对比立现高下。
(三)持续创新,拓展新闻价值,挖掘新媒体时代下更深层的新闻内涵
在新媒体短视频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民生新闻的制作、传播都受到了巨大影响,无论是新闻内容、新闻制作方式,还是新闻播报形式,都出现了很大变化。此时,为了更好地促进短视频民生新闻发展,就要持续创新,拓展新闻价值。首先,传统民生新闻在传播时效和内容吸引力方面难以与新媒体平台各类短视频抗衡,要想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就要从新闻价值方面入手,深挖新闻事实背后的内涵和隐情,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并借此向社会大众讲明道理,促进思维拓展[3]。民生新闻短视频要坚持电视大众化和网络分众化发展思路,将短视频节目制作方式和传播途径借鉴过来,并结合民生新闻特点进行创新优化,实现新闻受众多屏互动,参与到新闻的热议中,透过新闻表象讨论新闻实质价值。短视频民生新闻要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品牌形成优势,将多年来积攒的忠实观众,以及电视新闻媒体资源整合起来,与短视频平台建立良好合作。通过在新媒体端注册媒体官方账号,在短视频平台积极推广,黏合手中互动,拓展二度传播效果,使得短视频民生新闻的传播途径多元化,推动短视频民生新闻转型,与短视频平台优势互补,发掘民生新闻的更多内涵。例如在民法典公布一周年,本台在每日民生新闻节目中推出专栏《民法典大揭秘》,通过采访法律纠纷案例,深挖新闻事实背后的内涵和隐情,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找出该民生新闻案例背后的故事。同时通过民生新闻栏目在新媒体平台上注册的账号,对观众开展话题讨论,并就此展开观点投票。之后,对大众热议的观点、纠纷重点进行二度采访,发掘更多发生在身边类似的案例,进入民生新闻中。通过集中探讨,剖析民法典中细则问题的解读以达到指导受众理解民法典,用好民法典。在《民法典大揭秘》专栏开设过程里,已经就夫妻共有财产界定分配问题、遗产继承问题、全职妻子婚姻中权益认定及保护问题等大众关心关注的许多热点做了详细的采访和讨论。这一专栏设置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关注和欢迎。这一做法不仅通过新闻讲述了许多身边法律纠纷案例,也进行了思维拓展,发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价值,使短视频民生新闻视频在满足受众资讯需求的同时,还满足了受众的知识需求。
(四)提高意识,守住核心竞争力,彰显民生新闻权威可信的服务价值
无论是民生新闻,还是新媒体短视频资讯,其本质功能都能为社会大众提供新闻服务。服务,是短视频生命力是所在,因此,短视频时代的民生新闻要始终立足于服务民生,为大众代言,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传统媒体基于“喉舌”优势,常年与政府各部门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权威民生资讯的获得上拥有特殊的优势。而大量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新政、政策解读、信息服务都来自于各政府职能部门,传统媒体因此拥有着互联网媒体难以获得的核心竞争力。教育、房产、金融、旅游、医疗、社保、水电等民生话题,是百姓每时每刻都在热议的话题,新媒体短视频平台也涌现大量此类视频,但专业性、权威性参差不齐。传统媒体可深耕细作服务类新闻,将百姓的关注来做文章提供权威信息,为百姓的生活提出建议,会使传统民生新闻服务性更强,黏合度更高。如本省进行教育改革,为促进教育公平,民办学校对生源进行摇号录取。在摇号现场,教育部门邀请长期与政务打交道的“党媒”进行舆论监督,传统媒体因此拥有了第一手的新闻素材。主流媒体第一时间通过其公众号当地中选生源编号后,引发强烈的反响和转发,信息权威迅速,服务效果十分明显。这一新闻的和影响,再次凸显了传统媒体强于新媒体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又如台风来临之际,民生新闻持续更新台风信息,及时出行提醒,提供水电、公交,交通讯息,公布积水点等。疫情期间民生新闻持续更新地域风险等级,学校、工厂停学停工通知,公园场馆商超关闭、开放信息,疫苗接种开放信息等等。这一类新闻提供的都是最贴近民生的信息。传统媒体,具有独有的资源优势,获取这类信息拥有便捷权威的获取渠道。传统媒体对这一类民生新闻视频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新媒体平台鱼龙混杂的短视频生产机构以及个人。笔者认为,传统媒体这一优势可发掘的空间巨大,民生新闻制作者要树立牢固的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在搜集民生新闻素材时要真正地深入群众,拉近与百姓的距离,围绕百姓开展工作服务,提高服务意识,发挥新闻服务功能。民生新闻的核心在于百姓,时刻将百姓放在工作第一位,新闻采编要选择与百姓生活相关的素材,要为百姓解决现实问题,包括发挥出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社会不良风气揭露等服务功能,为百姓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又如本台通过市民提供线索追踪发现某大型工厂夜间违规排放污水躲避执法监督,造成内河大面积水源污染。新闻记者第一时间响应,深入社区与受影响的百姓进行深入交流和了解事情的发生与发展,及时对涉事工厂进行走访,连续多夜蹲守,掌握到该工厂违法排放的详实资料,在新闻节目中曝光。同时记者将拍摄到的视频等相关资料报给工商、环保等部门,促其进行核查执法,并跟踪拍摄报道污水事件的处理发展情况。追踪报道视频引发了极大的反响,这一舆论监督采访从根本上避免了出现饮水安全问题,还给百姓水清河畅的内河环境。此番做法,做到了新闻视频为群众代言,为群众分忧,并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服务。短视频时代虽然对新闻资讯的需求呈现碎片化,要求推送更高效,更新更及时,但守住新闻真实底线,尊重新闻采访的严谨性,就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深入采访调查,并积极联动政府部门调动优势资源,达到真正做到新闻服务群众,为百姓做新闻的目的。这是民生新闻创造价值的重要途径。短视频时代,民生新闻仍要守住底线,耐得住寂寞,才能做出品牌,彰显价值。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短视频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民生新闻受到了巨大冲击,新闻传播时效、制作方式、传播途径等都需要改变和发展,此时要求民生新闻短视频立足于新闻发展现状,适应新媒体视频发展环境,同时做到坚守新闻道德底线,从新闻内容、新闻价值等方面入手,致力于制作高品质、有意识、有深度的民生新闻,并通过与新媒体合作扩展新闻传播途径,将新闻服务功能彻底发挥出来,推动民生新闻视频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子澎.新媒体短视频冲击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应对措施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21):33-35.
[2]桑燕鸥.新媒体短视频冲击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应对措施[J].传媒论坛,2020,3(16):82.
[3]秦志兴.新媒体短视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适”与“守”[J].环球首映,2019(05):20.
作者:王俊俊 单位:福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