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社区新生儿预防接种护理作用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社区新生儿预防接种护理作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社区新生儿预防接种护理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在社区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中应用规范化语言对护理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50例新生儿做为研究对象,入组时间从2019年5月~2020年5月,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新生儿分为参照组及实验组,每组7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强化规范化语言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在接种期间及接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结果均较参照组更低,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护理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更高,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利用规范化语言能够在新生儿预防接种过程中产生较好的心理护理效果,对促进新生儿家长满意度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规范化语言;社区新生儿;预防接种护理

随着我国新生儿免疫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开始逐渐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1]。由于新生儿年龄尚小,在接受预防接种时,往往会因疼痛的干扰而出现心理状态不佳的情况,进而发生不配合、哭闹等问题,导致预防接种工作受到影响。同时新生儿负面情绪的产生也会导致其家长的心理状态受到影响,进而发生护患关系紧张、投诉等问题,不利于预防接种工作的落实。为新生儿心理状态得到良好改善,提高其家长满意度,应当将护理工作进一步强化,其中规范化语言护理方式能够从新生儿的角度出发,为其进行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因此,可对护理效果带来积极作用。为探究该方式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将开展进一步研究,具体数据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新生儿,纳入研究的时间从2019年5月~2020年5月,共计150例。经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平均纳入实验组(n=75)和参照组(n=75)。实验组中包括女40例,男35例,日龄在1~8d,平均日龄3.77±1.02d,胎龄在33~40周,平均胎龄36.51±2.49周。参照组中包括女41例,男34例,日龄在1~7d,平均日龄3.81±1.10d,胎龄在34~41周,平均胎龄36.87±2.37周。比较两组新生儿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可以实施比较研究。本次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均已获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日龄在10d以内的新生儿;②符合预防接种条件的新生儿。排除标准:①新生儿家长对此研究表示不满意不配合的情况;②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

1.2方法

对参照组新生儿实施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内容涵盖以下几点:①在新生儿正式接种疫苗之前。为了防止出现晕针的问题,需指导家长保障其充足的睡眠,并且及时喂养,防止新生儿产生饥饿感。②无菌操作。医务人员在对新生儿实施预防接种时,需要在全过程严格遵照无菌操作的原则,接种前将医务人员双手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利用换气的方式对接种环境进行消毒,从而规避新生儿交叉感染事件的发生。③生命体征观察。在对新生儿实施预防接种时,需在接种期间以及接种完成后2h以内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一旦出现尖叫、抽搐、高热等临床症状,或出现包括哮喘、荨麻疹在内的过敏反应,需要及时对其采取救治措施。④完成接种以后。嘱家长在24h以内不可对新生儿进行洗澡。实验组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规范化语言护理工作。内容以下:①护理人员以充分尊重新生儿为前提,对每一位前来接种的新生儿都应当态度友善,并与家长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对新生儿体质进行了解,从而明确其是否出现咳嗽、发热等禁忌症。另外在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可用手在新生儿皮肤表面轻轻抚触,并通过温柔的语气同新生儿进行对话。面带微笑,使新生儿更对护理人员产生亲切感。②强化护理人员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并对本质工作加强重视,明确自身工作价值,从而不断提升自我。面对新生儿家长所提出的问题,应耐心、细致的予以解答,解答过程中应当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话术,使其家属满意度能够进一步提升。③由于新生儿属于一类特殊群体,在对其实施预防接种护理工作时,应当多对其采用诸如“宝贝”“乖”等相关词语,让新生儿能够充分感受到母爱的关怀,同时也可配合手势、笑容、拥抱等方式,提高新生儿舒适度,改善其心理状态。

1.3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评分变化情况:该项指标分别在新生儿接种期间以及接种后进行评定,具体评分结果通过新生儿接种疼痛程度评分量表获得,内容主要包括6项,分别包括面部表情、哭闹程度、上肢放松状态、哭闹程度、腿部放松程度、睡觉或躁动情况。每项内容的评分为0~1分,最高分为6分,最低分为0分,分值高,表示新生儿疼痛程度越严重。护理有效率情况:该指标内容主要针对新生儿心理状态表现进行观察和评定,包括显效(新生儿在接受预防接种的全过程没有出现明显的负面情绪、哭闹等状况,能够平静接受接种)、有效(在接种全过程新生儿存在着恐惧、哭闹的状况,但是经过恰当的语言安慰后,可以配合完成接种)以及无效(接种全过程处于高度紧张、哭闹的状态,肢体乱动,无法配合接种,以致接种失败)3项。家长满意度情况:完成护理措施以后,针对新生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采取评分制,最终结果进行满意度划分,非常满意:90~100分;比较满意:60~89分;不满意:0~59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100%=护理总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新生儿疼痛程度评分变化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在不同阶段的疼痛程度评分结果均较参照组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对比新生儿护理有效率

新生儿护理总有效率在比较后,显示实验组97.33%显著高于参照组76.00%,P<0.05,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2.3对比新生儿家长满意度

实验组在经过护理后,显示新生儿家长总满意度98.67%明显比参照组78.67%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3。

3讨论

预防接种可促进新生儿免疫力的提高,并且降低机体遭受外界因素感染的风险。不过由于新生儿年龄过小,自主意识较差,在对其实施预防接种时常常会出现哭闹、抗拒等不良现象,对其接种效果带来影响[2]。为将此类问题进一步改善,需要将接种期间的护理工作不断完善,并从新生儿的角度强化心理干预。常规护理方式虽然可以对新生儿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往往对心理护理这一方面存在欠缺,但若应用规范化护理措施,则会发挥更加突出的应用价值。通过运用规范化语言护理模式,可以将所有护理内容全部围绕新生儿开展,并根据其特点、身心需求进行换位思考,使护理内容不再浮于表面。同时护理人员还会结合新生儿的特点为其恰当的制定出针对性的肢体语言沟通方式。通过以上内容,能够使新生儿躁动不安、恐惧等其他多种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对家长来讲,在新生儿顺利完成预防接种以后,其紧张情绪也会得到改善,因此也能够促进其满意度的提高,可见该护理方式的可行性较高[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新生儿不同阶段的疼痛程度评分均较参照组更低,P<0.05,说明通过规范化语言护理能够将新生儿注意力良好转移,进而降低疼痛感。另外实验组新生儿护理总有效率及其加上总满意度在经过比较以后,其研究结果均较参照组更高,P<0.05,说明该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护理效果的提升,并且能够得到诸多新生儿家长的认可。综上所述,在对社区新生儿实施预防接种工作时,通过采用规范化语言可以对其心理护理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家长满意度,其临床应用价值突出,应当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汤文莉.皮肤接触护理对新生儿预防接种时疼痛程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259-260.

[2]唐晓.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的心理护理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5):226-227.

[3]薛丽霞.浅谈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0):266.

作者:苏焕井 单位: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