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的公共服务功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的公共服务功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的公共服务功能

[摘要]社区学院的成立和建设对于社区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社区教育开展和实施的重要载体,也是将公共服务功能淋漓尽致体现的最佳机构。高校的参与极大地助力了社区学院的发展和壮大。在社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中,高校可以承担指导者和实施者、教育培训资源的供给者等角色。本文通过分享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街道共建社区学院的探索与实践,希望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学院模式,为社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词]社区学院;社区教育;公共服务;高职院校

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总结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经验,综合国内外社区教育的理念,从不同地域角度出发,通过探索实践而逐步发展起来。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社区承担了服务市民的社会功能,社区教育开始被融入到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中,逐步进入到各级政府的工作议程。自进入21世纪,全球兴起知识经济,并且提出了各种类型的学习组织,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等相关新理念的发展,社区教育进入到新的发展高度。十八大以来,党群服务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为社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社区学院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将公共服务功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一、社区学院的基本职能及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一)社区学院概述

本文所说的社区学院是由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满足社区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以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为主要对象,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为一体,具有区域性、综合性、职业性特点的教育机构的统称。社区学院是社区教育的中心,它在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在构建国民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学院向所有社区成员开放,也就是学者所说的“人人学院”。不分年龄、性别、出生、地位,只要有学习的需求,都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线上学习或者线下面授)开展学习,而这一发展是终身持续性学习的过程,需要将非正规教育和正规教育有效地衔接起来。同时,要将职业培训、素质教育与社区教育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

(二)社区学院的基本职能

社区学院承担着社区教育的主要工作,最终目的是传播知识和科学技术,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并帮助社区失业人员提升再就业能力。通过专业的培训可以优化地区人力资源,提升劳动者获取劳动报酬的能力,推动新型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而拓宽社区教育的广度和深度。1.技能提升培训。社区学院根据社区内居民和企业需求,整合人才资源,依托当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评价组织,采用订单式和菜单式的培训方式,为居民开展专业化的职业培训以及后备劳动力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2.文化素养培训。社区学院依托非遗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诗经音乐、茶艺、中华汉鼓、华夏礼仪、木工、香道、箜篌、中国画、古琴、汉舞、剪纸等优秀传统文化技艺传承培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些课程可以吸引居民的热情参与,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增强居民的“文化自信”。3.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社区学院的内容覆盖方方面面,对于社区内每个人来说,积极参与寓教于乐的社区教育等活动,有着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的重大作用。以文体活动为例,首先,可以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其次,参加集体生活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的感情;再次,参加活动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

(三)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中的公共服务作用

本文所说的公共服务,主要是指社区学院所提供的教育、文化、娱乐等一系列服务。借助社区学院的资源,满足社区居民和辖区企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成。1.打造企业社区人才流通纽带。社区学院的一项重要职能是针对企业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活动,让他们进入企业之前清楚了解企业的文化、发展、管理机制、生产流程等,从而为企业输送符合要求的人员。社区学院秉持着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目的,致力于培养满足企业发展的实用性人才。当前,企业对于人才的衡量标准主要是从601学历的角度出发,有专业证书、相关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的技术能力。社区学院设置一些高质量的专业课,通过灵活开设应用型的专业,引进先进的素材,结合自身的教育设施、教学经验、教师师资等多方面的优势,开创符合企业需求的教育,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同时为区域经济做出更多的贡献。2.分享学校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在社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分阶段分步骤向社区学院开放优质教学资源,为社区教育提供新的载体和师资支持,建立健全高校与社区学院双向沟通的工作机制,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和社区资源的融合,促进学校以及社区教育的和谐发展。在学校节假日期间,主动向社区居民开放图书馆,计算机机房等设施,让他们学有场地,学有收获。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的电工、机器人、编程等实训室,可以在居民中开展资格认证和技能培训,为他们增加就业和再就业砝码。3.完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体系。通过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构建社区教育网络平台,全面推进社区教育的现代化建设。由社区学院相关技术人员建立专门的网络平台,负责好网络建设,做好信息更新的工作,为广大居民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社区教育学习内容;利用现有的网络开展家长学校,扩大社区教育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社区教育全面发展;通过开展社区教育栏目,积极主动的宣传特色课程,推动信息化建设。4.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必然联系。教育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教育还可以生产出新的生产力和科学知识。当前,我国现有教育结构的发展难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及发展,而社区学院开展的各类教育培训,特别是职业技能培训,直接对接企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提升劳动者能力的教育培训,满足企业发展、职工提升的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促成经济和教育的和谐发展。这些都是我们社区教育对社区人施加的影响,通过影响人来促进区域的发展,反过来,区域的发展进一步地对社区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社区学院是为地方发展服务,满足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需求的。

二、高校在社区学院建设中的作用

(一)高校是社区学院的指导者

在社区学院开展教育活动过程当中,高校在教学组织及培训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形成较为完整和成熟的教学培训体系,特别是在针对实践性教学培训,高校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研发,并且形成了多样化的实用性教学方法。在教学管理方面,高校更加注重多元化考核,分组管理。这些优秀的教学成果,对于社区教育培训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关于社区项目的研究方面,高校作为研究项目的主体,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组织成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当中,高校对于研究的方向、思路、工作内容和成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将大大促进各项研究工作的进展,同时所形成的研究成果能够进一步推动和指导社区建设发展。

(二)高校是社区学院培训和学习资源的供给者

高校为社区学院提供多方面的资源,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提供优质的专业课程。高校在办学过程当中,不断地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比如优质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等,对于社区学院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其次,高校为社区学院提供专业的培训场所和教学设备,高校因为培养人才的需要,有着完备的实训中心和基地,比如说电子商务、汽车维修、化妆美容等实训基地。这些专业性的实训基地对于社区学院培训工作意义重大。最后,高校为社区学院提供雄厚的师资力量。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所涉及的专业层次和专业领域宽广,因此,培养出大批相适应的教师专家和学生骨干,可以完全满足社区居民和企业员工的不同技能需求。

(三)高校是社区学院的实施者

社区学院所面对的人群复杂、学员数量多、知识结构参差不齐,那么,教学的内容和实质性要求有很大的差异。通过高校专业教师队伍的加入,能够为社区教育者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高校参与社区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高校教师参与到课程的培训和技能的指导方面,社区学院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持续对社区居民和企业员工开展专业技能职业培训。而高校教师是社区学院培训的中坚力量,他们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对社区学院进行培训和指导。第二,高校在校学生也是社区学院开展教学的重要辅助力量。高校社团组织众多,门类丰富,有科技的,有文体的,还有创新创业的,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社团组织吸纳专业热情的学生,他们乐观向上、也愿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他人。这些学生是社区教育的辅助力量,在满足社区学院多元化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也能提高个人的知识和能力。

三、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宝龙街道办共建社区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深信宝龙社区学院作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宝龙街道办共建的社区学院,是一所面向区域市民开展素质教育培训的公益性、社会化、开放式“学院”。学院是以提高市民综合文明素质、提升社区干部职业技能,助力学习型城市为基本任务,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型市民素质提升系统、构建社区服务综合体系、打造学习型社区和党建示范社区为最终目标。

(一)社区学院开展社区教育的制度保障

1.学校组织了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论坛,龙岗区政府相关领导应邀出席论坛。学校与宝龙街道办现场签订《共建社区学院协议》,约定了社区学院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并就双方职责和运行机制作出了安排,为双方合作开展社区教育提供了指导性文件。2.学校审议通过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培训工作管理办法》。该文件全面、系统地规范了社会培训工作的全流程管理,明确了教师等参与社会培训的相关方的绩效和激励机制,填补了学校培训工作制度设计的空白,极大地调动了各方参与社会培训的积极性,随后出台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公益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对公益培训项目给予了明确的薪酬待遇,为我校教师参加社区教育、开展社会培训提供了制度支撑和保障。3.学校拥有93%以上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们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与技术。学校作为一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第一轮建设院校,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专业师资队伍具备当地社区居民迫切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背景及教学经验,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地社区居民职业技能水平提升、终身学习文化素质提高的皮切需求。

(二)社区学院开展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

1.党建引领,推进社区与学校党建共建。党建是引领一切工作的基石,生动多样、贴合实际的党建工作,能够更好地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近年来,社区学院深入挖掘各方文化资源,创新性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作为载体,结合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双高校”社会服务项目要求等业务工作,积极探索“党建+”模式,采用内容上“+传统技艺麦秆画”、范围上“+社区”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暨“红心向党·麦脉相传”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活动中党员群众通过亲手制作党史故事麦秆画,让红色基因以“麦”相传,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2.构建系统化社区教育体系,助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社区学院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载体,通过积极开展成人学历教育、远程网络学历教育、市民素质提升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基层干部培训、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终身教育,对接校内外师资及学生社团,开展多样化居民服务,构建系统化的社区学院教育体系。3.借助社区学院平台,打造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及创业孵化基地。社区学院主要服务周边居民,大学生志愿者深入街道、社区、企业,把自己所学知识用于服务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打造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发挥社区配套租金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依托社区提供的创业场地,共同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三)高校与街道共建社区学院取得的成效

1.有利于推进社区教育创新发展。深信宝龙社区学院实现了“社区离不开、行业做引领、方式可复制”的目标,成果显而易见,已经为深圳乃至广东省高校开展社区教育打造了样板。高校开展社区教育可以助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为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赋能,为地方的长远发展贡献高校的智慧和力量。2.有利于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服务一直是高校职能中的相对薄弱环节,开展社区教育是新时代聚焦区域工作目标的重要环节,打造社区学院为高校参与社区服务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构建一个新的平台,提高了学校服务社会的广度和深度。3.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素质教育。高校学生侧重于课本知识的学习,缺少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可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服务社区居民,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锻炼实操能力,全面提升素质,提高就业、创业的本领。4.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社会治理。一是增强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度。开设各具特色、符合社区实情的课程与活动,促进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助力社区居民不断提升社区事务处理的主体责任意识,不断强化社区居民对社会制度与国家政策的科学理解与合理研判,提升社区民众在处理社区公共事务中的分析与判断能力。二是创新治理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社区教育融入社会治理,让“以人为本”得到充分体现,有利于社区居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活动中来,有利于居民发掘自身的价值和潜力,对建设学习型社会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总之,社区学院在承担社区教育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联合高校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教学设备以及管理方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的社区文化机制,培养居民就业以再就业的综合能力。高校与街道共建社区学院,为终身教育的全面实施提供高校力量,将学校的教育功能与公共机构的社会公益服务职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实现了学校的大跨越发展,也获得了社会效应的良性扩展,为创建学习型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夏飞.北京高职院校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以创建通州社区学院为例[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31(3):63-68.

[2]王眭.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建设中公共服务功能的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7.

[3]吴振财,杨琪.努力擘画文化润疆的高校社区教育篇章[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1(1).

作者:沙苗苗 胡新 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