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血压社区管理分析(5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篇:中医药在社区管理中防治高血压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药在社区管理中防治高血压的用药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1日~2016年4月1日收治的211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药防治,观察组采用中医药防治。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药防治社区高血压能够有效缓解和消除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中医药防治;社区;高血压
(2016)14-0165-0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高血压。高血压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于高血压的防治成为临床上医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调查研究显示对社区高血压进行有效的干预,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伴随医学模式的逐渐改变和发展,对于疾病的治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医院,各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开始深入社区、家庭。中医药在社区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并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2]。在本文的研究中就以我院2015年4月1日~2016年4月1日收治的211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药防治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4月1日~2016年4月1日收治的211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中医药防治干预。具体的干预内容如下。①采用辨证的干预治疗方法,对患者实施整体治疗和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3]。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功能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结合患者的喜好与疾病特点制定饮食方案。对患者进行情志治疗,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4]。②结合中医治疗理论开展健康教育。采用中医治疗理念对患者进行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健康教育,从饮食、用药、摄生等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养生保健方面的健康教育[5]。③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对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社区高血压采用中医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6]。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舒张压明显下降(至少下降10mmHg),达到正常水平。或者患者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水平,但是下降20mmHg或以上[7]。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有效:患者舒张压下降不足10mmHg,但达到正常水平。或者舒张压下降在10~19mmHg之间,却未达到正常水平[8]。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得到好转。无效:患者血压变化未达到以上标准,各项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2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均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高血压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在临床上一直是一项难题。就目前而言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仍然以西医常规治疗为主,对患者配合有效的健康教育,虽然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血压,但是临床效果并不显著[9]。在本文的研究中就对社区高血压采用中医药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中医药进行辨证施治,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对患者不同阶段的病情加以分析,给予特定的治疗使治疗更有针对性。综上所述,应用中医药防治社区高血压能够有效缓解和消除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余东远,冯献湘,徐久久.群组干预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23(5):64-66.
[2]胡佩芳.综合防治三级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3):118.
[3]刘安银,唐海沁,安宁,等.高血压防治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社区慢病防治管理效果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4,14(3):236-238.
[4]廖素梅,陈燕,晏小艳,等.治未病理念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9):131-132.
[5]乔卫东,安丰兰.论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577-578.
[6]张建中,王佑华,卢永屹,等.上海枫林社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效果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7):1383-1385.
[7]邱小灵,吴小勇,叶学英.自我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7):125-126.
[8]杜冬伶.某区流村社区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措施和效果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385-386.
[9]叶温敏,叶秀芳,陈慧萍.健康管理在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6):117-118.
作者:彭达意 单位: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
第二篇:社区管理模式下的社区居民高血压治疗现状
摘要:目的了解目前湘潭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治疗现状,为社区高血压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湘潭市12个社区居民高血压患者907名,发放问卷,调查高血压居民的一般情况、治疗依从性、用药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等。结果发放调查问卷960份,回收有效问卷907份,有效率为94.5%。湘潭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治疗率为84.0%(762/907),控制率为52.7%(478/907),均高于2012年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41.1%,13.8%)(P<0.05)。在药物选择上,选择单一类型降压药占治疗人数的60.2%,联合用药为18.4%,复方制剂为21.4%;其中,钙离子拮抗剂为居民首选降压药,在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中,分别占64.7%和34.3%;此外,由社区服务中心自行研发的复方降压药,占联合用药77.2%。结论在社区管理模式下,湘潭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治疗用药越来越青睐中西结合复方降压药,仍需积极倡导复方用药、联合用药及个体化降压治疗。
关键词:社区管理;高血压;治疗
高血压是公认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1-3]。研究证明,有效的治疗高血压可减少心血管疾病事件,而有效的社区管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主要途径[4-5]。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重高血压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影响[6],因此,推行有效的高血压治疗,已成为目前必须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课题。本次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湘潭市社区居民开展高血压治疗的现状,为今后社区居民高血压病防控工作提供有利的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5年5月~2016年5月,以湘潭市12个社区的35~84岁的高血压居民为研究对象,在每个社区随机抽取8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1.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高血压居民一般情况,治疗依从性、血压监测、用药情况、生活行为干预和血压控制情况等。
1.3实施方法
采用现场集中调查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由统一培训后的医学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发放居民高血压治疗情况问卷,当场填写并收回。
1.4指标定义
治疗率为调查对象中接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人数占调查对象总人数的百分比;治疗依从性为调查对象能遵照医嘱进行规律服药降压治疗。血压控制标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为血压控制有效。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1.6质量控制问卷调查均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学生和公共卫生医师进行;安排专人进行质量控制工作,质控人员随机抽取不少于5%的研究对象对问卷进行核查,如结果不一致以质控人员结果为准。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此调查研究共发放居民高血压治疗情况问卷960份,回收有效问卷907份,有效率为94.5%。本研究调查对象907人,其中男442人(48.7%),女465人(51.3%),年龄35~84岁,进行年龄、性别分层,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02,P=0.808)(表1)。
2.2社区高血压治疗及控制情况
本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者907名中,治疗人数762人,治疗率为84.0%,随着年龄增长,居民高血压治疗率也随之增加。进行年龄、性别分层比较,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12,P=0.981)(表1)。接受调查的社区高血压居民907人中,有478人血压控制有效(在140/90mmHg以下),控制率为52.7%,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进行年龄、性别分层比较,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45;P=0.958)。
2.3高血压用药情况
在药物选择上,选择单一类型降压药占治疗人数的60.2%(459/762),选择联合用药的占18.4%(140/762),选择复方制剂的占21.4%(163/762)。其中,在单一用药中,钙离子拮抗剂所占比例最高,占64.7%(297/459);联合降压中,以复方联合复方制剂比例最大,占40.7%(57/140),主要为社区服务中心自行研发的复方制剂压可平1号和2号的联合使用,占复方联合复方中的77.2%(44/57);其次是以钙离子拮抗剂为主的联合用药,占联合用药的34.3%(48/140),分别与ACEI类、β受体阻滞剂、ATII类及利尿剂联合;ACEI类联合利尿剂占联合用药的25.0%(35/140)。
2.4治疗依存性和血压监测情况
本调查中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治疗依从性为77.6%(591/762),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日常血压监测方面,经常定期监测血压者占42.1%(382/907),偶尔测量血压者占48.8%(443/907),不监测血压者占9.0%(82/907)。
2.5生活行为干预情况
接受调查的907名社区高血压居民中,自觉控制体重的338人(37.3%),限制钠盐摄入的497人(54.8%),限制食用油摄入的442人(48.7%),增加蔬果摄入的417人(46.0%),增加运动的287人(31.6%),戒烟的293人(32.3%),戒酒的279人(30.8%)。
3讨论
目前,高血压病社区规范化管理已成为我国实施慢性病防治工作的一重要举措[6]。采用联合用药或使用复方降压药,可更好的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7-8]。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下,2015~2016年湘潭市社区高血压居民治疗率为84.0%,控制率为52.7%,均高于2012年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41.1%,13.8%)[6]。在降压药物的选择方面,仍以单一降压药治疗为主(60.2%),联合用药和复方制剂使用率仍较低,分别占18.4%,21.4%。其中,钙离子拮抗剂为居民首选降压药,在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中,钙离子拮抗剂所占比例最大。此外,社区服务中心自行研发的中西药复方降压胶囊,深受社区居民欢迎。在社区居民高血压治疗依存性、血压监测及生活行为干预方面,调查结果仍不理想。本调查结果表明,在社区管理模式下,湘潭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治疗具有地方特色,居民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逐步提高。积极倡导复方用药、联合用药及个体化降压治疗,同时进行有效的健康生活行为干预,是目前社区居民高血压控制的关键。
作者:陈敏 黄赛玉 张广宁 唐利辉 甘文波 单位: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湘潭市雨湖区城正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湘潭市雨湖区云塘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第三篇:健康档案在高血压社区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选取2014年我社区常住的高血压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我社区常住的高血压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阶段实施常规的高血压社区管理,未采取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模式,观察组阶段在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中应用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健康行为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4%,较对照组的78%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健康行为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在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中实施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可更加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以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管理;健康档案
电子健康档案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工具,主要是通过信息化的健康档案系统对患者的健康信息和疾病状况进行系统化的管理[1]。本次研究为了探讨健康档案在高血压社区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特选取了2014年1月~12月、2015年1月~12月实施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前后的高血压患者各50例进行比较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我社区常住的高血压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我社区常住的高血压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高血压,均为社区常住居民,排除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61~79(70.15±7.62)岁;病程3~8(5.72±2.25)年。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0~79(69.87±7.85)岁;病程3~9(6.03±2.3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阶段实施常规的高血压社区管理,未采取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模式,定期对患者进行血压监测,为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正确的服药方法以及按医嘱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并定期进行上门随访或电话随访。观察组阶段在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中应用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模式,为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每例患者均需配备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电子健康档案中需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有效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还应包括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如服药方法、血压监测方法、不良反应处理措施)、运动锻炼方法、饮食控制方法、血压变化曲线图,并配以相应的图片,使电子健康档案更具有人性化特点;每月需对患者进行一次上门随访,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档案查询的方法,如平时出现疑问,可随时通过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进行互动,实现实时互动和共享;待患者血压保持稳定水平后,可每2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随访。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健康行为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其中,健康行为量表共包括心理健康、躯体活动、健康责任感、人际关系、压力管理、营养等6个项目,共有52个条目,每个条目的分值为1~4分,总分为52~208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健康行为越好[2];生活质量采用GQOL-74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4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为0~100分,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3]。
1.4血压控制效果判定
[4]良好:患者的收缩压降低幅度超过20mmHg或降至正常水平范围内;尚可:患者的收缩压降低幅度在10mmHg~20mmHg之间;差:患者的收缩压降低幅度不足10mmHg,或者未出现降低。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压控制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健康行为评分比较
观察组健康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讨论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社区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高血压社区管理的主体部门,主要负责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状况进行监控,以保障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在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容易出现停药、漏服情况,对血压控制较为不利,其健康行为是保障血压控制效果的重要条件,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6]。而如何更加有效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管理是当前高血压社区管理方面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故有必要对高血压的社区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求积极有效的社区管理方法。以往的高血压社区管理中,往往采取简单的文本记录方法,对高血压患者的信息进行纸质档案的记录,甚至部分患者未建档,导致在社区管理过程中,无法实时了解到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变化情况,管理体系中存在着滞后性,且管理效率较为低下[7]。电子健康档案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工具,主要是利用电子信息平台,为每一例患者进行个人信息的建档,通过对患者进行定期上门随访,可实时更新患者的最新信息,有利于掌握患者的病情动态变化,了解患者的合理需求,并对患者的相关疑问进行解答,不仅为患者的疾病咨询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同时,还能有效督促患者积极服用药物,减少漏服、停服现象的发生[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后的观察组其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4%,较未实施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的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且观察组的健康行为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充分证实了电子健康档案在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中可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但在高血压患者的建档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社区居民不予以配合、资金缺乏等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综上所述,在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中实施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可更加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以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凌利峰,董建成,耿兴云,等.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高血压管理模式探索[J].中国数字医学,2011,06(4):18-20.
[2]张惠芳.社区健康档案高血压病人管理中的体会[J].医药前沿,2015,5(30):388-388.
[3]周小洁.健康档案在社区高血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101-102.
[4]周爱惠.依托电子健康档案对社区高血压人群的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6):131-132.
[5]Crowley,M.J.,Bosworth,H.B.,Coffman,C.J.etal.Tailoredcasemanagementfordiabetesandhypertension(TEACH-DM)inacommunitypopulation:Studydesignandbaselinesamplecharacteristics[J].Contemporaryclinicaltrials,2013,36(1):298-306.
[6]方志群.健康档案建立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3(11):846-846.
[7]成清贵,李玉山.电子健康档案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15):28-29.
[8]索学芬,卢明芳.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的参与性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6):177-178.
作者:潘广辉 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第四篇: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6年7月在东阳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干预的67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性别、年龄段的血压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盐饮食是影响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而规律运动和遵医嘱是保护性因素(P<0.05或0.01)。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后的工作中应加强生活方式的干预,着重控制患者的高盐饮食,培养规律锻炼的习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率和控制率。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血压控制;影响因素
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患者常合并糖尿病的存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指出:高血压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平均为18%[1]。高血压可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提高近两倍,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降血压治疗和降血糖治疗同等重要[2]。为了解东阳市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本文对东阳市某街道6个社区67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至2016年7月在东阳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672例,男291例,女381例,年龄38~91(67.6±10.1)岁;病程1~34(8.1±5.9)年。所有患者的建档时间≥1年,且排除心、脑、肾等其他严重疾病。
1.2综合干预方法
按照建档时患者的血压水平,将患者血压分成一级、二级和三级高血压,根据是否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相关疾病等情况进行危险分层,分低危、中危和高危。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制定不同的干预措施和方法。一级管理:主要是低危患者,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1)减少食盐摄入;(2)减少膳食脂肪;(3)减少吸烟量或戒烟;(4)减少饮酒量或戒酒;(5)控制体重;(6)心理调整;(7)规律运动。二级管理:主要是中危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三级管理:主要针对高危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和规律降压治疗。每半年测血压1次。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血压:登记建档时及1年后的血压;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的定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的血压控制的达标要求是:收缩压(SBP)<130mmHg和舒张压(DBP)<80mmHg。(2)日常饮食和行为习惯的定义:高盐,食盐摄入量≥9g/d;规律运动,运动≥3次/周,每次≥30min;吸烟,最近1年内每天吸烟支数≥1支;饮酒,每次饮白酒≥50ml(1瓶啤酒=100ml白酒);肥胖,腹型肥胖(腰围男≥90cm,女≥85cm)或肥胖(BMI≥28)。(3)患者依从性的判断:①遵医嘱:一般,不遵医嘱或偶尔遵从医嘱;良好,基本上能遵从医嘱;②不规律用药:不按照医嘱时间、剂量服药或自行更改药物。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测得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血压控制率的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血压控制情况
建档1年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从未服药时的SBP(152.2±11.2)mmHg和DBP(91.9±7.4)mmHg下降到SBP(131.3±9.2)mmHg和DBP(80.8±6.9)mmHg,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性别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不同性别、年龄段的血压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见表2。由表2可见,67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受生活方式干预、运动、高盐饮食和是否遵医嘱的影响(均P<0.01)。不过量饮酒、不吸烟和不肥胖的人群的血压控制率要高于过量饮酒、吸烟和肥胖的人群的血压控制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血压控制情况的多因素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因素为自变量,血压是否控制为因变量,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达标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盐饮食是影响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而规律运动和遵医嘱是保护性因素,保持规律运动的习惯(≥3次/周,每次≥30min)和良好地遵从医嘱的人群的血压控制率较高(P<0.05或0.01)。
3讨论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及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成为世界性的两大慢性疾病,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数逐渐增多,且研究表明,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大,病死率更高[4-6]。因此,了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可能性的干预建议对其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建档超过1年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发现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患者建档1年后的平均血压下降为SBP(131.3±9.2)mmHg和DBP(80.8±6.9)mmHg,血压下降明显。以130/80mmHg作为血压控制目标,血压控制率为18.2%,高于2011年的PRACTICE项目调查的结果(7.4%,以140/90mmHg为达标标准)[2]和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血压控制率(7.6%)[7]。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血压控制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我们的社区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调查中,采取≥2种生活方式干预、规律运动、没有高盐饮食和良好地遵从医嘱的人群的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未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没有进行规律运动、高盐饮食和没有良好地遵从医嘱的人群。另外,不过量饮酒、不吸烟和不肥胖的人群的血压控制率也要高于过量饮酒、吸烟和肥胖的人群的血压控制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因为样本量较少有关。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虽然绝大多数调查对象都采取了1种及以上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但仍有39.3%的患者缺乏运动,60.1%的患者盐摄入量超标,31.0%的患者用药不规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社区医生应着重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干预,进一步加强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随着患病率的升高,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防治人群也在不断扩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血压控制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有文献表明,开展社区人群高血压综合防治是减少高血压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有效途径[8-9]。本研究中,我们通过三级医院设计规划、区域医院组织实施、责任医生具体执行的模式,对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的6个社区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大部分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仍未达到目标值。在以后的社区工作中,除了加强疾病知识教育,提高患者用药规律性和依从性之外,应加强生活方式的干预,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行为,着重控制以家庭为单位的高盐饮食习惯,培养规律锻炼的习惯,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作者:厉伟民 石娅玲 葛萱 陈艳晓 厉飞翔 王新鸣
第五篇:家庭医生责任制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生活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医生责任制社区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生活的影响。方法109例高血压病患者(观察组)予全科医师辖区内签约并接受社区规范化管理治疗,另109例患者(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随访。均获得随访最少1年,比较两组随访1年时血压控制情况、生活习惯及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等。结果随访1年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观察组,饮酒率及吸烟率高于观察组,平均每周运动时间少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高血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医生责任制可有效控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提升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病;家庭医生,社区;规范化管理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据2002年调查研究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为18.8%,预计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病患者,其中1.3亿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身患有高血压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我国高血压病人群仍呈增长态势[1-2]。若未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长期高血压状态下会对患者的心脑血管造成损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3]。而高血压患者多接受院外治疗,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4]。上海市于2013年起全面推广家庭医生责任制,本研究拟分析此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2月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压病患者218例,其中男142例,女76例;年龄43~89岁,平均(65.28±7.03)岁。入选标准:(1)35~8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接受规范化治疗前无心、脑、肾等器质性并症;(3)接受管理时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病≤5年;(4)若合并2型糖尿病,应血糖控制良好。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者;(2)继发性高血压者;(3)既往有心、脑、肾疾病,或合并恶性肿瘤者。218例患者中109例全科医师辖区内签约并接受社区规范化管理治疗,作为观察组;另109例患者仅接受常规随访,作为对照组。
1.2管理方法
上海市于2013年起全面推广家庭医生责任制,利用家庭医生责任制的有利政策,对试验组进行规范化管理。每月下社区为观察组患者开展高血压知识讲座,与患者积极互动;患者之间进行经验交流,相互督促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对于血压控制难以达标患者[5],利用“1+1+1”就医新模式下,快速转诊通道往上级医院调整治疗方案;管理中期,对于戒烟限酒不理想患者,利用新模式上级医院资源,邀请上级医院心理咨询师下社区指导患者戒烟限酒。
1.3观察指标
(1)均获得随访最少1年,比较两组随访1年时血压控制情况。血压测量取患者右臂坐位,以美国伟伦ConnexProBPTM3400电子血压计检测,收集收缩压及舒张压。(2)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患者的生活饮食习惯、运动情况、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等进行调查。
1.4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性别构成、年龄、高血压病史、初始收缩压、初始舒张压、腰围及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2.2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21.58±12.90)mmHg,舒张压(82.51±5.08)mmHg;对照组患者收缩压(145.07±25.39)mmHg,舒张压(92.62±9.23)mmHg。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8.61、10.02,均<0.05)。
2.3两组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比较
随访1年后调查显示,观察组饮酒率21.1%(23/109),吸烟率9.17%(10/109),每周运动≥5h72例(66.06%);对照组饮酒率52.29%(57/109),吸烟率25.69%(28/109),每周运动≥5h83例(76.15%);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的饮酒率、吸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平均每周运动时间显著少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
2.4两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预防、治疗及疾病知识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知晓35例,大概知晓58例,不知晓16例,知晓率为85.32%(93/109);对照组知晓17例,大概知晓43例,不知晓49例,知晓率为55.05%(60/109);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3.87,<0.05)。
3讨论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不良生活习惯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唯有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6]。上海市于2013年起全面推广家庭医生责任制,本研究拟分析此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的影响,结果显示,随访1年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的饮酒率、吸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平均每周运动时间显著少于观察组;观察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在新的医疗模式下,为患者提供全方位、连续性的服务,健康宣教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病友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督促,都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高血压患病的知晓率;而快捷的转诊通道,“1+1+1”医联体的优质医疗资源也能方便、有效的为患者提供服务,避免盲目就诊,减少就诊排队时间,降低患者惰性,从而提高血压控制率。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高血压患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同时吸烟、过量饮酒、运动不足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并且不断升高,形势严峻[7]。新的医疗模式下,高血压控制率能够明显得到提高,不良生活习惯可以得到较大改善,如果在签约健康人群中开展以上工作,可以提高居民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有利于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提高高血压病治疗率。
参考文献:
[1]吴玉苗,王瑞芳,王芳薇,等.上海市某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现况调查[J].上海医药,2014,35(2):51-54.
[2]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2002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57.
[3]王栋,王洁,汤成春,等.南京市城区社区居民高血压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3(5):581-585.
[4]吴月平.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探索[J].医药卫生,2015,1(5):3.
[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8(19):701-743.
[6]钱岳晟,张怡,张瑾,等.上海市普陀区高血压社区规范管理的模式和效果[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1):26-30.
[7]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编撰委员会.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3):78-110.
作者:薛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