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为了能够适应新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要进行对应的改革、创新,严格按照关规定对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的要求,保证幼儿师范毕业生都能够经过国家资格考试才能够拿到教师资格证,严把幼儿教师准入关。因此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做到课证结合,对照国考要求,不断加强幼儿教师岗位核心能力的比重,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提升师德教育的内容,补充通识性知识,坚持实践取向。本文即对教师资格证改革背景下,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改革;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随着当前我国幼教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开始逐渐认识到幼儿教师的素质,就是保障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那么,优化幼儿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就是保障幼儿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在目前这样的背景下,怎样推进学前教育师范生培养和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的有效衔接,构建一个新的、合理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就是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就以《学前教育概论》课程为例。
一、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一)职业素养培养缺位。结合当前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学前教育概论作为一个重要学科,这也是突出教师教学特色的重要标志,这对于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职业素养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只过度强调理论知识的情况,而职业理念、师德教育和规范等都被边缘化的问题。即使是在教案文本的课程目标中,也可以了解到和职业素养培养有效的内容,但这会受到不同教师和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很容易将尊重幼儿、关爱幼儿等理念转变为单薄的词汇,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其中的内涵,导致基本的职业理念无法有效深入学生的内心。因此,这也致使近年来社会中虐童事件频频发生,这实际上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人才培养中师德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职业素养培养缺位,导致学前教育专业中所培养的幼教工作者素质不够全面。
(二)学生中心地位偏离。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众多课程教学都是以教师坚守、学生坚持为主的教学模式。由于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该专业的知识了解较少,这就让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为有必要保留传统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是主要沿用问答法、讲授法等教学方式,对于讨论学习、实验教学等方式应用较少。那么,深究这当中的原因,就是因为高校处在一个重科研轻教学的环境下,导致很多教师将自身的主要精力都放置在了科研上,缺乏对于教学创新的关注,这必然就会导致课堂教学不够新颖,缺乏启发性和艺术性。另外,一些学生虽然希望能够以自身为中心参与到教学中,但由于自身的学习经验和能力不足,导致其已经习惯处于传统被动的学习模式下,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进行学习和探究。那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就相对较大,其不具备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从而逐渐丧失了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更不符合教师资格证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三)教师教育实践知识和能力有待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本身就属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当中舞蹈、声乐等课程都直接指向技能训练,但对于学前教育概论课程教学来说,人们就容易忽略其实践性。其实,所有的理论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取经验的,这都是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上的,尤其对于学前教育概论这一课程来说,其理论知识也与实践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很多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过于强调其理论性,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意义,导致理论知识脱离了基础,无法有效凸显知识当中的内在联系。在教师资格证改革的背景下,其更加注重搭建“学”的支架能力,将学生能够捕捉到的课程生长点,具备观察评估、创设情境等视为能力培养的重点,这也表示了学前教育专业的能力重点出现了偏移,能力结构也更加完善。如果,以观察幼儿、探究反思等为代表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训练,就会很难适应新的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改革要求。
二、教师资格证改革背景下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向
(一)坚持正确导向,回归学生本位。在当前教师资格证改革的背景下,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要主动进行改革创新,在课程改革中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注重回归学生本位,真正作为以人为本,以资格考试为契机,全面深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在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过程中,要了解到完全脱离资格考试的课程改革,这是一种极端性的措施,也不符合时代要求。那么,在实际改革中要积极顺应资格考试的育人导向、能力导向和实践导向趋势,以此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因此,教师在《学前教育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中,就要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本位,在此基础上,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勤奋的品质。教师就要注重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通过给学生布置恰当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深切体会课堂压力,并为之努力,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丰富教学方式,保证教学效率。在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过程中,还要注重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以此,更好的保障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将课程预习、做习题和复习等有效融入到教学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还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把控,通过精简部分内容,对课程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有效认识学前教育专业领域,并从宏观上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对于具体某一知识点的教学,教师就要注重科学构建知识框架,这对于学生今后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着很大的优势,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提取相关知识。
(三)开辟课外基地,加强实践训练。在当前教师资格证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能力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甚至成为推进学前教学改革的主要障碍。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就要针对自身的问题,积极开辟新的课外基地,引导学生关注实践,并通过加强实践训练,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院校就可以通过开辟一个以幼儿园实践场所,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为期半天的教育见习活动,学生通过拟定观察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观察和意见交流,不断拓展学生的见识。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直接在微信公众平台采用先报名后遴选、定期轮换见习方式,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实践活动中,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四)优化评价方式,提升综合素养。教师资格考试就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次学业成绩考核,而课程评价就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要进行的检验。就以《学前教育概论》课程来说,在课程评价上要保证和教师资格考试方向保持一致,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察方式。闭卷考试在考察学生知识记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于学生职业理念、师德建立和相关理论知识灵活应用等问题的考察,在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上,要坚持实现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有效统一的原则。另外平时成绩包含基本任务和加分这两项,在基本任务的完成情况指类似课后作业和见习报告,这也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完成的任务,加分就是学生在必须完成的任务之外,通过参加相关的课程活动,凭借其证明可以进行额外加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需要适应当前的新形势,结合教师资格证改革的要求,主动求变,推进学前教育专业和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衔接工作,通过课程改革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谢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1)
[2]喻利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大众文艺,2018(18)
[3]牛玲.提升幼儿教师音乐素养视角下的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下旬),2018(09)
[4]周硕.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路向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8
作者:曹彤 单位: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