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选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审美教育作为一种完善人生、强化人格、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以培养和强化人的感知力、想象力,丰富人的情感,拓展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的创新求异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时,应结合自身的专业技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经验,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加强通识教育,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更好地融入现代教育,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转型。
〔关键词〕艺术类公选课程;应用型人才;课程改革;教学过程;创新
1.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采取应用型本科教育,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展现中国特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高等教育逐渐加强实践环境的建设,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促进教育转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过程体系是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选修课和第二课堂辅助四个部分组成。根据专业特点,明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建立完整、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本科四年的学习中,实践、实习不断线。实践教学体系既相对独立,又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整个的培养过程应该是理论与实践逐步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的过程。无论何种专业,都应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或实践应用能力为中心,以突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培养全面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广、技术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形成有力的核心竞争优势。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可以单独设置实践课或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可以建设创新团队、学生社团、第二课堂、和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整体规划中,以加强通识教育,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更好地融入现代教育。目前,国内外相关的课堂教学研究和方法探索并不常见,特别是从实践上进行探索和改革的研究为数不多。本文谈论到的教学改革重在“应用”二字,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以体现时代精神风貌和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构建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需求的新学科方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设置全面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环节和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应用型人才培养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体现
高校艺术教育作为审美体验的载体,扎根于审美主体的自身文化、学识、教养的高级“直觉”,在教学体系的建设上应重点体现其应用功能。从视觉上去观赏艺术的美,从感官中去感受艺术的美,是尽快融入艺术和学习艺术的最好方法。在高等院校开设艺术类公选课程,可以让全院学生更直接地接触到各类形形色色的艺术作品,如音乐、绘画、设计等,突出艺术类学科的教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全方位的应用型人才。结合高校教育的现状,将课程设置、教学要求与地方特色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职业素养,加强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社会适应力和择业就业能力。
3.新课程改革
3.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校里一切的教育理念、教学方针的制订、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使用,始终围绕学生进行开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身心健康成长。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及实施方案,不仅能使学生接收到学校书本里的理论知识,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之外的实践理念,既推动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还能使学生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的能力,如能够独立生存的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广泛收集与处理的能力,合理合法办事的能力等,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只是单纯注重传统知识的传授,更应起到正确引导、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建立社会责任感,促进思想道德的形成及人生道路的抉择,为实现社会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3.2新课程改革的主旨
新课程改革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倾向,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用端正的学习态度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促进价值观的正确形成。这是一个从传统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的学习方式,向现代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的学习方式转变的重大过程。
3.3新课程设置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进行教育内容的组织,改变以往课程内容中“繁、难、偏、旧”的现状,将书本知识转换为与现实生活及社会发展联系更为紧密的实践内容。加强学科间的关联性、逻辑性和连贯性,保证课程间的均衡性和选择性。再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必修课,改变以往的封闭办学、与社会脱离的不良倾向,加强学校教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的联系,为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4新课程管理
应根据高校各级职能的不同分工、专业建设、学科特色等需要,做出科学合理的划分,主动开发、有序规划、科学管理,发展地方和学校课程。鼓励专任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的一些学术和教研会议,利用网络平台和自身资源,发展地方和学校课程。
4.艺术类公选课程创新
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要改变门类过多、缺乏整合和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结构的现状,就要坚持和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艺术类公选课程应呈现出具有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和创新性的课程结构。具体体现在变更培养目标、构建课程结构、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开发课程资源、进行课程实施、改革教学与教材、建立评价体系、进行师资培训等方面。
4.1课程培养方案
艺术类公选课作为本科院校的公共选修课程之一,是提高当代大学生艺术素养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基本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讲解、听辩、欣赏和分析,熟练掌握音乐艺术、绘画艺术、设计艺术等表现手段和特点,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根据我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课时设置之实际而设置,也本着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学基础理论以及从艺术欣赏的审美特性、欣赏水平的提高而设置。重点培养学生赏析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以弘扬民族文化艺术为主体,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情操的目的。以艺术类公选课程《音乐欣赏》为例:本课程共四章内容:第一章,音乐欣赏基础知识;第二章,民歌;第三章,声乐欣赏;第四章,器乐欣赏。在整个课程体系的安排方面,综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情况。第一章,“音乐欣赏基础知识”视为音乐欣赏入门级别的知识点,了解什么是音乐,如何欣赏音乐,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铺垫。第二章,选择学生较为熟知的民歌,旨在体会民间艺术形式,区别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艺术风格。第三章和第四章并驾齐驱,声乐器乐不分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不过相对器乐作品来说,声乐作品学生听得更多更广泛,所以在教学学时的设置中,声乐欣赏较为偏重。总体来说,第一章是基础,第二章是发展和衍生,突出第三章,引出第四章,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2课堂教学手段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教学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一起互动的过程,进而呈现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艺术类公选课程以艺术欣赏和品鉴为主线条,同时穿插各种音乐与艺术类型为支线条,对艺术类别、音乐作品等进行全面分析。借助多媒体教学,讲授与欣赏相结合,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4.3课堂教学实施
课程教学实施不能像传统教育方式那样,老师台上讲、学生课后背,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使学生勤于动脑、动嘴、动手,乐于一起探究学习的乐趣。而翻转课堂、讨论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对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大有帮助。
4.4实践教学环节
紧密结合本校的教学现状,根据现有的办学条件、办学特点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利用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基础,借助多媒体设备。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实践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师生的互动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5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除了考查学生对艺术类各知识点和对艺术作品的掌握与理解程度,更着重于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撰写论文是课程考核的重要方式,要得出最终的论文成果,离不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更离不开平时大批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而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正是学生发展思维、勤于动手、善于推理的能力培养过程。
4.6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主要是为教学实践服务,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改进为目标,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教育功能,不可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把评价作为筛选与甄别的工具。
5.结语
艺术类公选课是高校教学和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教师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艺术、音乐作品等展示,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时代背景、作品的内涵和意识形态,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正确地分析,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不断完善,形成初步的欣赏意识;提高艺术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推进课堂审美教育。而教师、学生和课程间的互动,不仅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还一举解决了艺术类公选课程的教学弊端,突出了学科特色,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完善了课程体系、专业结构和学科方向。同时,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大大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社会适应力和择业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了高等院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转型。
[参考文献]
[1]赵君.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德育创新体系的构建[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2]孙惠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探索[M].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16.
[3]李桂起,宋伯宁编著.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4]张又丹.大学音乐欣赏教育及其素质教育功能研究[J].北方音乐,2011,(01).
[5]周世斌.音乐欣赏[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张俊 单位:湖北理工学院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理工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