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预科语文教学方法的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预科语文教学方法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预科语文教学方法的思考

【提要】运用何种方法实施教学,是预科语文教学的关键。结合教学实践,本文提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创新预科语文教学方法:以文化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以知识积累与学习能力发展相促进,以预科语文课程与师生自主课程相补充。

【关键词】预科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一、以往对预科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

预科语文作为预科教育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提高预科生人文素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阶段,预科语文教学既不能沿袭中学语文的教学体系和模式,也不能全盘借鉴大学语文的教学思想与方法。运用何种方法实施教学,是预科语文教学的关键,这一问题引发了预科语文教学工作者广泛的思考。黎光英(2006)、崔淑兰(2010)、李抒梅(2012)、范晓艳(2017)等认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立足于指导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张广才、李丽(2011)、李海燕(2012)、赵谨(2013)、吴学辉、苏小丽(2016)等结合教学实际探讨分层教学,他们认为,分层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武玉莲(2005)的“第三种课堂教学”法、琚静斋(2012)的课堂讨论法、金陵(2012)和许俐琴、范晓艳(2015)的体验式教学法、梁振桂(2013)的“双衔接”实践教学模式、张珊珊(2015)的复合型教学模式等的探讨,都立足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黎光英(2005)阐述如何运用多媒体使其在预科语文教学中发挥优势,张燕蓉(2017)、谢文欣(2017)讨论互联网在预科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可以看到,教学方法的探讨一直是预科语文教学工作者关心的一个核心话题,但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预科语文单种教学方法的探讨。我们认为,在教学方法上不必追求一种模式,应有多种教学方法供选择和使用。将文化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以知识积累与学习能力发展相促进,以预科语文课程与师生自主课程相补充,是预科语文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提高预科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预科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预科语文教学应该将文化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特殊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同样不应忽视这一问题。那么在预科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如何才能为本科院校培养出合格的大学一年级新生?我们认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升预科生道德素质的有效方法。预科语文教学篇目一般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作者所处的特殊时代和他们的个人经历,传递了他们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教师以经典的文学篇目为教学内容,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延伸讲解,既能激发民族预科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也能引导学生塑造健康积极的良好人格,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社会和他人,对待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失败和挫折,做一个自立、自强、敢于担当、勇于进取的强者。在讲解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这首词时,笔者重点介绍了词人生平、辛词的思想内容及二者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到辛弃疾是一个用生命来作词的民族志士,他的词作饱含爱国激情和满腔忧愤。大量背景知识的介绍,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这首词,而且能够激发青年学生奋发进取、报效国家的壮志雄心。再如在学习杰克•伦敦的代表作《热爱生命》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和思考问题,让学生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和细节描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揭示出的人的顽强意志和热爱生命的深刻主题。同时,德育教育不仅渗透在具体的篇目教学中,同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精神风貌、一言一行,都会对预科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预科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预科语文教学应以知识积累与学习能力发展相促进

语文能力的提升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要学好语文,必须不断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培养文学鉴赏水平,提升综合学习能力。由于大多数预科生来自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尚未形成主动阅读和坚持阅读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书目或相关篇目,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相关的问题。例如,在讲解杨绛《干校六记》中的选篇《下放记别》时,笔者推荐学生参考阅读巴金的《怀念萧珊》和季羡林的《牛棚杂忆》,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不同作者对同一段历史、相似经历的不同书写,体会出杨绛散文温婉含蓄的语言特色。在学习古代诗词单元时,笔者增加讲授相关诗词,如在讲解《诗经•硕人》一诗时,对《诗经》中其他描写女性的诗歌也作了一定的介绍和分析。在讲解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时,笔者让学生课下准备,课上展示另外七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在学完古诗词单元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古诗词吟诵活动,以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古诗词名家和优秀作品,引导学生采用朗诵、话剧、歌唱、舞蹈等多样化的形式来展示古代诗词的内容和意蕴,充分感受古诗词之美的同时也能思考和体会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让学生真正爱上古代诗词和传统文化。同时,鼓励学有余力和有兴趣的学生阅读其他学科相关书籍,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分析问题,逐渐培养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其它活动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通过这些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针对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案,还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是一件与生命等长的事情。文学作品书写作者的生命体验,反映他们的理想信念,并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给读者以艺术享受,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真正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长期坚持下去的习惯。这对提升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预科语文教学应将预科语文课程与师生自主课程相补充

预科生语文能力提升的途径是多样的。预科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志趣爱好各不相同。预科语文教师专业背景多样,有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古典文献学等,如何才能发挥教师的专长,让学生在学好必修课程的同时更好地拓宽视野,培养兴趣,提升能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预科语文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多种选修课供学生选修学习,包括“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作品选讲”“方言与普通话”“唐宋词选讲”“古文字学专题”“电影鉴赏”等,这些选修课的设置大大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是语文课程的必要补充。以笔者开设的选修课“方言与普通话”为例,本课共安排六讲十二课时:方言是什么,方言之间有何差异;汉语方言知多少;方言调查研究的内容;汉语普通话的声韵调系统;宁夏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那些事儿。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让学生畅谈对方言的体验和认识,通过讲授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基本知识的同时,认识到方言对承载和传递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重要作用,以及学习和推广普通话是传播科学知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预科语文的辅助部分,这些选修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教师的专业特长,有效避免了预科语文课程教材内容单一、教法单一的现状,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了学习兴趣,锻炼了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有效增加了预科语文课程的文化底蕴,成为提升预科生文化素质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

三、结语

预科语文是预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提升汉语水平和文化修养的重要平台,创新预科语文教学方法是促进教学和改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教学中应采取以文化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以知识积累与学习能力发展相促进,以预科语文课程与师生自主课程相补充的多途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密切结合,从教学实践中来,再指导教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持续深入地调查、思考、研究教学方法以及其他与教学有关的问题,从而提高预科生汉语水平,为预科生顺利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武玉莲2005《大学预科语文“第三种课堂教学”理论创新及实践》,《社科纵横》第2期。

黎光英2005《略论高校民族预科语文多媒体教学》,《高教论坛》第5期。

黎光英2006《预科语文教学模式探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2期。

作者:苗丽 单位: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