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三生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当前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与“三生教育”融合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主体对“三生教育”理念了解较少、“三生教育”课程设置不科学、“三生教育”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教育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二者融合的路径,希望能改善高校“三生教育”,促进大学生生命、生存以及生活和谐发展。
关键词:“三生教育”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以及生活教育,是当前教育界涌现的一种新理念,其对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以及身心健康成长有着直接影响[1]。通过创建良好向上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能够纠正改善高校师生的体育行为,使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参加体育运动,保持生命的鲜活性,同时对体育文化素养培养也有重要作用[2]。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以山西省民办高校开展“三生教育”融入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路径为研究对象。所涉及的高校主要有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工商学院、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高校,分布在太原、临汾、晋中、运城4个城市,其中本科6所,专科3所,能够较为全面地体现山西省民办高校开展“三生教育”。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互联网中搜索查阅了最近10年与三生教育、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相关的资料,共有87篇论文,并从中提炼出“三生教育”“高校体育文化”相关的研究现状,为此次研究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1.2.2实地调研法对山西省部分高校“三生教育”的开展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整理所得有效问卷中,教师共100名,学生共300名,主要对“三生教育”课程、实践活动、文化建设等内容和模式进行了详细了解记录,由此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主体对“三生教育”理念了解较少
调查发现,在关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主体对三生教育理念是否了解这一问题中,48%的师生表示对三生教育理念有一定了解;52%师生表示不了解该理念(见表1),这充分说明三生教育理念在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未曾构建固定的概念。
2.2师生对生命、生存以及生活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必要性认知有待提升
由表2可知,在问到对于生命、生存以及生活方面的知识有无必要予以学习时,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主体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教师群体中,有53%认为应当长期积极学习;36%认为了解即可;11%认为主要学习专业课知识。而学生群体则有53%认为应主要学习专业知识;35%认为只要了解即可;只有12%的学生认为对“三生教育”应给予关注,长期学习。由此可见,在对“三生教育”学习必要性的认知上,教师认为“三生教育”重要且应长期学习,学生则并不认为如此。
2.3“三生教育”课程设置不科学
作为培养发展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德育教育内容,“三生教育”课程设置理应受到高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尤其是高校,应当将其纳入大学必修课程体系,但是通过对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等9所民办高校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民办高校都未曾设立“三生教育”课程,仅仅是在思政课、心理学课中有所提及,没有专业系统地对其进行学习,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对“三生教育”理论知识的高层次追求。2.4“三生教育”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教育通过表3可知,高校教师在开展“三生教育”时,有76%的教师选择理论讲解、知识介绍的教学方法;85%的教师选择示范动作技巧;24%的教师选择创设相关情境,引发学生思考;34%的教师选择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教学。“三生教育”的教育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但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时,选择的教学方法大多是传统理论灌输方式,实践重视度不足。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对9所民办高校的调查可知,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与“三生教育”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调查来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主体对“三生教育”理念了解较少,师生对学习生命、生存以及生活方面知识的必要性认知有待提升,“三生教育”课程设置不科学,“三生教育”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教育。
3.2将“三生教育”融入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路径建议
3.2.1加强教师“三生教育”培训,提升教育引导能力。将“三生教育”思想融入体育科目教学之中,要想形成良好的效果,必须要提高教师的讲授水平,要让体育教师明白什么是“三生教育”理念,同时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同时,要对体育教师进行运动损伤、运动急救和自救的知识的学习,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3]。3.2.2引导学生重视生命健康,加强“三生”理念教育。将“三生教育”的思想融入大学体育课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体育技能和体育锻炼方式方法,而且要树立生命健康的观念,让大学生明白体育锻炼是维持生命健康的重要手段[4]。只有在生命健康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生存与生活。将“三生教育”的思想融入大学体育课程中,教会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同时,加入一些贴近生活的运动损伤、运动急救等相关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遇到简单的运动损伤问题时,可以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及时进行处理,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体育课学习的兴趣,这更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针[1]。3.2.3科学设置“三生教育”课程。“三生教育”课程设置理应受到高校师生的高度重视,不仅在思政课、心理学课中有所提及,而且应贯穿于体育课程。要在体育课程中加入生命教育的内容:应在体育课程中增设生命健康理论教育,如人体生理知识、人体要害知识、突发事件安全防卫知识、野外救护知识、人体负荷知识等[5],使大学生尊重生命、尊重健康、珍爱生命、保护生命。要在体育课程中加入生存教育的内容:生存教育应教会大学生具有生存意志和生存能力[6],如野外救护技能、伤病处理技能、运动技术等,以帮助大学生获得生存技能。要在体育课程中加入生活教育的内容:应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大学生生活品质、生活道德[7],如加强合作与竞争教育、热爱生活并超越自我教育、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认可教育等。3.2.4丰富“三生教育”方法。(1)利用社团进行“三生教育”学校要完善学生体育社团组织,必须在资金和物资上给予支持,加大力度进行扶持,保证体育社团建设体育器材的需要。学校要有统一的体育社团的管理机构,让每个社团不定时进行相互交流,让体育社团活动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学校要给每个体育社团配备优秀的体育指导教师,体育指导教师要不定期对体育社团开展专门性的技术指导,鼓励学生开展内容丰富且与生命、生存和生活相关的体育活动。(2)注重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潜移默化的“三生教育”学校要在学校体育场馆周围张贴一些关于健康体育锻炼、预防运动损伤小知识的宣传版面,同时不定期进行更换,这样学生在自我体育锻炼的同时,还可以学习一些正确体育锻炼和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学校要制定健全有效的人文体育制度。将“三生教育”理念充分渗透至高校体育规章制度、准则条例中,让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在参加体育活动、比赛过程中接受熏陶感染。通过对人文体育制度的贯彻落实,使大学生明白明辨是非、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是人在生命活动中必须要做到的,而坚强、勇敢、自信等精神品质是学生今后在社会中赖以生存的根本。(3)要引导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三生教育”常态化学校就要把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比赛活动日常化,引导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体验“三生教育”。体育比赛不仅是一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而且要把体育比赛日常化,让学生月月有比赛,同时还要丰富比赛内容,提高学生体育比赛的参与度,丰富体育比赛活动,改变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形成一种良好的体育锻炼气氛。良好的体育锻炼气氛,可以熏陶一个人,锻炼一个人,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作者:白文德 单位:山西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