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村留守儿童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村留守儿童三生教育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三生教育”的特殊性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农村留守儿童因为地域关系,可以理解为因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农村地区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因地域、家庭、父母的收入等差异而不同,与生活状况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普遍堪忧。一般而言,教育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之责,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结构功能。“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被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2]。因此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在“三生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因家庭结构的不同分类也不同:(1)缺乏型。缺乏型的家庭教育主要表现为,父母双方都外出儿童单独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生活能力但主要靠邻居或是其他亲属提供帮助,家庭教育完全缺失。(2)残缺型。父亲或者母亲长期外出,儿童依靠留守家庭的一方教育和生活。(3)隔代型。父母双方外出留下儿童与老人生活,家庭教育也呈现隔代性。(4)寄宿型。父母双方均外出将儿童寄宿于亲属家中,亲属进行事实上的家庭教育。诚然,家庭成员在家庭结构中的角色不同,在家庭的教育中起的作用也不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少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一)生命教育的质量不足,农村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生命观”

农村留守儿童对生命的认知模糊,无法正确理解生命对家庭的重要性、生命的亲人的重要性、生命的社会的重要性。家庭成员的长期离散,使农村留守儿童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到社会成员的角色转换没有过渡期,从而使留守儿童缺乏通过家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途径。从更宽泛的角度看,农村留守儿童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要到哪去?”的生命哲学知之甚少,并且缺乏对生命的认同,无法完成本我、自我、超我的生命过程。

(二)生存教育的质量不足,农村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生存观”

家庭结构对于儿童的生存至关重要,一方面,家庭是儿童生存的物质基础,安居的场所。另一方面,父母的早期教育是儿童原始技能习得的重要途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生存教育仅仅依靠社会模仿来获得,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生存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3],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教育仅仅完成初级的适应能力,后续的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非常薄弱。

(三)生活教育的质量不足,农村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生活观”

在个人生活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很容易形成自卑倾向,很难融入到群体生活中;在家庭生活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关爱与照顾会形成心理创伤;在学校生活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教师的依赖严重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在社会生活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社会交际的综合素质很难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农村留守儿童对“认知生活、了解生活、实践生活”具有局限性,很难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一言以蔽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乏是造成儿童无法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价值观的根本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在“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二、农村留守儿童“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一)生命教育的基础性

生命是生存、生活的基石,生存、生活是为生命而服务。生命教育的基础性主要体现在:生命认知、生命认同、生命价值。根据“生命认知”的界定及本质特点,可从“知”、“情”、“意”三大取向对其进行划分:“知”是强调个体对生命过程和死亡现象的看法和理解;“情”是注重对生命过程和死亡现象的体验和感受;“意”则指个体对生命价值及其意义的探索和领悟[4]。农村留守儿童对于生命认知,“知”意味着对自己作为生命个体的科学认识,“情”表达出对于自己生命的珍惜与尊重,“意”可以理解为生命对于自己、家庭与社会的意义。就生命认同而论,生命认同是个体认同的基础,个体认同是集体认同的先决条件。生命教育对于生命认同的教育包括:生命的合理性、生命的发展性、生命的社会性几个方面。最后,生命价值在生命教育中的其中升华的作用,如何提升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存在感”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生命价值是人自我发展的指引力量。

(二)生存教育的必要性

生存是生命的保障,生存也是生活的基础,因此对儿童的教育起着必要性的作用,对于农村留守儿童亦是如此。生存教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1)物质“需求—获取”的获得。农村留守儿童物质需求并不是简单的习得“货币与物品的交换”,“物品到食物”是一个非常重要技能。对食物的获取是教育的实践性问题。通过生存教育的开展,使留守儿童学会“独立生存、健康成长”是生存教育的一个重点;(2)社会“交往—适应”获得,农村留守儿童交往的需要是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生存教育对其进行交往技能的培养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3)精神“需求—满足”的获得。相对于城市的儿童,农村儿童的精神文明建设更加困难,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精神文明虽然对于物质生存就有依赖性,但通过生存教育使得留守儿童立德、明德是“三生教育”的应有之义。

(三)生活教育的实践性

生活教育是对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价值的教育过程,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培养留守儿童的自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能力。通过生活教育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学会自立的生活方式;在生活态度上培养自尊、自爱,在实践中既要引导儿童在社会生活中尊敬他人、关爱社会,同时自己又要保持尊严的独陈庆渊:农村留守儿童三生教育立性和自爱的合理性;在生活价值上培养儿童的自信、自强,自信意味着留守儿童对生活的主动性,自强则意味着留守儿童坚韧与不屈。自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实践能力的建设有机统一、浑然一体,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种种因素可能会带有某些负面情绪产生消极的生活观,通过生活教育引导和培养儿童健康向上、和谐生活来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都必须以实践为基准。当然,在农村“三生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特别是留守儿童聚集区,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表现出急缺性。同时,如何处理应试教育和“三生教育”的平衡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通过发展的眼光看两者关系,“三生教育”应该放在首要的位置。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三生教育”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三生教育”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三生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构建教育体系,共同加强留守儿童的“三生教育”。从宏观方面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三生教育”需要政府的政策、人力和财力的支持,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来进行有效帮扶;从微观上看,农村留守儿童的“三生教育”应该以学校为中心,统筹兼顾、有序教育。本文侧重于从微观上讨论对策问题。

(一)健全学校寄宿制,营造大家庭

寄宿制在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但大多数寄宿制存在质量上的不足,即仅仅解决食宿和初级管理。寄宿制下的学生与教师更多的是师生关系,无法弥补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形成的心灵创伤。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还要侧重于培养校园亲情关系。一方面,学校的“三生教育”不仅仅只停留在课题上,学生的学校生活是“三生教育”的重要问题,既要突出学生对生命的自爱性,也要教会学生的独立生存能力,亦要求教师辅导学生的生活技能具有安全性;另一方面,在“三生教育”的视野下学校寄宿制应该营造学校家庭氛围,留守儿童应该学会分享、互助和承担。同时,师生关系应该加入更多的亲情教育,使学校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二)建立视频“见面会”,营造虚拟家庭教育

学校通过网络技术搭建远程的父母与子女的见面会,使农村留守儿童能与父母通过视频进行交流和沟通(比如3天一次,每次1个小时)。父母可以远程进行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留守儿童也能经常看到父母,避免分离的相思之情。当然,学校和父母也应该创设每次视频交流的议题,在关爱儿童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使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设立“三生教育”辅导员制度,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实际问题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生存、生活,必须引入“三生教育”专职辅导员。这是因为:(1)“三生教育”的系统性,既要引导儿童对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素养,也要辅导儿童生存技能和生活常识;(2)单纯以“三生教育”的理论教师或是班主任来兼任辅导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会显得有心无力、顾此失彼;(3)“三生教育”专职辅导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文化教育、心理疏通、道德引导都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能力素养。何况,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心理素质也不同,教育上必须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四)引入社会公益基金,建立定期“探亲”制度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见不到自己的父母,对儿童的健康影响颇深。比如会产生自闭、不安全感等。引入社会公益基金让孩子每个季度或者假期回到父母的身边至关重要,因为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经济能力无法实现此目的。社会公益基金的引入,一方面可以解决个别孩子家庭困难带来的困扰,也可以援助父母与孩子见面的家庭梦。

四、结语

教育是民族繁荣的希望,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近60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一部分。本文从微观上论证了提升农村留守儿童“三生教育”的可行路径。但要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没有“先教”与“后教”之说,只有公平的教育。

作者:陈庆渊 单位: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法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