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赏识教育用于中职数学的必要性及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赏识教育是指以赏识、激励、鼓舞等激励性策略为主的教学方式方法,将其应用于中职数学教学之中,便于改善中职数学教育被动、低效、低质、高耗的教学局面。本文将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从将赏识教育应用于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的必要策略两方面入手,全面分析中职数学赏识教育的落实与应用。
【关键词】中职数学;赏识教育;必要性;应用策略
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中职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是未成年人,年龄基本处于13~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成长期,性格较为敏感、叛逆,也十分爱面子。但是,绝大多数中职生又是在中考中失败的学生,这种挫折性的学习经历导致中职生不喜欢,甚至会排斥数学学习,也有部分学生因为抽象度较高、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数学知识而产生畏难、恐惧心理。针对中职生的成长与学习特点,教师应合理应用赏识教育来帮助中职生重建学习自信,使他们重新感受学好数学、成功学习的快乐与幸福。
一、中职数学应用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1.发展学生学习潜能,帮助学生重建自信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智能优势,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只能代表学生部分智能发展要优于其他学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差,而是因为学生的智能结构组合存在差异。同时,多元智能理论还指出,智能结构并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教育者如何开发学生潜能。在中职数学教育中应用赏识教育,有利于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中职生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消除他们的自卑、失望、厌学等负面心理。当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正确对待数学学习任务之时,便是教师诱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利时机,也是教师发展中职生的数学学习潜能的重要活动。
2.改善学生学习态度,为“以学促教”做好准备
中职生的数学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方法。试想一下,若中职生排斥、不喜欢数学,他们又怎么可能主动投身于数学探究之中,又如何能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呢?相反,若中职生打心底里喜欢学数学,那么即便脱离教师督促、监督,学生也能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学数学,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来汲取数学知识,甚至利用自己的已学知识来展开拓展探究与数学实践。从这个层面来讲,要想让中职生形成持久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也需要赏识教育的落实。新课改以追求高效教学作为最终教学目标,认为教师应以最经济实惠的教学投入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大量教学实践研究证明,只有以“学生为本”的数学教学才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基本特征,也只有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学习主动性来代替常规的“被动接受”,才能实现高效教学。而赏识教育在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实现“以学促教”与高效教学的重要支柱,所以需要教师以赏识教育来为“以学促教”做好准备。
3.拉近师生距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教学关系,影响着中职生的学习效果。在“知识本位”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代言人”与传播者,教师的教学任务便是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知识传播任务,学生只需接受、及时消化即可。这种教学观念下的师生关系存在一个鲜明特征,即教师是“权威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师生之间存在明显的隔阂与距离。新课改指出教师应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认为教师要懂得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感受与情感生成。在赏识教育中,中职生能够亲身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欣赏之意与赏识之情,这种感受有利于让中职生真正信服教师,从而“爱屋及乌”,由爱教师到爱数学,为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好准备。既然在中职数学教育中应用赏识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对促进中职教育实现素质教育改革十分必要,那么教师便要认真分析在中职教育中落实赏识教育的具体策略,保证赏识教育的实效性。
二、中职数学赏识教育的应用策略
1.赏识要因人而异
每个中职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与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他们的性格差异与感受能力也影响着赏识教育的具体功效。为此,教师应结合中职生的个性、性格特征来灵活选择赏识方式,以因人而异来保证赏识教育对每一个中职生都可产生深远且正面的影响。例如在“集合的概念”一课中,本班有一名中职生能够快速从集合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根据数学问题总结集合的概念与具体特征。但是,这名同学性格十分内向、害羞,虽然能够快速回答数学问题,但是却不敢当众发言。对此,笔者会在这名学生发言之时走到这名学生身边,鼓励他提高音量,及时表扬与肯定学生的答案。当这名同学正确回答之后,笔者便会点头示意、竖起大拇指等,让这名同学感受到笔者的赞赏之情。在课后,笔者也会经常与这名同学谈话,希望他能够勇敢在课堂上发言,也肯定了这个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希望他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优势,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2.赏识需适度而行
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赏识与批评、质疑相同,需要利用学生的“饥渴”心理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应用赏识教育时应适度而行,切忌随时随地、不分青红皂白地赏识学生,而是应在学生取得突出进步或者提出有效创见等时机进行,保证赏识对中职生的吸引力。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课中,本班有一部分高中生能够灵活利用最基本的正弦函数图象来进行图象转化,从y=sinx逐步总结与推导出函数y=Asin(wx+φ)+b的图象性质,还能够结合具体实例来总结三角函数的数学性质。由于本课知识对高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要求较高,所以笔者在课堂总结之时着重表扬了学生所展开的积极思考,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希望他们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来迎接未来的数学学习挑战。在本轮赏识活动中,笔者从全局出发,分析了中职生所取得的整体进步,且从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进步入手,便于让中职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潜能,所以将会对中职生产生激励作用。但是,笔者并不会因为学生做对一道题、准时完成作业等而毫无原则地进行赏识,否则将会削弱赏识教育的效果。
3.赏识与批评并行
赏识教育虽以“赏”“识”为基本教学手段,但是并不排斥批评教育。相反,赏识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可结合公平的、实事求是的批评来让学生意识自己的学习不足与缺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端正学习态度。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赏识应与批评教育并行。例如在“对数函数”一课中,笔者将5名学生分为一组,鼓励他们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与推导过程等已学知识来进行小组探究,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展开新知探索。但是在本轮教学活动中,有一名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却表现出了抗拒、不合群的问题,这名同学表示,在组内教组员探究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对此,笔者严厉批评了这名学生的学习态度,向其渗透了合作教育与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希望他能够树立团队意识,并利用现实实例向其讲解了团队作战的重要性。在本节课上,笔者还着重表扬了其他合作能力较好的小组,希望所有学生都可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在团队与合作中实现自我发展。总而言之,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教育方式,教师应充分利用赏识教育来促使中职生获得前进的勇气与决心,以赏识来让中职生形成坚韧不拔、努力奋斗、不畏艰难、勇敢向前的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严渭敏.以夸促学:赏识教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05):112-114.
[2]黄以松.运用赏识教育,点燃学困生“希望之火”——浅谈中职数学教学中对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提升策略[J].学苑教育,2015(08):51.
[3]刘艾玲,黄新胜.浅谈赏识教育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8):197.
作者:王水路 单位:福建省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