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应用型教学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应用型教学现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应用型教学现状

摘要:通过阐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设施农业科学工程专业的实际现状及问题,从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建设等方面,结合行业、企业等社会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该专业应用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应用型;教学

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的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高效生产的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但我国设施农业与荷兰、日本、以色列等设施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标准化程度低、环境调控能力差、技能型人才缺乏等等[1]。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简称设施专业)则是应社会需求而生的新兴专业。设施专业所涵盖的学科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学科是农业、环境、计算机、工程等,这几个学科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学科——设施专业。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校规模的扩大以及学生的扩招虽带来高等教育的繁荣景象,但跨越式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不足及潜在问题,如很多高校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学生毕业后实践操作能力弱,“眼高手低”现象十分严重[2-5]。因此,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的背景下,如何培养设施专业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质量,与时俱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是设施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应用型改革背景下设施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后备军”不足

对于设施专业而言,师资力量太薄弱。一方面表现为教师的数量,设施专业主力教师大多是具有二三十多年实践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且他们都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转型而来。而设施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从事该专业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后备力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的水平,大多数青年教师从事的均是相近专业的研究,且主要来自学术研究型高校,缺乏相关实践经验,转型为应用型教师还需较长时间。

(二)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符,易导致脱节

2014年,国家开始推动地方高校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其关键就是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转变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6]。虽然高校都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一直在“点”上探索,在专业设置标准、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方面均未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难以满足行业和企业需求。对于设施专业,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专业课程设置标准,如果参照园艺、农学、园林等专业的课程设置,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且易与行业需求脱节[1]。不同性质的高校对设施专业的课程设置各有侧重,如农业院校栽培类课程较多,工程院校工程类课程比重较大等。此外,在对全国开设设施专业的33所高校的调查中发现,设施专业课程分类包括工程基础、设施工程、设施环境、计算机应用、农艺基础、植物栽培、植物保护、遗传育种、园区规划及采后营销等多方面,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更是“花样繁多”,很多课程之间存在涵盖、交叉和重复,有的课程甚至偏离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如不注重专业课程设置,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专业课程设置过多,学生虽然学习了不少知识,但是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易导致脱节。

(三)企业合作动力不足

企业的目标是利益的最大化,它急需新型、开创性的技术来带动自身的发展。而目前高校正处于应用转型期,所做的研究以及相关技术大多属于学术型,不能与企业对接,亦不能满足企业需求。首先,与校方合作的大多数企业,其目的是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获取廉价劳动力,合作形式过于表面化,并没有真正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从长远角度思考,不利于企业和高校内在发展的动力需要。其次,受传统观念影响,企业把校企合作仅仅当成是使用人才的途径,而并未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亦未认识到履行教育的共同责任[6]。因此,在校企合作上,企业常处于消极状态,合作动力不足。

二应用型改革背景下设施专业教学改革对策建议

(一)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加强创新队伍建设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影响最大,占主导地位。教师的知识水平、知识储备、教育观念、创新素质等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学改革最终目的的实现[7]。因此,高校应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锻炼,建立具备创新素质的高质量的教师团队。1.鼓励青年教师提高自身学术、学位水平高校应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提高自身学术水平,选派青年教师参加高水平的师资进修班及设施专业相关研讨会,及时掌握本学科最新研究动态,以更新、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为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供机会和资助,并为其出国进修、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创造条件。2.院校之间应建立合作关系,增进学术交流与其他院校应多多沟通交流,相互促进学习,进而开展科研工作。3.校企双方共建交流机制建立高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双向交流的流动机制。高校可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革新及设备改造等项目,提升实践操作及科研水平。同时企业也可选派技术骨干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与教师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内容,指导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二)转变办学理念,合理调整专业知识结构

高校应转变理念,朝着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对于设施专业,因其具有独特的专业特征,是与园艺、农学、园林不同的综合性新专业。因此,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同时,应把专业知识结构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将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相结合,使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符合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将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而专业知识结构应该以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以及方向限选课程的形式体现,而核心专业课程是设施专业特征的体现,是各个高校设施专业都应该设置的课程,以此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才能使其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1]。转变办学理念,合理调整专业知识结构,带来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高校培养出来的将不再是“眼高手低”缺乏职业适应能力的毕业生,而是具备牢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充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三)强化校企合作,重视区域融合

强化校企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高校可与合作企业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营造实践教学环境[6]。学生参与了企业生产流程,有针对性的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职业技术教育,承担了企业的生产任务,从而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学到生产,从学校到企业的转换。而企业的竞争在于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在强化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无疑是通过产-学-研人才培养平台,使企业利益扩大化,实现校企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双赢的育人新模式。与此同时,高校教学改革的创新,必须重视地方区域特色发展[7],从地域特点、优势、传统和区位等因素出发,制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树立特色品牌和专业,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以此强化高校与区域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

三小结

总之,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要更新观念,二要创新体制。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只有立足行业,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标准,才能真正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创新型设施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久兴,贺桂欣,宋士清,等.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河北: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4.28(1):52-47.

[2]秦勇,姜秀梅.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安徽:安徽农学通报,2013,19(Z1):136-137+139.

[3]曹慧,张保仁,李媛媛,等.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与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4):198-199

[4]高洪波,张广华,吴晓蕾,等.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河北: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4):112-115.

[5]李建明,邹志荣,屈锋敏,等.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4(4):45-47.

[6]崔民日,周治勇.地方本科高校地方本科高校、企业、政府产教融合对策研究——以协同创新为视角[J].贵州: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4):118-123.

[7]胡杨,宋伟.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教育管理.2015.3:227.

[8]王丽萍,赵宝云,罗文文.应用技术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09):68-70.

作者:李琛 边卫东 武春成 王帅 王东升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