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全麻苏醒期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全麻苏醒期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全麻苏醒期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影响

摘要: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患者心理状况及心情烦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月我院98例全麻苏醒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9),对照组(n=49),分别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SAS为(30.22±1.17)分,SDS为(28.21±4.17)分,对照组的SAS为(52.24±4.13)分,SDA为(35.19±3.97)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实验组躁动发生率为16.33%,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为24.49%,实验组躁动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实验组苏醒期血压及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降低其躁动发生率,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全麻;心理状况;护理效果

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全身麻醉后,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术后易出现肢体躁动,心情烦躁,意识模糊,嗜睡等症状[1]。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速等情况,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其麻醉期间,施以必要的护理措施,用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的烦躁躁动情绪意义重大[2]。此次研究中,对我院98例全麻苏醒期患者,分别予以了不同的护理措施,即手术室护理和常规护理,力在探讨手术室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情烦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98例全麻苏醒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2019年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49例中,男性为31例,女性为18例,年龄21~71岁,平均(44.5±4.9)岁;实验组49例中,男性为30例,女性为19例,年龄22~70岁,平均(44.3±4.5)岁,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分布均衡(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在患者治疗期间,密切注视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情况,进行心电图密切监护,同时再予以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防止出现呼吸困难,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症治疗护理,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补充机体必需营养物质,指导患者用药,叮嘱患者术后注意事项等,最大限度降低意外情况的发生。实验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前,为患者详细介绍患者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认识疾病,告知患者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以及医护人员的应对措施,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不至于意外情况出现时,过于惊慌躁动,告诉患者术前应注意的事项,以及手术的优点,让患者能放心、安心地接受手术治疗,消除患者的紧张感。(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处理前,护理人员应亲切友好主动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安抚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不适症状,若出现不适症状,护理人员应找出其原因,进行干预,力保手术工作顺利开展,麻醉注射时,可握紧患者双手,使其感受到有力的支持和关心,积极面对治疗。(3)术后护理。患者手术完成后,因麻醉或手术影响,患者可能出现不适症状(头晕,恶心),护理人员应密切留意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一旦出现,及时解决,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患者麻醉清醒后,开始感受到疼痛,护理人员可与患者交流其喜爱的事物,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如对喜爱某个明星的患者,可与患者讨论这位明星的相关事情,提升患者的兴趣。同时,护理人员应准确掌握患者的疼痛程度,对于异常疼痛的患者,应采取必要的镇痛药物进行镇痛治疗,缓解患者的痛苦。此外,麻醉残留药物,术后不能迅速消散,患者可能因麻醉药物影响,易出现跌倒,心情烦躁,躁动等情况,增大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针对这一现象,护理人员应适当的心理开导,和定时限制其运动(防止跌倒),防止不良事件发生。

1.3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情况,采取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SAS焦虑量表中,如测评分高于50分,则患者属于焦虑症(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量表得分为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2)观察患者的躁动情况。等级分为0分(患者无肢体躁动情况,心理状态较为稳定),1分(患者进行吸痰操作时,患者存在一定肢体躁动情况,经劝导后缓解),2分(患者躁动异常,有拔管冲动,强制控制后有所改善),3分(患者出现明显肢体躁动倾向,不配合治疗,需强制看管),评定患者的躁动情况,分值越高,患者越躁动。(3)观察患者的患者血压心率情况,观察患者手术前,苏醒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指标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躁动情况比较

实验组躁动发生率为16.33%,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为24.4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苏醒期的血压和心率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全麻苏醒后,易出现心情烦躁等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且伴有一定的躁动现象,究其原因与患者的心理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密切相关,不仅不利于术后预后恢复,可能还会加重病情,如过于剧烈的肢体躁动,易导致患者身上留置针脱落,导管脱落,增大出血的风险,加大感染的发生[3-4]。因此,对进行全麻手术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措施干预,稳定患者的情绪,防止出现躁动情况意义重大。手术室护理干预为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方法,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情况从而展开护理工作,首先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为患者详细介绍患者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认识疾病,告知患者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以及医护人员的应对措施,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的同时,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安心接受手术,保障手术工作顺利开展[5]。其次对患者进行术中护理,麻醉处理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沟通,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麻醉注射时,握紧患者双手,使其感受到有力的支持和关心,有勇气面对手术治疗,降低了因恐惧导致的肢体躁动情况出现,促使手术顺利进行[6]。最后,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密切留意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及时地进行解决,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当患者麻醉药效消失出现疼痛时,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其喜爱的事物,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对比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心理,躁动,血压心率等情况,实施实验室护理干预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证明手术室护理这一护理措施效果较好。综上,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情烦躁,抑郁等心理状况,降低其躁动发生率,应用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管春丽,陈丹,崔茜.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115-117+124.

[2]陈振兴.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6):7026-7026.

[3]张婧.全麻苏醒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发生率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10):1264-1265.

[4]廖梅苑,蔡剑波.麻醉深度指数监测在休克患者全麻苏醒期意识监测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6,29(5):951-952.

[5]张明明,张翠微.麻醉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8):185-185.

[6]李媛媛,冯平霞,朱芬英.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9,18(2):67-69.

作者:龙艳娟 单位:珠海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