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物联网技术下的手术室管理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物联网技术下的手术室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物联网技术下的手术室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索物联网技术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对手术室实行物联网技术管理,将2018年8~12月开展常规管理阶段设为实施前,将2019年1~5月设为实施后。结果:实施物联网技术管理后,手术药品准备、体位配合、无菌操作以及体位摆放的医生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岗位责任、薪酬分配和护士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医护服务态度、医护服务技术、医护素质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手术室开展物联网技术管理可以为护士、医生、患者以及管理人员四者之间提供便于沟通和管理的途径,使医患之间的沟通效率更高,从而为手术室的高质量管理提供了保证,有助于减少纠纷,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手术室管理;系统

作为抢救生命、治疗患者及手术实施的场所,手术室在医院业务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医院医疗的核心部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管理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手术室管理效能的影响。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手术室的无菌环境,尽可能避免手术期间发生感染,影响患者术后生活,在手术室开展有效管理非常重要。本研究探讨物联网技术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为临床提高医院整体管理质量、减少感染发生风险提供参考[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自2019年1月对手术室实行物联网技术管理,将2018年8~12月开展常规管理阶段设为实施前,2019年1~5月设为实施后。研究期间手术室人员无明显变化。纳入标准:①已获得执业资格证书。②管理人员参加过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排除标准:①请病假或产假人员。②研究过程中退出者。

1.2方法

实施前采用日常管理,对手术室的环境做清洁消毒工作,提前准备好医务人员需要使用的药品,进手术室前所有的人都要做无菌处理和防护,手术期间医务人员与护士密切配合。实施后采用联合物联网技术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构建管理系统:根据每一个层级、每一个角色人员所需要的功能,管理系统可以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物联网感知层级:物联网技术是该层级的核心,手术室药品和器械、机械设备以及手术人员的识别均可以依靠执行机构、传感器以及摄像头等物联网技术来实现;通讯网络层级:借助无线网、物联网等提供手术室人员共享信息、物资等基础支持;服务和数据支撑层级:交换数据和数据资源平台;应用层级:手术室人员管理、物资管理、管理员以及资料信息管理系统。(2)管理系统实践:①器械、组织物件以及麻醉药等所用医用的物品使用RFID电子标签标记后,将其存放在有读写器的机柜里,且机柜可以受电脑控制。②系统会对取物资的人员进行身份识别,来判断其是否有取用权限,在该系统的应用下可以对医用物品定位,有利于管理。③存储量不足的时候系统会提示有关部门补充。④把唯一性的电子标签用在标本和血样中可以为其准确度和安全性提供保障,还可以跟踪标本和血样的整个过程。(3)人员管理子系统:有人员进入手术室大门的时候,系统会采集、辨别身份信息,符合条件时大门自动打开,若不符合则需要有权限人员授权。借助物联网帮助医院和患者功效电子病历系统、信息系统以及检验系统等,从而可以对手术监护、信息动态公布、手术申请等有关手术的流程进行整个过程的流程管理。(4)管理员子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来查阅人员定位、手术进展以及通知患者家属等,辅助管理员动态消息和通知,让手术动态及时更新。系统时刻能够生成图表提供给管理人员,有助于其通过分析数据后做出手术室管理的合理决策。(5)信息管理系统:主要作用就是收集手术整个流程所关系到的信息,如视频信息、案例以及患者信息等,方便医务工作人员查取相关信息,提供资料给医院进行学术交流。

1.3观察指标

比较医护满意度和手术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医护满意度和手术患者满意度指标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医护满意度比较

实施前的手术药品准备、体位配合、无菌操作及体位摆放的医生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岗位责任、薪酬分配等护士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见表1。

2.2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医护服务态度、医护服务技术、医护素质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

3讨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医学管理已成为发展趋势,也是帮助医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护士、患者、主刀医生以及麻醉医生等人员的参与,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因此人员和物资的管理已成为手术室管理的重点[3-5]。实施后的手术药品准备、体位配合、无菌操作及体位摆放的医生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岗位责任、薪酬分配等护士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可能的原因是人员管理系统中应用了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具有排班功能、人员管理功能、门禁功能及通知家属等功能,可以对人员在手术室的进出进行很好的控制,定位功能对于手术人员的到位时间进行了记录,有助于管理人员了解手术过程中手术人员服务是否符合标准,为评价手术人员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消息的及时和数据表图的呈现有助于医院对各人员的责任进行追踪划分,绩效考核也拥有参考依据,医患之间沟通得以加强,有助于提高其满意度。实施后医护服务态度、医护服务技术、医护素质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可能原因是物联网技术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使患者信息、治疗信息在管理人员和医护专家之间共享,优化了对手术整个流程的管理。从手术的申请到手术排序再到手术的实施和医生的安排整个流程都在线上进行,有系统对上述流程做监督,使手术更加公开,安排效率也更高,故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提升。综上所述,在医院手术室中开展物联网技术管理可以为护士、医生、患者及管理人员四者之间提供便于沟通与管理的途径,使医患之间的沟通效率更高,从而为手术室的高质量管理提供了保证,有助于减少纠纷,使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孙辉,赵颖波,梁铭会,等.物联网技术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6,11(1):52-54.

[2]成鹏飞,周向红,贺吉群,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手术室研究与实现[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6,37(8):14-18,31.

作者:杨煜莲 单位:嘉兴市中医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阅读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