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策略

摘要:目的分析眼科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安全隐患实施有效的防范策略。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582例眼科手术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深入分析发生安全事故患者资料,积极查找手术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安全隐患采取防范措施。结果此次纳选的582例眼科手术患者中共有47例发生安全事故,发生率为8.08%,安全事故涉及冷凝机不制冷(17.02%)、激光灯无法开机(12.77%)、器械遗失(2.13%)、眼心反射(6.38%)、缝针刺伤(10.64%)、显微镜灯泡突然烧坏(14.89%)、服务态度差(10.64%)、人工晶体度数错误(8.51%)、血压升高(12.77%)、术后感染(4.26%)等,造成事故的隐患主要是手术室缺乏监督意识、法律意识欠缺、操作人员技能、医疗制度不完善、设备不齐全、后勤保障工作不到位等。结论眼科手术患者易出现安全事故,想要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可通过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加强规章制度管理进行。

关键词:眼科手术室;安全隐患;防范策略

引言手术室为手术、麻醉、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管理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眼部结构极为精细,一旦受到损伤可造成视力下降,严重时还会出现视力丧失的情况,而眼科手术量较多,连续接台手术的可能性极高,且多数眼科手术患者为老年人,合并存在基础疾病、行动不便的可能性较多,增加了护理难度[1]。此外,眼部结构较为复杂,治疗难度大,加之护理人员普遍存在精神压力大、长期疲劳等情况,均有可能增加手术风险。为保证患者安全接受手术,应加强手术室护理的优化,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眼科近两年以来收治的582例手术室患者资料,深入分析了安全事故隐患,同时对防范策略进行了总结,以下为具体研究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582例眼科手术室患者,时间为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参加研究的582例患者均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符合治疗指征,其意识清醒,具备正常沟通的能力,且均为自愿参与。本研究已对精神疾病、沟通障碍、严重脏器官病变、合并其他疾病、慢性疾病等病例进行了剔除。582例患者包括女性246例,男性336例;患者年龄为13-75岁,均值(44.19±4.79)岁。所有患者病历资料保存完整,手术类型包括:斜视矫正术127例,抗青光眼术63例,视网膜脱离修复术102例,玻璃体切除术98例,眼外伤手术119例,其他73例。

1.2方法

认真分析582例患者病历资料,选择发生安全事故的病例资料进一步分析,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讨论,了解患者年龄、手术类型、操作人员、手术时间等情况,查找和确定造成安全事故的隐患[2]。

1.3观察指标

分析582例患者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以临床资料为依据确定造成安全事故的隐患。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74.0,计数资料采取例数及百分比进行表示,即“[n/(%)]”,组间比较采取c2检验,将P<0.05视为数据存在研究价值。

2结果

2.1安全事故情况

通此次纳选的582例眼科手术患者中共有47例发生安全事故,发生率为8.08%,其中冷凝机不制冷发生次数最多,占比为17.02%,见表1。

2.2安全隐患分析

分析患者出现的安全事故资料可发现,导致事故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手术室缺乏监督意识、操作人员知识与技能单一、后勤保障工作不到位、医疗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配备缺陷、设备不齐全、法律意识欠缺等。

3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为患者提供抢救治疗的重要场所之一,其护理质量可对手术效果造成直接影响。眼睛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其结构极为精细,一旦发生损伤或者病变,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是失明。眼科手术具有难度大、要求高等特点,手术量较大,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老年患者比例较高,由于老年人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自身抵抗力及耐受力较低,因而进一步提升了手术风险。此外,受眼科手术特点影响,眼科护理人员工作量繁重,神经压力大、疲劳过度现象普遍存在,均有可能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对此,为保证患者手术安全,应对眼科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来规避风险,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患间的纠纷,促进医患关系绿色发展。

3.1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由于眼部结构较为精细,因而眼科手术难度较大,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对于眼科手术室护理有了更高的要求,以保证患者安全为前提来提高治疗效果。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582例眼科手术患者资料发现,治疗期间共有47例患者发生安全事故,发生率为8.08%,安全隐患包括冷凝机不制冷、激光灯无法开机、器械遗失、缝针刺伤、人工晶体度数错误、血压升高、术后感染等。其中,冷凝机不制冷占比最高,达17.02%,其次为微镜灯泡突然烧坏,占比为14.89%。经深入讨论后发现,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隐患为手术室缺乏监督意识、操作人员知识与技能单一、后勤保障工作不到位、医疗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配备缺陷、设备不齐全、法律意识欠缺等。针对上述安全隐患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可保证眼科手术室患者的安全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3]。

3.2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

3.2.1完善和优化眼科手术室制度由于眼部结构较为复杂,眼科所接收患者多伴有视力不同程度下降情况,术后均需要对眼部进行包扎,进一步影响了视力,影响行动,因而必须要建立和完善安全制度,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4]。例如,在手术结束前的5分钟,护理人员可准备术车,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避免出现跌倒情况,上床时,告知患者放松头部并张口轻微呼吸,双手托住其头部,缓慢将患者移至病床。护理人员严格交接班制度,同时严格执行三到位、十二对、七查制度,可对现有的排号制度等进行优化,建立风险管控小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风险[5]。此外,管理者还需根据眼科实际情况以及相关医疗法规制定适宜的手术室制度,及时对制度进行调整,尽可能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以保证手术安全。

3.2.2全面完善患者手术条件眼部病变可对视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受此影响,患者负面情绪较严重,手术治疗、预后等可进一步加重负面情绪,不利于安全手术及术后康复。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注重术前健康宣教,耐心倾听其诉求,有效疏通负性情绪。此外,还应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创建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为其创造最佳的手术条件。

3.2.3强化管理眼科手术室应当加强与各部位间的交流,做好后勤工作,完善巡查、监督等工作,保证手术器械安全运行,消除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手术室患者的安全。实施手术操作时,保证无菌,避免出现交叉感染,严格限制非手术室人员的进出,以免出现医源性感染[6]。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充分调动起积极性,增加护患间交流,及时掌握患者情况。

3.2.4强化监督在强化眼科护理人员管理的同时,还应加强安全监督,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医院可成立专门的监督团队,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对眼科护理工作进行检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

3.2.5优化护理人员配置组织眼科手术室护理人员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良好保障护患双方的权益,消除安全隐患[7]。培养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对于护理质量的重视度,对于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还应加强基础疾病的护理,避免基础疾病导致的不良事故,从而影响患者安全[8]。随着医疗技术和水平的提升,不断有新的医疗器械、手术方法出现,应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保证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9]。护理人员需及时了解和学习新知识,拓展知识面,积极参与医院培训,提升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对护理人员职责进行划分,培养其综合素质,进一步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10]。此外,医院管理者还应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对其职责进行明确,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保证眼科护理安全性。综上所述,眼科手术患者易出现安全事故,想要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可通过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加强规章制度管理进行。

参考文献

[1]郜文欣.眼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患对策探讨[J].心理月刊,2020,15(04):156-157.

[2]宋云云.眼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策略探究[J].名医,2019,13(12):170-171.

[3]郑贵荣.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规范化管理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7):64-65.

[4]徐红艳,鞠维娜.护理眼科手术室的安全隐患调查与预防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杂志,2019,4(23):121-128.

[5]张翠美.眼科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规范化管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9):260-261.

[6]艾伟.眼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策略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9):118+120.

[8]张莉,方乐,李盼盼.护理眼科手术室隐性安全隐患的探讨及预防策略[J].临床医学电子杂志,2015,2(14):2819-2820.

[9]刘凤琴.探讨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与防范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8):218-219.

作者:何东恩 单位:德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