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结直肠癌术后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结直肠癌术后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结直肠癌术后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结直肠癌是普外科常见恶性肿瘤,好发群体为中老年人,医学应对方式主要为外科手术。为了给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提供有效、安全、适用性良好的护理方案,本研究探讨了循证护理(EBN)在结直肠癌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经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结直肠癌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能够耐受手术并行手术治疗,排除合并其他脏器恶性肿瘤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5~76岁、平均(48.5±5.2)岁;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6~75岁、平均(48.8±5.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主要为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与家属提供术后健康宣教,指导注意事项等。观察组给予EBN模式,内容为:(1)提出问题:组织护理人员集中针对结直肠癌术后常见问题进行讨论,结合手术方式、患者心理、病情、家庭社会环境等资料及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与系统评估,选择对患者健康影响较大的临床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经由讨论,本研究提出的问题包括术后并发症、负性情绪、切口疼痛、重新融入社会等。(2)循证支持:针对提出的问题寻找实证,本研究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筛选、整理、总结。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和需求作出分析并制定循证护理计划,并邀请相关科室转接进行评估,收集专家意见使得护理计划更加科学、实用。(3)EBN计划:①积极预防并发症:常规护理是在患者出现并发症相关症状时进行对症处理,而对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不足;故而本研究整合了并发症护理的时效性与实用性,结合护理经验、护理知识、患者需求,在术前为患者介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防治策略。以肺部感染为例,术前向患者与家属介绍呼吸锻炼的重要性,并于术前1周开始肺活量锻炼,采用深呼吸憋气4~6s后缓慢呼气的方法,持续至术后72h;即使术后阵痛期间也要敦促患者每2h深呼吸,并有效咳嗽6~10次,术后密切关注患者呼吸状态,定时定人进行肺部听诊;对于惧怕切口疼痛不敢咳嗽的患者应鼓励其咳嗽排痰;②营养支持:具体量化营养支持方案,精确计算患者出入量,平衡全天出入量的基础上争取做到每小时平衡。术后第1d查看电解质浓度以便及时调整补液总量和顺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或造瘘口排便后方可进食,予以流质食物,持续1周,无异常后改为软食,邀请营养科为患者制定膳食方案确保营养均衡;③疼痛管理:采取减少病房噪音、轻柔操作避免二次损伤等疼痛管理措施,应向患者强调过度使用药物阵痛不利于身体恢复;④心理护理与情感支持:术后多数患者精神高度敏感,心理状态容易受到影响。故而应重视术后心理护理的开展,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性格特征、文化程度等制定个体化心理护理方案;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症结并进行适当心理疏导,与患者家属沟通让其多关心、体贴患者,通过情感支持的途径提升患者战胜病痛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1)术后3d评估两组的疼痛程度。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量表以0~10分表示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3分为不影响睡眠的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不能入睡;10分为剧痛。(2)术后7d评估两组的生活质量。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中心(EORTC)研发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LO-C30)评价[1],量表共30个条目,包括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维度,每个维度总分各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该项功能越好。(3)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出血、发热、肠梗阻、褥疮、肺部感染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NRS评分比较

观察组NRS评分为(2.8±0.2)分;对照组NRS评分为(5.2±1.0)分;观察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41,P<0.05)。

2.2两组QLO-C30评分比较

观察组:躯体功能为(72.5±11.2)分、情绪功能为(80.6±12.8)分、社会功能为(69.4±11.8)分、生活质量为(70.3±11.9)分;对照组:躯体功能为(54.3±10.0)分、情绪功能为(65.2±11.5)分、社会功能为(58.3±10.2)分、生活质量为(58.6±10.5)分;观察组QLO-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71、6.328、5.032、5.213,均P<0.05)。

2.3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出血2例、发热2例、无肠梗阻、褥疮、肺部感染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出血4例、发热4例、肠梗阻2例、褥疮1例、肺部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36,均P<0.05)。

3讨论

实施EBN模式能够在规范护理工作的同时,提升护理对策的实用性、时效性、科学性[2]。本研究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EBN模式,通过临床护理实践发现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护理问题主要为并发症、负性情绪、切口疼痛、重新融入社会等。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QLO-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EBN模式有利于缓解患者术后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另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EBN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术后疼痛。综上所述,在结直肠癌术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向宏,王华.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睡眠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6):230-231.

[2]穆英,宋岩,那迪.直肠癌患者肠道微生态与术后腹泻的护理[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29(4):431-433.

作者:孙徽 单位:抚顺市第四医院外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