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风险管理在产科手术室护理中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风险管理在产科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风险管理在产科手术室护理中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减少产科手术室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产科手术室护理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1—12月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12月实施手术室风险管理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尿潴留、产后出血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5.33%,低于对照组的3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投诉、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总分为(86.47±4.69)分,高于对照组的(77.91±5.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作为预见性护理中的重要一环,将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及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手术并发症;医疗纠纷

手术室作为疾病治疗的重要场所,对其进行风险管理意义重大[1-3]。风险管理起初主要应用于财务管理、工业生产等领域,但由于其应用价值,陆续在诸多行业中发展推广,且均取得了一定成效[4-6]。临床手术室内部所执行的治疗活动,均具有一定风险性,临床研究显示风险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较好[7]。本研究将风险管理应用于产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于2019年1—12月试行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为探讨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将该年度的应用情况与上一年度未实行前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产科手术室护理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我院实施手术室风险管理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0~41岁,平均(29.56±3.16)岁;手术类型均为剖宫产术。观察组年龄20~39岁,平均(29.40±3.05)岁;手术类型均为剖宫产术。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于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胎盘植入、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等高危妊娠情况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常规管理。(1)术前实施基本护理,向患者介绍其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大体步骤等内容,使患者对其手术有基本的认识。(2)术中给予患者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包括生命体征、生理指标的监测、保温护理等。(3)术后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恢复。1.2.2观察组在对照组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实施需要护理人员掌握产科风险事件的原因、发生等,因此对我院产科的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培训,强化风险意识,建立起风险预防机制。风险管理在产科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如下:(1)组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会议,对我院产科历年的手术室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将与护理相关的风险事件进行整理,并总结其发生的原因。依据循证研究的方式,对风险事件的预防措施进行检索,通过相关指导指南、循证研究资料等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的预防措施、处置措施等。(2)术前,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手术风险评估,将多次流产、多次引产、瘢痕子宫、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高龄等高危人群纳入到风险管理中并实施严格的风险管理。(3)符合风险管理的患者,启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①术前,对患者的手术风险等进行告知,在确认患者及家属明确风险后,再确定手术的实施。手术实施前,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认真查看患者的年龄、既往疾病史、家族遗传、合并疾病、过敏情况等,核对患者近几天的用药情况。与患者沟通,确定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否利于手术的实施;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测,确认患者的身体状态,如凝血功能、是否合并感染等。在所有的评估、检测工作确认无误后,与医师沟通。②术中,首先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患者的风险评估等级,实施手术室风险管理护理。手术实施前,清点手术器械、耗材,检查相关仪器是否正常工作,做好查缺补漏。手术室内严格执行消杀工作,手术前确认手术室是否具备开展手术的卫生条件。手术开始后协助医师完成手术,如补液、生理指标监测、传递器械、记录治疗过程等。结合术前风险评估,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出血、感染等风险事件进行针对性的防控,并提醒医师。缝合前清点器材、耗材无误后再完成缝合。③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护理,监测患者的基本指标,并将患者的情况如实告知医师,配合医嘱执行护理干预。(4)术后对患者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价,确认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得失,不断改进和升华手术室风险管理。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感染(尿道感染、切口感染等)、尿潴留、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出血、住院恢复期间出血)。(2)对两组患者的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选取其中与手术室护理相关的项目,包括投诉、医疗纠纷、手术室护理不当等。(3)比较两组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手术室满意度评分调查表进行调查,其中包含护理效果、护理交流、护理操作3个维度的评价,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感染、尿潴留、产后出血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投诉、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手术室作为医院治疗活动开展的重要科室,各种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8]。为此我院产科手术室对护理工作不断进行改善,通过风险管理模式,降低手术室护理差错和风险,保障患者的权益。手术室中护理风险事件较多,而产科手术室虽然手术类型较少,但患者数量较多,部分患者还是手术高风险的人群,因而手术室护理工作是产科护理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结合风险管理的要求,我科组织相关人员对风险管理模式进行学习,在熟练掌握风险管理模式后,将其应用于日常手术室护理工作中[9-11]。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执行中,首先是对患者手术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确定患者的手术风险并以此为基础制订风险管理对策;其次是对手术室内的风险事件进行防控,将产后出血、分娩大出血等风险事件的防控制订为纸质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施行[12-14]。与此同时作为手术室风险管理护理中的重点工作,风险管理也对其实施过程进行了有效的风险防控,使手术室内的护理工作有效推进[15-16]。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的是风险管理基础上的手术室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出现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并发症风险更小,提示应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此外观察组出现的投诉、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风险也低于对照组,表明实施风险管理还有助于减少投诉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改善医患关系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本次研究结果还表明通过实施基于风险管理的手术室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对手术室内的风险事件进行有效防控,也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事件的重视程度,帮助其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从而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梅 范玲莉 单位: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手术室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