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税收政策应用论文(5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税收政策应用论文(5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税收政策应用论文(5篇)

第一篇:产业结构下税收政策改革思考

摘要: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也直接决定了资源配置是否合理。产业结构的演进有其自身的规律,但也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税收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不可替代的公共,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线省份,这些年很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同时,税收政策在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

关键词:税收政策;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改革

1税收政策对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1.1尊重市场:税收优化产业结构的前提用税收政策调整三大产业结构必须发挥市场的根本性作用,尽量保持税收水平适当,选择对资源配置影响度最低的方法,降低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干涉。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就是产业内部结构合理,产业之间互相促进、优化循环、整体升级。因此,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截止到2013年,广东省的人均GDP打到5.8万元,三次产业在GDP中的占比分别为4.9%、47.3%和47.8%,其中第三产业的占比首次超过其二产业。三大产业中间的比重在这十几年之间的改变,有他们自身的发展思路和规律,所以广东省应该坚持阶级性、循序渐进的思维,不能脱离现实,还有要杜绝标准上的以偏概全。

1.2改善民生:税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终极目标广东省产业的发展是以广东省消费的增长为条件的。经济新常态要求改变广东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模式,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尤其突出消费的拉动作用。而广东省消费需求的拉动突出表现在改善民生上。收入是民生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所以广东省在优化产业结构的时候要以改善民生为着重点,一方面刺激居民消费,从而实现消费和内需都增长的新格局,使得最终消费贡献于我国的经济增长,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能源密集型为主向以高新技术密集型、知识人才密集型为主发展。

1.3创新驱动:税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取向广东省的创新驱动力量越来越强大。例如,广东省的高新科技产业逐渐发展起来,深圳的高新科技企业琳琅满目的,这是广东省调整产业结构的功劳。广东省近年来,致力于摒弃高消耗、高污染行业,产业逐渐外移,向高效率、高科技的企业过渡。回顾广东现在鼓励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多是景点的吸引投资阶段,鼓励重点在于奖励人们的投资,在高新技术与新型服务业进行鼓励。

1.4广东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评析

(1)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政府专门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重点解决创业初期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困难。在间接融资上,政府成立了中小企业的信用再担保中心,这样可以调节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能动性与热情度,进而解决成长中的中小企业短期小额资金的贷款信用难题。

(2)进一步优化对中小企业的服务:2009年,广东省政府联手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了一场对中小企业家领导能力的培训,从而想要提高中小企业家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2促进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建议:

2.1强化地方政府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控力度,增强税收政策的产业导向作用

(1)建立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广东省政府在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要更多地考虑到区域的差异性,为了调整产业结构,要建立起差异化的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应该了解每个地区设想中的产业结构;二是要深化各地区重点扶持产业的鼓励程度,摒弃各地区产能过剩产业,设定清晰的目标。

(2)建立多样化的税收激励措施:广东省政府应该出台更多样化的税收优惠鼓励政策,用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相结合的模式,这样可以更加高效地指引广东省中小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进而能更加接近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2.2加强税收政策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要充分利用“营改增”政策,鼓励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广东省政府应该及时利用“营改增”政策,引导企业的政策制定与实施,鼓励企业将服务主次分明,把为制造业服务的研发、物流、采购、营销及其他专业配套服务剥离出来进行专业化生产。

2.3刺激企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革创新,进而提高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1)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在培养人才、鼓励创新方面的作用:税收政策有利于培养人才,也可以鼓励创新。例如教育税的附加可以收集更多的资金,促进教育行业的繁荣,在一个是如企业所得税规定一般企业2.5%的职工教育经费可以税前扣除,进而调节创新的积极性。

(2)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体系:政府可以对基于风险投资基金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一是可以对风险投资取得的收益采用比较低的税率;二是可以对高新技术企业取得的一部分利润用于再投资高新技术行业的,可以退还部分利润的企业收入所得税,从而鼓励企业的再次投资;最后一点是这可以对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的融资服务的中介企业得到的收益和利润上税率和税收总额上的优惠。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金双华.高新技术产业实行减税让利的政策作用分析[J].经济研究,2006(3).

[3]马拴友.税收优惠与投资的实证分析:兼论促进我国投资的税收政策选择[J].税务研究,2001(2).

[4]李波.宏观税负、产业税负与结构性减税政策[J].税务研究,2010(1).

[5]孙孟娟.“营改增”对服务业企业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25(18):167-169.

[6]王银枝.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探讨[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4(2):103-106.

作者:江文1 黄志宏2 单位: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2.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第二篇: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

摘要:2015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效益为中心,着力调整相关税收政策,持续推进经济增长。今年初,国际外资企业陆续撤离中国市场,致使数百万工人失业,经济学家表示,目前国内经济已经滑入紧缩轨道,企业负债将会增加,员工薪酬会止步不前,居民消费水平也将下降。本文将从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原理出发分析二者的关系,并得出促进经济增长的税收政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政策;经济增长;稳中求进

一、导论

自98年中国的第一笔网上交易成功,到近几年人们对网购的狂热,无一不迫使人们思考---网购何以如此发达。2010年我国的网购金额是5231亿元,比09年高出一倍,之后网购持续发展,至13年我国网购金额已达1.85万亿元人民币。透过网购现象,究其原因,是网店的赋税较轻,于是商品价格较实体店低,刺激了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从而使人们的消费增多。同样的道理,香港之所以繁荣,最重要的原因亦是赋税低。尤见,减税、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并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经济整体处于良好的经济状态,但也存在着经济增长下行的隐患:税收增长过快,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税制结构失衡,流转税比例过重,这些都制约中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本文将通过对税收政策的目标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加以分析,从而研究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税收政策概述

税收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依据宏观经济规律而选择的指导税收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税收分配关系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是制定税收法律、法规和开展税收工作的指导方针及相应的税收措施的总和。税收政策属于上层建筑,它不但指导者税收工作,同时也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使税收能动地作用于经济的过程。税收政策可分为总量税收政策和结构税收政策。其中,总量税收政策主要包括:扩张性税收政策、紧缩性税收政策以及中性税收政策等;结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各种税收征税范围的选择、计税依据的确定、税率的设计、税收优惠项目和幅度的选择等。税收政策的一系列目标为:物价稳定、收入公平分配、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生活质量提高、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等。其中,主要任务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三、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原理

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每个人都依靠“看不见的手”来引导,那么他们最大化自己利益的努力将使得所有人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而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所以,税收一方面降低了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另一方面减少了各阶层的可支配收入,从而直接减少投资影响资本积累,进而影响资本的增长。税收政策作为调节社会总供求并使之均衡的主要政策,通过对经济总量的调节,可以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由于疯狂投机造成了当时的经济大萧条,同时导致大量人员失业,对国际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凯恩斯就是在当时那种乌烟瘴气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发动了著名的“凯恩斯革命”,他提倡国家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利用一系列税收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对萧条的经济进行宏观的调控和管理。事实上,美国接纳了这种经济思维,采取了综合而全面的措施,对经济危机进行了国家政府的干预,结果也证明,这种改革以及一系列税收政策的实施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有着非常显著地作用和效果。

四、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一)税收政策与总供求

总体来说,税收政策可根据社会经济形态分为两大类,即加大税收和税收优惠。从加大税收来说,若加大税收,则会降低社会总需求;若加大企业税收,则会使得社会总供给减少;从税收优惠而言,效果恰恰与加大税收相反。1、总供求与经济增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能显著影响经济的发展情况。今年来,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因此,深入研究税收和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关系,对于正确发挥税收功能,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致使国内社会总需求减少,经济发展缓慢,于是美国政府当局决定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减少税收,刺激消费增加,并以此拉动内需,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税收政策与科技进步

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税收是促进科技进步的有效政策手段之一。税收优惠增加私人边际收益,从而强化政府政策的影响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税收政策能引导资源流向政府鼓励发展的方向,若降低税收,会使得科技研究的成本降低,从而,隐形地鼓励技术型人才加入科研队伍,从事科研工作。这将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1、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担任我国总书记时,曾提出科学发展观,也曾表示科学进步将推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科技的发展使得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促进中国迈向节约型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此外,科技的进步能使得我国经济结构得以优化,提高经济效益,高效率配置资源。同时,科技的进步将会为我国吸引更多外国人的青睐,促进我国与国际的交流,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

这里,我主要阐述税收优惠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果。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从降低税率、税款以一定比例返还以及减轻小微企业负担等几个方面来考虑。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吸引外资的投入,促进国民的消费,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同时,税收优惠政策也包括出口退税,以此刺激出口额,增加国内经济收入,刺激经济增长。

五、促进经济增长的税收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地发展,我国国内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国内一系列经济、政策改革的不断进行与深化,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了很多强有力的助力。然而,尽管如此,我们仍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下行压力。同时,国家出台的刺激消费的一些政策所得到的效应相对来得缓慢。因此,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基本准则,应该被不断地完善,以推进国家内需的扩大,促进经济的发展。

(一)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并严格执行

借鉴外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税收政策经验,并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税收政策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再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税收政策。此外,我们还应严格执行已制定的税收政策。对税收专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以及对相关政策的熟悉度。

(二)合理制定国家宏观税负水平

我国的宏观税负相对美国等一些国家,处于较高水平。2010年我国居民平均为税工作天数为161天,比美国的102天、英国的150天等高出很多。而且,我国包含卖地收入和罚款收入的宏观税负高达35%(标准为23%)。税负过高,会抑制经济的增长。因此,我们因注意调节税收收入以及非税收入的比例,从而合理的控制宏观税负,使其对经济增长起积极作用。

(三)加强并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跟上改革的步伐,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容易让人钻空子,让一部分人套用掉税收优惠政策下的利益,待此政策失效后,马上退出来重新寻找下一个优惠政策的“甜头”。所以,相关人员应该不断地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考察以及完善。

(四)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

目前,国家特别重视大学生创业这一块儿---对应届毕业大学生创业实施免税扶持的政策。这也响应了利用税收政策促进科学发展、经济发展的主题。如今,国家应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合理范围内,降低其成本及风险,引进更多人才加入小微企业的创建及投产中,并吸引科研人才对科技进步作出贡献,从而刺激国家国力以及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晏鸣.我国税收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关系的政策选择[J].税务与经济,2001(2):11-14.

[2]毕秋丽.促进科技进步的税收政策讨论[J].税务研究,2004(10):22-24.

作者:邱华 单位:重庆市烟草公司云阳分公司

第三篇:节约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思考

摘要:随着资源危机的日益严重,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的共识,也是我国提高社会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节约型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使得资源节约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主要内涵与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了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提出了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体系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节约型;绿色;财政税收

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制定,对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随着节约型社会建设目标的进一步明确,迫切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实施灵活高效的“绿色”支持与优惠政策,增强全社会的绿色节约意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措施,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意识、节约意识,还要通过财政、税收等行政手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为我国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促进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积极转变。

一、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主要内涵与作用

“绿色财政税收”,是为了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得到绿色发展而提的一项政策,旨在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地运用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上世纪7O年代至今,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在西方发达同家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善,这表明他们的绿色环保意识更加强烈。我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实施时间还不是很长,其中存在很多亟待完善的环节,但其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已经明显地显现出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企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具有盲目性,有时会为了眼前利益和短期效益出现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的行为,所以他们在利用社会资源赢取利益时,未必能够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经常现损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情况,从而影响了全社会效益功能的实现。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发挥财政和税收对市场的杆调节作用,可以促进投资主体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协调统一,促进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研发,让经济主体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加重视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我国绿色财税体制的问题

(一)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不够健全

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快速改变贫困落后的状况,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到位,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不重视对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再利用。具体到财政税收政策上,各项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制定没有同资源的节约进行有效的结合,政策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在社会范围内也没有形成节约型的生产形态和消费形态,所以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南于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建设上的滞后,在社会范同内没有形成强烈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也无法形成对资源浪费等行为的有效约束,不利于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例如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指标,盲目审批和引进高耗能产业,有悖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方向,脱离了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此外,与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再利用问题相关的政策建设也严重滞后,也影响了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二)绿色财政税收的政策标准不够具体

在大力建设节约型社的大背景下,虽然我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都是在具体的执行标准上却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导致税种不健全、收费政策不合理、征税难度大、财政政策执行力差等一系列的问题。具体一点讲,很多资源节约的政策标准等配套制度的建设还没有得以及时的建立和完善,如高耗能产业的节约标准、家用电器的节约标准、办公设备的节约标准等还不够完善,阶梯电价、阶梯水价、阶梯气价等相关政策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开始实施,导致全社会范围内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社会节约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推进和落实。有些地方政府认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建立了一系列的地方性规章制度,以此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但是由于起步晚,现有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例如很多耗能产品还没有完整的设计方案和使用规范,浪费社会资源;社会节约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统计制度不健全,参考价值较低。

(三)财税政策的激励力度不够

虽然我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并且在逐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功能,但是由于我同实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对相关政策存在宣传投入不足,执行不到位等情况,这些管理功能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对浪费资源、严重消耗能源的行为,处罚力度不大,使得绿色财政税收制度对资源节约的激励职能没有得以充分的体现。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促进资源节约、科技的进步的企业,没有提出相应的奖励措施,打击企业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并没有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财税政策,绿色财税政策更是如此,一旦行政手段消失,绿色财税政策没有着力点,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也成了空谈。

三、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体系的完善策略

(一)提高政府认识

政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绿色财税政策发展的主导者。因此各级政府要统一认识,明确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做好绿色节能工作中的财税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工作,采取有效手段切实提高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力,提高资源使用率;同时还要不断健全有关绿色财税政策的法律法规,针对各地的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主导地位,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完善绿色税收制度

目前,我国税收政策的绿色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尚未形成贯穿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绿色”税收体系,所以绿色税收政策所起到的激励作用和调控作用还非常有限。对此,今后我国要加快绿色税制的建设进程,实现绿色税收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一方面,在资源的开采环节要合理征收资源税,除了要对水资源、化石能源等常规资源征税外,还要扩大资源征税的范同,资源税的计征方法要尽快实现从量征税向从价征税的转变,进而更好的发挥资源税对节约资源和降低浪费的促进功能。另一方面,在生产环节,要开征污染排放税和垃圾税等环境税税种,对于实现污染物净化处理或回收再利用的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从而降低生产环节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在“消费”环节,要进一步完善和扩大消费税的征收,对高耗能产品和高污染产品要重点征收,引导社会多生产低能耗的产品,树立更加健康的绿色消费观念。

(三)实施灵活高效的“绿色”财政支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体系中,虽然有了很多关于资源节约方面的财政支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但是常常因为适用范围小、宣传形式过于单一等问题,绿色化的财政税收政策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激励职能。因此,在出台和完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时,一定要提高政策执行的灵活性和高效性,降低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各种阻力。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扩大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适用范闹,对各种资源节约行为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并贯穿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我们要尽可能取消或调整不利于环保和资源节约的优惠政策,采取多种形式的税收优惠政策,如税收抵免、加速折旧、提取特定准备金、投资抵免等各种间接优惠方式,都能够起到更加有效的激励作用。

(四)合理消费

消费者是产品的使用者,消费者的观念和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进度。首先,要通过提高税率的方式提高一次性产品的价格,从而减少消费者对一次性资源的消费;其次,要加强技术水平,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加大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后,要完善奖罚措施,鼓励研发和生产一次性产品的替代品的企业和政府。

四、结束语

近年来,世界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资源和能源的数量逐年减少,各国纷纷采取政策,保护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我国作为世界大国,保护资源义不容辞。绿色财税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可通过这种政策调节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蒋少华,储德银.构建我国节约型社会的税收政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1).

[2]曲顺兰,路春城.构建节约型社会与土地税制的完善[J].税务研究,2006(2).

作者:刘涛 单位:新乡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

第四篇:高等学校税收政策优惠策略

摘要: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的税收政策对高等学校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前景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将通过概述我国高校税收政策的现状、对比中美高校税收政策的差异,分析我国高校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从而改进现有的政策,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税收政策;税收优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也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生源不断增加,高校的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议题,而高校的税收政策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发展,也逐渐成为学者讨论的热点。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针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财政政策继续作用的空间不大,应该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杠杆效应。然而我国高校税收筹划才刚刚实施并运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才能更有效地促进高等学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高校税收政策的现状

我国税法———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3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学校办企业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56号)等,专门面向教育事业规定了税收政策,这些规范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税收的大力支持。目前开征的税种共涉及12个: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印花税、关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根据税法规则不同,可以将其归为四大类: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和行为税类、关税类。从政策对象来看,高校税收政策首要指向高等学校,但是其调节范围还包括与高校相关的附属实体,如后勤集团、校办企业、附属幼儿园等。从税收政策工具来看,高校准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税收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优惠。

二、美国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美国,无论是公立高校还是私立高校,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都可以获得免税地位。但是,联邦政府的免税政策是附条件的,也正是通过这些条件来影响高校的组织结构和活动。例如,通过税法明确限制高校的游说活动和政治活动。又如,1971年确立的一项税收基本原则规定:没有针对学生实行种族非歧视政策的私立院校不能获得免税资格。美国的高校税收政策覆盖面广、举措多、影响面比较大。对高校的慈善捐赠可在税前减扣;个人获得的奖学金可以免除税收;向学生提供额外的个人免税。新的《纳税人救助法》对大学生贷款、终身学习等提供税收优惠政策。美国将政府责任与个人责任有机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联邦政府或州政府向大学拨款,进行专项建设、科研和日常运营;另一方面,将个人捐赠收入作为一条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一种是直接捐赠,另一种是基金会,它将个人捐赠的资金集中管理,进行资本运作,对收益进行使用。美国对公私立高等院校一视同仁。联邦政府并未专门针对公立或私立高等院校出台特殊政策,这种一碗水端平的做法为高校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平等的环境,保证了私立高等教育与公立高等教育共同健康、持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税收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繁荣的过程,但与国外高校的税收政策相比,迄今为止仍未形成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完善的税收制度体系,政策方面仍存在很多盲点。特别是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之间的税收政策还存在很大差异,个人对于高校的捐赠部分在所得税的抵扣中还没有国外的优惠程度高,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现行高校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1、我国高等教育税收政策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当前,我国现在比较系统、全面地对高校税收政策进行规范的文件有:财税[2004]39号和国税发[1994]156号。其他相关规定则散见于一些规范性文件中,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专家和学者们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可供参考的文献还不多。

2、没有充分调动社会与个人捐赠的积极性

在实际生活中,社会与个人对高校的捐赠主要体现在校友对母校的捐款、捐资,高校基金会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甚至有些高校尚未设立或者已经取消这一组织。而国外的高校通过基金会和捐赠基金管理公司获得高额捐赠,维持高校的发展,这与他们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关。我国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高校税收政策还没有充分调动社会与个人捐赠的积极性。

3、民办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与公办高校相比有很大差距

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规定,民办学校依法与公办学校享受同等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但是,仅就现有的民办高校营业税来看,其应税范围比公办高校宽。其他税种及征税范围,在具体实践中也因地区差异,各地征免不同。

四、对我国高校税收政策的建议

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有一定竞争性和排他性,同时又有正外部性。高校的税收政策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针对前文所述的我国高校税收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从法律的高度提出高校税收政策要规范化、系统化,从立法的角度提出优化高校税收优惠的方式、扩大税收优惠范围的措施。让政策的执行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也要注重政策的普及,让每一位基层执行者都能深刻认识到政策的内涵,才能掷地有声,保证政策的执行力度。

(2)政策的出台注重公平性。针对民办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与公办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之间的差异,制定新的部门规章、政策性文件,不断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让二者在公平的环境中竞争、发展。

(3)继续给予现有的税收优惠,放宽获取税收优惠的条件限制,鼓励个人对高校的捐赠,将社会资本引入高等学校,充分发挥税收的引导作用。

(4)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先进地区的经验。政策的制定者可以适当到国外发达国家调研,侧重其高校税收政策措施,将之中国化,适应我国的发展需要。同时也可以向国内的先进地区学习,将试点的政策推而广之,在全国范围内应用

参考文献:

[1]董伟、杨森平,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税收政策(J),国际税收,2012.11

[2]陈灿军,美国高等教育税收政策研究及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13.20

[3]温晓云,灵活运用税收政策完善高校税收筹划(J),教育财会研究,2009.1

[4]蔡成珉,高等学校的税收政策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4.6

[5]张旺,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税收优惠政策及借鉴(J),涉外税务,2005.9

[6]窦静,高校税收优惠政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3.17

[7]郝琳琳、翟帅,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税收制度现状及其完善(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10

[8]郭峻、黄英、冉茂盛、孟卫东,教育税收优惠政策下高校收入纳税筹划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9]魏娜,高等教育税收优惠政策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

作者:芮航帆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第五篇:新型城镇化税收政策建议

摘要:所谓城镇化,其实就是人口及其经济活动从农村逐渐转向城市的过程。新行城镇化要实现以人为本,在这过程中要优化税收政策,因为税收可以通过组织收入为城镇化筹集资金,也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城镇化进程提供支持作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完善税收政策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税收政策;建议

众所周知,城镇化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关键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认为,21世纪有两件大事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这两者可以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所谓城镇化,其实就是人口及其经济活动从农村逐渐转向城市的过程。新行城镇化要实现以人为本,在这过程中要优化税收政策,因为税收可以通过组织收入为城镇化筹集资金,也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城镇化进程提供支持作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完善税收政策是当务之急。

一、税收政策与新型城镇化的密切联系

实现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税收政策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事实证明,税收政策与新型城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税收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

众所周知,实现城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全体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如今,我国在建设新型城镇化时,构建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其中不乏大量资金来自税收,它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可以说,税收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杠杆。现阶段,我国通过各种形式的税收政策,对农业、交通、外贸、房地产、教育、卫生等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加大了扶持力度,还通过税收优惠措施推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有了税收政策的支撑,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了强大活力,促进了城镇化、工业化和扩大内需之间的良性循环。在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我国要不断优化税收政策,使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税收政策对城镇建设发挥导向标作用

新型城镇建设包括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它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条件。毋庸置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而不断完善。加强城镇建设离不开大量资金,但由于教育资源短缺、自然资源匮乏、城市生态环境污染、医疗人员不足等问题,导致城镇化进程受到一些阻碍。这些建设具有公共品性质,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完善税收政策,筹集资金,为城镇建设起到风向标作用。

(三)税收政策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

如今,工业化和城镇化进行不断推进,各种生态问题也相继涌现,交通堵塞、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就业严峻等问题层出不穷,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生态文明的支持,而这首要条件就是要破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瓶颈,采取措施治理生态环境问题,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放在首位。税收政策在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有着巨大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国家要加强生态资源配置的税收调控,促使我国朝着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前进。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优化税收政策的建议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优化税收政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构建中央与地方财力、事权相吻合的机制

从目前来看,新型城镇化进程明显受到现有户籍制度的制约,这就导致不同户籍人口的消费与收入水平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在社会就业方面衍生出不公平现象。要想真正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必须取消户籍限制,对户籍制度进行有效改革,进而扩大社会内需,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要实现这个目标,有必要构建中央与地方财力、事权相吻合的机制,采取措施调动地方改革户籍制度的积极性,加强财税改革。具体可以试点改革分税制,使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加强沟通,形成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合力。另外,中央要减轻地方政府承担的户籍改革成本,使农业转移人口不用受到“失地”困扰。具备相对稳定的财税来源后,地方政府要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促使其适应城镇化生活。

(二)建立完善的地方税体系

在当前情况下,对地方税收制度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是当务之急。要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匹配的地方税体系,这样才能使税收制度促进社会结构优化,实现社会公平。建议省级政府以所得税和流转税为主体,市县级政府以财产税为主体,以目的税和行为税为辅助,建立结构完善、收入稳定的地方税收体系。在统一税政的基础上,可以对省级政府适当放权,使其具备适当的税政管理权限,对地方支柱税源要做到发展壮大,但不能采取区域歧视政策,防范地方保护主义作祟。另外,地方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开征一些新的税种,比如房产保有税等,这样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规避资金过多流向不动产。房产保有税还能形成地方的可持续收入来源,使地方提升经济实力,促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三)建立健全的直接税体系

如今,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存在税种结构不均衡的不良现状,直接税占比远远少于间接税占比,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税种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直接税过少,间接税过多,会无法降低商品与服务最终消费的税收负担,而且也无法体现所得税推进社会公平进程的作用。有鉴于此,有必要提高直接税比例,适当降低间接税占比。建议将所得税与房产税作为切入点,使直接税在税收总收入中提高比重。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将个体直接缴纳的税额与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实现有机对接,这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必须指出的是,农民工也是不可忽视的纳税人,必须充分保障他们作为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享受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惠果。

(四)落实城市征税体制

城镇化的基本表现之一就是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他们会对社会服务业和制造业提出新的要求,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新一轮增长。由此一来,在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有必要先实现工业化,再逐渐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社会中,税收以企业税为主,当城镇化率高于50%后,就要实现税收转型,建立以城市居民为基础的新征税体制。城市居民要根据其享受的社会公共福利来缴纳一定的税额。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轻企业的缴税负担,也能不断完善社会福利政策,逐渐消除城乡差别待遇。

(五)完善税收征管机制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社会形势瞬息万变,令人应接不暇,社会经济生活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再加上新型城镇化进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覆盖面多,这些都给税收征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使我国税务部门面临全新的形势。在新背景下,税务部分要坚持依法办事。不断健全税务法规,有效解决征税方和纳税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还要与海关部门、工商部门和银行部门加强交流与合作,经常交流,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共建。只有大力建立社会综合治税法系,促进业务与技术的有机结合,完善纳税服务、严格税收征管,才能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税收征管质量,找到全新的、科学的税收增长点,为城镇化建设筹集足够的资金。我国要以遵守税法为目标,以风险控制为引领,以纳税评估为关键,以分类管理为前提,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以优化制度机制为保证,积极建立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新体系,使税收征管沿着现代化的轨道不断发展。

三、结束语

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在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发挥税收政策的作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地方政府要切实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税收政策的与时俱进,使农民工能真正转变为城市居民,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伟大成果。总之,在新形势背景下,改革税收政策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这是值得相关人士不断探索的重要方向,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05):4-7.

[2]张景华.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7(05):47-48.

[3]刘佐.税制改革五年回望[J].瞭望新闻周刊,2008(43):25-27.

[4]肖捷.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J].求是,2011(06):32-34.

[5]高培勇.“十二五”时期财税改革面临空前挑战[J].财贸经济,2010(11):5-6.

[6]刘贵明,马陟政.城市化对我国税收工作的影响及政策取向[J].税务研究资料,2004(07):18-21.

作者:王世凯 王爱东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