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促进我国就业财政税收政策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促进我国就业财政税收政策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促进我国就业财政税收政策研究

摘要:虽然从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形势是十分可观的,但在就业方面却较为严峻,我国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并不均衡,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压力。而在这种就业形势下,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税收政策,期望能够改善我国的就业形势、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秩序,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与就业相关的财政税收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期对我国就业形势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就业机制;财政支出;扶持就业;税收优惠

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问题,是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因素,同时也是能够实现劳动者自身实际价值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我国一直是通过财政税收政策进行对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国家需要对现有的财政税收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以期能够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和优化就业结构产生适当的积极影响。

1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我国现在的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不断推出自主创新研究,都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创造出来的成就。如果大批劳动者处于失业状态,无法提供劳动和创新,无疑会导致企业止步不前,国家经济也会难以发展。而要解决失业问题只能通过扩大对劳动者的需求,从而增加收入,刺激消费,形成良性循环,最后促进经济发展。就业与经济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就业为每一个家庭提供了收入保障,尤其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健全的就业机制既能够使家家户户的生活得到保障,还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带动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必须尽快通过财政税收政策来改变当前的就业形势,并出台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的需求范围,使更多的劳动者能够投入工作,从而保障民生和经济。

2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已经实施了不少促进就业的财政和税收政策,但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很多阻碍,不能完全发挥政策的优势,甚至还会扩大经济压力,从而制约经济发展。

2.1就业机制不健全

首先,我国的就业模式缺乏政府的引导。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还没有实施有效的政策规范来引导求职者进行就业,这就使各地区之间的就业形势出现差异,使发达地区劳动力更多,偏远地区的劳动力更少,进一步加大了就业压力。其次,我国的就业服务管理体系还不十分健全。对于就业,国家不仅需要提供政策制度的支持,还要为求职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现在在我国各省市也建立了不少人才交流市场,但缺少公开透明的就业机制,使一些指导功能和节约成本功能难以发挥。最后,各企业的劳动用工体系还需优化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关于劳动用工的制度、规范,但在实际生活中,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会导致某些企业在制定招聘信息时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从而损害求职者的利益,也使失业率大大提高。

2.2税收优惠的实施范围和力度较小

我国目前已经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多针对发展较慢的企事业单位和弱势群体,而并不是针对大部分纳税人,所以范围较小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经济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较大。首先,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降低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而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仅限于对符合国家规定的小微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征收企业所得税,但这并不能使全部的中小企业享受这项税收优惠政策。其次,我国税收政策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方式也较少,我国仅对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而不是全部的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优惠税率来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对于各项研发、创新收入都做了严格的限制,这不仅不能使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稳定发展,甚至还会对发展产生一些消极影响。最后,对于中西部或是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行都存在着不同方面的限制,使本就不发达的偏远地区既不能享受优惠政策,又不能引进资金和技术,从而导致经济愈发的落后。

2.3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下,我国在城市形成了以就业为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在农村则形成了以土地为主导,家庭、国家为附属的社会保障制度。而正是因为这种模式,使我国的社会保证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国家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实行两种社会保障制度,而且城市比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和健全,就会出现城乡二元化的状况;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就会使不同阶层的劳动者和就业者享有不同等级的差别待遇,不利于减轻就业压力。

2.4教育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首先,我国各大高校目前普遍扩大招生,虽然高等教育已经普及,但教育质量还是出现了下滑的状态。其次,各大高校的教育并不专门针对某一专业而进行教学,就会出现一些与社会环境不相符合的专业,从而导致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够与时俱进,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无法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最后,我国对于教育文化方面的资金投入并不均衡,对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国家给予的教育投入较多,反之,给予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较少,这就导致大部分劳动力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使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

3对我国就业形势下存在问题提出的对策

通过对我国现行的财政税收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再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和经济形势,同时借鉴国际上拥有良好就业形势的国家的积极经验,提出下列措施以期能够改善我国的就业形势。

3.1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首先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要加大,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能够使生态环保、社会服务等公益性项目得以持续开展,并且扩大对劳动者的需求,减小就业压力。其次,加大政府的财政资金补贴。通过各种补贴方式对偏远或者经济落后的地区进行资金投入,从而缩小与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生活差距,改善生活和就业落后的状况。再次,对于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减少次要的管理费用,加大就业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对资金投入后产生的效果进行监督管理,保证资金能够被合理利用。最后,鼓励各地方对符合国家长远发展规划的项目进行投资,使地方上的经济也能够同步发展。

3.2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如果要提高我国财政资金在就业方面的使用效率,就需要建立健全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对于资金使用的决策水平;明确各项就业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及时解决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对于资金在预期能够带来的收益进行评估预测,并将预测结果及时进行报告提交,并针对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就业目标;降低各项成本,使有限的就业资金能够真正作用到每一位就业者身上。

3.3优化就业弹性大的产业的就业结构

一方面要对中小企业进行大力扶持。可以通过低息贷款或者政府提供担保的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保证正常运转;还可以通过国家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并为广大就业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对第三产业进行主要的扶持。我国第三产业是投入少但产出高的产业,而且就业需求较大,是我国目前解决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国家的政策和政府的资金扶持,既能够保证第三产业的正常发展,又能够解决我国的就业压力问题。

3.4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范围

税收优惠对于经济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而同时对于就业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实行减免税政策来降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一方面税收优惠能够改善中小企业的企业结构和模式。因为目前中小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扶持能够扩大他们的发展,并同时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税收负担,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进而更多的引进新的劳动生产力。另一方面对失业人员、农民工以及应届毕业生等重点人群的就业环境进行改善。虽然在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中,已经将这些群体纳入到当中去,但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还不能完全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所以要将税收征管工作和就业服务进行整合协调,从而能够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并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3.5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多人管理难以使资金得到合理利用,为了保证社会保障资金能够运用到有用的地方,就必须要建立起一套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并对资金的收支分别管理,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其次,加大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扶持,增加社会福利、保险、救济等一些列的资金的投入,是社会保障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最后,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将一些外商投资企业或者是个体工商户纳入其中,同时对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也要尽快完善,促使我国能够尽快形成一套与全社会都能够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3.6对教育文化模式进行改革,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一方面来说,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就业人员专业素质的差别就越来越大,所以要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处在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提供专业性的培训,使每个人都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经济状况和财政税收政策,从而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要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对企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使工作人员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并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就业服务市场,既能够为就业困难的提供机会,又能提高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4结语

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发达地区既有优惠政策又有劳动力需求,而偏远地区既没有优惠政策又没有劳动力愿意劳动。所以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当前就业形势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的就业形势,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新强,胡永刚.中国财政支出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就业效应[J].经济研究,2012(2).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3]陈南华,余文建.就业机会是政府必须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吗?[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

[4]赵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政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期刊全文数据库实证分析[J].财政政策,2011(4).

作者:魏弘 马章函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