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滨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情况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滨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情况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滨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情况浅析

摘要本文从实施农产品安全战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推行绿色生产、发展休闲农业等方面阐述了滨州市滨城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做法,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形势下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新要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当地高效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效生态农业;做法;成效;问题;建议;山东滨州;滨城区

随着生态农业的高速发展,滨州市滨城区紧随中央以及各级机关关于农业农村工作决策部署,以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着重把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作为重点工作,针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积极的培育、扶持,推进了高效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最终农民收入持续增加[1]。

1主要做法

1.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追溯

滨城区着重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重点实施各类农产品的安全战略。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建设,把保障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作为衡量党政府领导班子工作政绩的重要指标。重点建立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加强各个乡镇(街道)监管站及各追溯点建设,严格落实产地准出制度,进而与市场准入机制有效衔接,努力使滨城区内主要农作物产品的质量安全达到可追溯管理全覆盖的目标。深化农产品区域品牌化运作,整合沿黄河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土地资源,积极开拓北京、天津、河北及济南市场,促使京、津、冀生产基地“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更好完善,努力放大唱响“滨州黄河边,绿色农产品”整体品牌的作用和功能,扩大市场效应[2]。积极培育农业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产品品牌建设主体,进而提高滨城区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区“三品一标”总数稳步上升。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通过省级“双认证”。深入实施新《农药管理条例》,全面推动农资连锁经营,构建农药监管、监测和诚信三大体系建设,严格落实生产记录、农药生产经营许可、销售记录三大制度,实行对限制使用农药产、销、用的无缝隙监管机制。建成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实现对全区园区生产环节、重点蔬菜生产基地全程监管和质量可追溯。

1.2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做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惠农政策稳定落实。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做到统一上图入库、统一监督考核、统一建设标准,把滨城区田地建成林带成行、路沟成网、田块成方、排灌自如、设施完备、土地平整、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推行“信息化”“模块化”教学、“菜单式”培训管理等方式,推行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制度。加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管理,开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新型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行动,培养一支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实用人才队伍,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建设592个村级信息益农站点,加快推进农技推广信息化,实现农技推广服务进村入户,推进农技推广智能云平台规范化管理。

1.3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实施农药残留治理、土壤改良修复、重金属污染修复、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无害化处理、地膜污染防治六大耕地质量提升计划。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清洁农业、水肥一体化生产新技术,使全区粮、棉、菜区的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100%。大力推广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技术,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施滨城区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继续推广生物反应堆、秸秆养殖食用菌、秸秆还田等技术,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加大畜禽养殖粪污的处理利用力度,积极推行生态农牧等高效循环模式。

1.4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农村旅游

实施乡村旅游提质工程和休闲农业,加快两河流域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积极探索有关森林旅游的新途径,培植休闲农业发展新业态。依托徒骇河、黄河流域湿地和森林资源,建设林果农家乐和森林人家。采取财政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财政资金入股等方式扶持乡村旅游业发展,着力改善停车场、宽带、休闲旅游重点村道路、垃圾污水处理、厕所等基础服务设施,大力提升农家乐、渔家乐的经营水准。将乡村旅游项目用地和休闲农业指标纳入年度计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合理安排[4]。

2取得的成效

2.1全区农业绿色生态化和高效高标准发展

通过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建成果树、蔬菜、粮食为主的水肥一体化的示范区共2133.3hm2,平均节水51%、节约化肥44%、作物增产10%。2016年以来,滨城区的粮食总产稳定增长,累计生产粮食155.15万t。2020年克服小麦条锈病和新冠肺炎疫情等灾害影响,粮食总产、单产双创达到历史新高,总产达到了39.77万t。在抗击全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最紧要关头,优化品种结构、强化技术服务,每日蔬菜可保障生产98t以上,为周边县(区)及全区的供应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成功。滨城区先后荣获全省农业新六产示范县、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县”等荣誉称号。

2.2物质装备水平加强

近年来,滨城区加大了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力度,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2.76万hm2;完成“两区”划定面积2.616万hm2,其中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面积3726.67hm2、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为2.244万hm2。农作物耕种收等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7%。每年组织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会议300人次以上,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覆盖率达到93.82%。推广测土水肥一体化、配方施肥、秸秆综合利用、统防统治等节本增效技术,农业绿色得以发展。水肥一体化总面积达1933.33hm2,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建立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666.67hm2,成功阻击草地贪夜蛾危害蔓延,实现了棉花、玉米、小麦的统治统防。

2.3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通过实施农产品安全战略,建立并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提升了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了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通过农产品区域品牌化运作,整合沿黄现代农业示范区土地资源,积极开拓了“京津冀”及济南市场,创建了京津冀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生产基地。通过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产品品牌建设主体,提高了滨城区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通过了省级“双认证”。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全面实行,推动了农资的连锁经营,构建了农药监测、监管和诚信三大体系,落实了生产记录、农药生产经营许可、销售记录三大制度,实现了对限制使用农药产、销、用的无缝隙监管。建成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对全区重点蔬菜生产基地、园区生产环节进行全程监管,确保了质量可追溯。全区“三品”认证总数达到了123个,滨城区全区农产品的质量监测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

2.4农民收入稳步上升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13372元增加到2020年的19758元,较2015年增长48%,超出了山东省平均增幅的10.5%。农庄、基地、合作社、休闲农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在优化了滨城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同时,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提高了农民收入,使农民在获得了土地流转收入的同时,增加了一份到基地、到企业务工的收入;中裕订单农业中的加价收购增加了农民收入;特色产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有力带动了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进而增加和保障了农民的收入。

3存在的问题

滨城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够紧密,省级、国家级的高层次龙头型农业企业数量不足,全区的企业除中裕公司之外,尚无其他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企业;农村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不平衡,部分农村村居尚未完成合作社成员确认和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示范片区建设推进不够高效。

4建议

4.1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

发挥人才、生态、产业、文化、组织五大振兴的专班牵头作用,统筹整合涉农类资金,推进五大振兴能够齐头并进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任务目标的责任化、数字化,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滨城模式”,高标准打造沿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加快推进区、市级示范片区的创建工作,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五年行动,建设美丽乡村,绿色宜居新农村实现全覆盖。

4.2以产业项目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三园共建”,以产业项目建设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5]。整合乡村振兴发展资金,发挥省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项目的引领作用,推进高效生态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建设。

4.3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

继续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巩固滨城区化肥减量增效成果,继续保持化肥零增长的态势;继续增加水肥一体化面积。做好农民培训工作,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农民。规范农技推广智能云平台管理,推进益农信息服务社建设,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引导更多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现代农业+互联网”行动。科学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全力提升农产品保障能力。

4.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为重点,推广农药(种子)包装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置的典型模式,全面稳定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质量提升整区推进省级试点,健全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引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无缝衔接。

5参考文献

[1]樊祥成,徐晓梅.关于我国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2018(5):50-54.

[2]龚文权,陈慕远,周庆章.谈谈怎样抓好“菜篮子”[J].商业经济研究,1995(8):9-11.

[3]费建波,凌静,吴玺,等.基于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状况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3):267-274.

[4]吕逸新,黄细嘉.旅游生态化与生态旅游建设[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2):57-62.

[5]赵德奎.“三园共建”促柏佛村驶向致富快车道[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8(1):11-12.

作者:宋守强 单位:滨州市滨城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