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甘草用途及经济效益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甘草用途及经济效益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甘草用途及经济效益研究

一、甘肃景泰世茂林场种植甘草的概况

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北依宁夏、内蒙古,为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门户。景泰世茂林场位于景泰县城以北30公里的花壁堂滩,距兰州18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占地面积5060亩。甘草种植处于起步阶段,年产量约20吨。甘草原产地属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地带,特点是干旱少雨,光照强,温差大。甘草长期生长在该气候条件下,使其具有抗寒、耐热、怕涝和喜光照的特性。甘草是强阳生植物,充足的光照条件是甘草正常生长的重要保障。而甘肃景泰县正处于这样的地带,适宜甘草的生长。甘肃景泰世茂林场主要种植乌拉尔甘草。乌拉尔甘草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药用植物,也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固沙和生态恢复植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甘草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人工种植甘草逐渐成为野生甘草的替代资源。除此以外,甘草具有种植风险小,生产成本低,田间管理简单,经济效益好等特点。乌拉尔甘草又名甜甘草,属于豆科甘草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1]。乌拉尔甘草是中国甘草资源分布最广泛的种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是历史悠久而广泛使的用中草药。甘草的地上部分常呈群丛状,地下根和根茎发达,具有耐旱、耐盐、耐沙埋等特性,固沙能力强,是维持我国西部荒漠、半荒漠草原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植物种类。甘草是一种喜光植物,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为7.8~8.15之间。甘草是钙质土壤的指示植物,一般喜欢生长微碱性的土壤环境中。甘草茎高50厘米~150厘米,全株被有白色短柔毛和腺毛。地下根茎通常为淡黄褐色,少数为深褐色,较老的根部外皮呈红褐色,主根和根状茎长而粗大,下部呈木质化。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紫红色或蓝紫色,花期6月~7月,果期8月~9月,种子卵圆形。甜素和甘草酸含量比较高[2]。

二、甘草的用途

据药典记载,甘草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性能;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缓解药物毒性等功效。西医药理学发现,甘草制剂有消炎和抗变态反应的功能。在西医临床上作为缓和剂用,有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有良好缓解功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1~3]。甘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精制糖果、蜜饯和口香糖等。甘草浸膏是制造巧克力的乳化剂,还能增加啤酒的酒味及香味,提高黑啤酒的稠度和色泽,制作某些软性饮料和甜酒,香烟矫味,在化工、印染工业中甘草也广有用途[3]。

三、人工种植甘草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甘草根状茎繁殖2年~3年即可采收,若收种子则需要繁殖3年~4年。在秋季9月下旬至10月初,当地上茎叶枯萎时采收,也可在春季甘草茎叶出土前采挖,秋季采挖质量较好。种植甘草成本低,效益高。据调查,目前景泰世茂林场种植甘草面积达3000亩,成本约24000元/公顷,销售单价是每吨约7600元。若根状茎繁殖2年,可收22.5吨/公顷,平均每年收入73500元/公顷;若三年生的根,可收30吨/公顷,平均每年收入68000元/公顷,收入相当可观。目前甘草种植已经基本达到产业化规模。

㈡社会效益世茂林场栽培甘草使用的土地主要是沙化地、弃耕地、撂荒地等闲置土地,同时还带动当地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缓解农作物需水矛盾、培植壮大生产加工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安排劳动力就业等,对农民增收、企业增税、促进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推动作用。林场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当地聘用农民工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为安抚民生、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有积极影响。

㈢生态效益甘草根和根状茎粗壮且发达,为深根性植物,入土可达l米~2米,有的可达3.5米以下;侧根离地面约30厘米~40厘米,呈水平状态分布,耐寒耐旱,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人工栽培甘草不但能提高植被盖度,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而且可以保护甘草野生资源,对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世茂林场栽培甘草主要是充分利用沙化地、弃耕地、撂荒地等闲置土地,将大量的荒漠地开发为耕地,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实践证明,种植甘草是一种改善土地荒漠化,进行植被恢复的本土优质种类及新模式,已经显现出明显的生态效益[3]。

四、甘肃景泰世茂林场人工种植甘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林场目前主要是一些经验较为丰富的农民来组织种植、管理,相对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建议引进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大学生或对目前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先进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建立高产栽培体系,提高规模生产和产品的品质,使效益最大化。

㈡甘草销售市场较单一由于药用量稳定增长,出口量逐年增加,非医药行业对甘草的开发利用(卷烟业、食品业)等社会需求持续增长,拉动了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但是林场的销售市场面较窄,主要通过收购商进场直接收购,建议拓宽其他销售渠道,建立新型的销售模式,这样才能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㈢土地盐碱化改善不明显林场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使得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不利于甘草吸收养分和生长。建议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能力。或者通过种植绿肥,增加覆盖率,合理耕作及时松土,减少水分蒸发,从而达到抑盐作用。目前林场通过使用腐殖酸的方式进行改善土壤结构,但效果不明显,建议尝试多种改良方式,提高改良生态环境和土壤环境的效能。

五、甘草产业发展展望

目前林场种植的甘草仍处在售原料水平,今后应推行深加工。如提取药物,生产甘草粗加工产品。据了解,甘草酸经过一定工艺流程加工成甘草酸单氨盐,可以广泛用于美容化妆品、保健药品、食品等领域。该产品附加值高,达40多万元/吨,国外市场供不应求。深度加工可以使林场年产值不断攀升,这样不仅对当地化工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也会带动当地甘草等中药材种植业和乡镇经济健康发展,进而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