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农村生态农业创建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农村生态农业创建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农村生态农业创建分析

一、河南农业生态问题存在的原因

1、农村基础设施缺乏

一是由于财力所限,农村缺乏像城市一样的垃圾中转站和垃圾集中分类处理系统以及垃圾箱,即使农民有意保护环境却无从落实。二是路面硬化问题,虽然新农村改造的目标规定了2009年底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实际上直到目前都没有实现,比如其中的赵寨村,大小路面没有一处经过硬化,一到雨雪天气大小坑洼无从下脚,还有些村与村之间的路面马马虎虎,但其他路面一如既往。三是农田集中浇灌系统,目前河南农村基本都是小农经济,一家一户几亩地,条块分割,几家合伙购置浇灌机器设备,浇灌效率低下且资源闲置率高。四是沼气池建设问题,有大部分地区到目前为止都没建设沼气池,如新郑龙湖地区,开封县大部分乡镇等。即便建设有沼气池的,也成了摆设。洛阳周寨村建在居民卧室内的厕所不接水管,一根空管子连着沼气池,中看不中用。据村民介绍,这样建在卧室里面的“厕所”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沼气池建设充数用的。并且该村没有给住户发放足额的建造补贴。

2、城市产业向农村转移

随着“招商引资”步伐的加快,城市环保力度的加大和土地的不断增值,城市中一些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耗能大、污染严重的企业正在逐步从沿海往内地或从内地往边远、贫困村镇转移,使本不富裕、生态环境已遭受破坏的农村遭受到更大的破坏和污染。据有关媒体报道:污浊的空气、肮脏的水源和污染的土壤,导致了农村癌病发病率的急促上升,开封县成为了河南省“癌病村”出现最多的区域之一,目前40~60岁之间的男性中因各种癌症相继离世的比例逐年上升,据调查,近几年,陈留镇某村去世人口中的癌病患者占70%左右,而同时存在的是,这个村紧挨惠济河,上游造纸厂以及城市垃圾排污使河水变成了墨色,严重污染了农民的吃水,早上推开门窗铺面迎来的是扑鼻的臭味。再如2009年10月16人民日报报道的河南济源千名儿童血铅超标32家污染企业停产事件。

3、利益平衡机制不健全

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在局部地区已开始动摇农业生产发展基础,重要原因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关系的不协调、不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缺乏激励,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缺乏利益约束。生态环境保护利益的不平衡体现在:一是政府生态保护经费不足,如对于生态防护林建设、沼气建设的补贴没有足额落实到位;二是规范地方政府、企业、公民对环境资源过度利用的经济行为约束的法律法规欠缺[1]。

4、农业资源短缺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然而,当前与农业生态紧密相关的淡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总体紧缺。首先是淡水资源贫乏。农业属高耗水产业,灌溉淡水资源将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其次是耕地紧缺。统计显示,从1978~2008年的31年间河南省每年耕地面积以20多万亩的速度减少,人均耕地面积1.09亩/人,下降了约28%。2009年河南省人均耕地面积豫东平原地区是1.5亩左右,豫西则是1亩左右,陈留镇周边乡村则是0.2亩左右,在人口上升、征地修路、城市化推进的趋势下,土地后备资源已经亮起“红灯”[2]。其三是森林覆盖率低。实施退耕还林11年以来,河南总投资84.5亿元,仅仅换来森林覆盖率提高4个百分点,目前,河南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2.19%,在全国排名22位。综上可以看出,依靠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必须在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上下功夫,走生态之路。5、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地膜、化肥、农药是获得农产品高产的重要手段,使用不当也会成为破坏、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1970~2008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增加了3倍多,但是化肥用量却增长了38倍。与此同时,化肥报酬率呈现递减趋势。上世纪60年代,化肥的边际报酬率是20~22公斤粮食;到70年代又增加了8~10公斤;现在的报酬率仅为5~8公斤粮食,化肥利用率仅有30%。不仅如此,滥用化肥带来的问题也正在慢慢显露。未得到有效利用的化肥挥发到空气中或进入地下水体,还使土壤板结、酸化,不仅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也对食品安全形成隐患。农药使用的目的是控制病虫害,据测算,如果不采取农药防控,可能造成我国粮食产量损失2200多亿斤、油料370多万吨,棉花200万吨以上。但如果长期不科学、合理地利用农药,不仅降低了农药使用效果,同样也会污染土壤、空气、水质,甚至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人们赖以生存的食品安全,“香河韭菜”、“海南豇豆”等就是例证[3]。

二、河南生态农业发展内容

1、生态农业

(1)生态种植业。积极鼓励发展有机粮食种植业,抓好清洁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业。如台湾花莲县发展的有机米已经出口到日本等国家,市场前景广阔。

(2)生态养殖业。发展生态环保型畜牧业。推进生态牧场建设,鼓励规模化养殖,配套实施能源环保模式的大型沼气工程,对养殖场粪污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推广“畜-沼-果”、“畜-沼-菜”等能源生态种养模式。

(3)生态林业。随着生态建设日益摆上重要议程,早在2005年,板场乡就开始着力构筑生态旅游朝阳产业,林地覆盖率达到83%,有河南绿化达标第一乡的称号。2007年11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勾勒了林业发展五年规划,2009年11月20日,国家林业局与河南省政府签署合作建设林业生态省框架协议后,2010年全年完成造林416万亩,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郑州)绿化博览会。涌现出了森林面积达429.6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3.12%的绿化模范县—中牟县,丘陵区森林覆盖率26.8%,平原区林木覆盖率18.91%的高标准林业生态县--宝丰县。2011年8月15日,国家林业局和河南省政府又签署的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框架协议载明:到“十二五”末,实现河南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3.61%,所有的县(市、区)都将实现林业生态县的目标。

2、村镇生态加工业

抓好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实施节能降耗重点工程;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加强源头和过程控制,确立新型的污染预防控制体系,达到“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的目的;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主动执行ISO14000绿色认证制度,确保企业生产过程的环保标准,以此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3、乡村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再次提出,并将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强调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随着生态旅游和“住农家屋,吃农家饭”的农家宾馆的兴起,回归自然、回归农村之风的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的新热点。

一是打造森林旅游景区。据统计,河南省自1986年建立第一个森林公园—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以来,截止2009年底,河南省已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30处、省级森林公园67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11处、森林旅游景区102处。河南将顺应生态林建设之势,打造以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省级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为骨干的森林生态旅游体系[3]。

二是创建一批品牌果林旅游基地。结合各地的比较优势,重点开发以果实观光采摘为主题的品牌旅游示范区,在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又带动了果业的种植和生产及销售,实现了将环境保护、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结合。如现在新郑市的大枣采摘基地、樱桃沟、中牟西郊的草莓采摘基地等,走在前列的当属西峡县。早在2006年,西峡县充分发挥“中国名特优经济林—猕猴桃之乡”和“中国名特优经济林—山茱萸之乡”的优势,先后在英湾、袁店建成以猕猴桃为主和在栗坪、黄龙庙建成以山茱萸为主的农业观光园,依托生态旅游业兴建起的文明新村已达到68个,带动了“果、药、菌”等特色农产品的联动发展。

三是树立生态旅游标杆。如西峡县老君洞景区堪称“中原第一氧吧”。景区内森林覆盖率96%,在一个景点环翠瀑布附近,创下了每立方厘米16.8万个负氧离子的中原最高纪录,基于此,景区打造了中原首家天然森林SPA太清谷游览区,结合景区内两千多种、数千万棵树木散发出的有益气体,根据不同树种挥发出的独特气味对人体产生的调剂功能,设置了清肺、养气、润肠、减肥等不同的SPA区域。四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的开发度假村,将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相结合,谋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这是一种集休闲、娱乐、食宿为一体的名胜景区。如2005年鹤壁市着手建设的金沙滩度假村景区。

三、发展河南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

1、狠抓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的一条总的要求就是全程实行清洁生产。一是加强对产前的管理,包括产前种子的种类、肥料的要求、农田土壤质量的保护等,均要符合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的要求;二是加强对产中的管理,即要强化生产过程(这里主要指农田生产过程)的农事操作,要求采用保护性耕作措施,少施化肥、慎用农药,尽量减少或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农产品的污染;三是加强对产后各个环节的管理,尤其是产后加工、运输、贮藏、保嫩等各个环节,要禁止使用添加剂、防腐剂等各种制品,更要防范不法分子的破坏和捣乱。总之,全程监控,即是要完成从田头到餐桌的整个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切实有效地维护食品安全。

2、加强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使农民从根本上摆脱生活的被动处境,改变农村发展的落后基础条件和环境状况,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使发展的生态压力和环境压力得到释放的基础条件。在乡镇要加速“一户一池”工程的进度,形成沼气、太阳能为主要内容的清洁能源的使用,代替传统的煤、柴烧火做饭的能源使用模式;借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旱厕改造、地表饮用水深井凿挖工程;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系统。

3、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林

由于重生态效益,在推进乡村生态林建设中,要积极探索林业发展新路子,要结合区域实际、群众种植意愿、市场效益,注重规模效益,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完美结合,合理协调农民短期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长远利益的矛盾。重点是打造河南省的区域自主品牌,培育自己的特色林业产品。形成生态与产业并进,绿色与增收双赢的局面。同时,健全生态林建设利益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鼓励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鼓励村民投入。

4、强化参与主体的生态理念

首先,搞好环保宣传工作。一方面,要以正面宣传保护农村环境的重要性,使广大农民树立环保意识,使各级领导干部重视环保工作;另一方面,要用反面典型做教材,要把因受环境污染出现的区域性群体多发病,特别是各种癌症多发区的实例进行宣传报道,激发人民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感。使全体民众共同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其次,树立起“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新观念,确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河南多数乡镇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发展乡镇企业就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走循环经济之路,合理安排乡镇企业布局,综合考虑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4]。

5、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农民和企业都是典型的“经济人”,农民种田为了填饱肚子,余粮卖钱补贴家用,种树、经济作物是为了卖钱,烧柴是为了省些做饭的燃料费,燃烧秸秆是为了省些耕作的力气和机械处理的费用,等等,现在让农民改种注重生态效益而非经济效益的生态林、额外投入资金进行产出不变的清洁生产、闲着花钱去雇机器劳作,农民心里的账算不过来;企业引进环保系统只能增加生产总成本,所以,政府免费发放的杨树苗农民栽了不到一年就拔了重新种庄稼,尽管污染严重惠济河两边的河滩还是种满了庄稼,尽管知道环境破坏,农民还是燃烧秸秆、烧火做饭;工厂里的三污排放只增不减。要改变这种外部负效应状态,就要靠政府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补贴农民生产生活走生态文明之路的非经济支出,产生一种积极地参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