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北方生态农业中的沼气产业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北方生态农业中的沼气产业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北方生态农业中的沼气产业研究

摘要:沼气产业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它对生态条件、地域经济及地区人文有一定的特殊要求。本文通过大量调查后,就地处塞北的朔州地区在发展沼气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研究,从而,提出在北部寒区发展沼气产业时应当注意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北部地区;沼气;沼气产业

1发展沼气产业的意义

1.1既能解决群众生活用能,又能加速农民收入的增长当前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建池体积一般是8~10m3,如果使用新型高效沼气池技术,1a可产生沼气380~450m3,提供的热量能够解决3~5口人的农户10~12个月的生活燃料,年可节省柴草2000kg以上,节约电200°左右,仅此2项可节约200~400元的开支,还能减少作物秸秆的燃烧带来环境污染,利用沼液、沼渣浸种、追肥,使种植业增效350元左右。这样1口沼气池带来的直接效益在800元左右,2a即可收回成本,相应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

1.2沼气建设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沼气是一种廉价的能源,在使用方法上优于秸秆,既杜绝烟熏火燎,又减轻了劳动强度,它是一次性投资不多,又能长期使用。沼气生产既使生活垃圾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又清洁了环境,也改善了厨房卫生,提高了农村生活质量。

1.3沼气建设能促进农村生活环境巨大改善人畜禽粪便任意堆放,柴禾秸秆满街积存,既影响农民生活质量,又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如果将人畜粪便投入沼气池中厌氧发酵,既能沉降和杀死寄生虫卵和致病菌,消灭疾病传染源,减少蚊蝇孳生场所,阻断疫病传播途径,又能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把环境卫生问题解决在家居、庭院之内,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2朔州沼气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其根本原因

2.1不良气候条件成为制约沼气发展的关键

沼气是多种有机质在一定温度、湿度、酸碱度及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分解代谢所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混合气体。朔州地区地处塞外,一年四季分明,通年温度高少低多,且昼夜温差较大,能满足沼气正常发酵的天数较少,因而,部分用户感到当地沼气用途不大,就自然放弃使用了。

2.2媒体宣传不够,群众认识不充分

目前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沼气产业的社会宣传不够,有关能源利用新产品、新成果信息没有完全深入到村、组、农户,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农村能源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仅仅停留在“省柴节煤、点灯烧饭”的层次上,没有真正把农村能源建设列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议事日程。

2.3畜牧业发展水平不高是沼气产业发展的瓶颈

沼气的主要原料来自于畜禽粪便,沼气产业与畜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是,朔州市虽然在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但多数畜禽圈舍建设标准较为低下,大部分农户圈舍简陋,多为土木结构,有些农户甚至实行散养,黄土垫圈,家畜粪便无法入池利用,从而出现了沼气池可利用的原料仍然不足,也有个别农户异地购买粪便入池,增加了生产成本。

2.4资金短缺,全面推广有一定困难

建设1个沼气池需费用约为2000元左右,对一般农村居民而言本身就是笔不小的开支,况且,沼气产业技术含量较高,要对从业人员和农民进行必要的培训,这笔经费也不少,都需要政府将沼气建设工程作为农村基础建设工程来加以扶持,这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3推进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必须立足长远,多策并举

3.1加强宣传引导,做好技术培训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介,宣传沼气综合利用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意义和作用;适时组织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沼气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进行参观学习,用事实和典型说服和教育群众,以激发群众建设和发展沼气池的积极性。

3.2拓宽投资渠道

从收入水平的人群分布来看,一般农村人均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偏少,大约在1/5以下,按户均农村新能源固定资产投资2000元计算,农村新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较大,对低收入农民来说更难承受。因此,在筹资渠道上主要采取向上争取一点,市里安排一点,各部门支持一点,沼气户自筹一点的办法。

3.3制定激励政策

在沼气发展中,经济效益的受益主体是农户,而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受益主体则是整体社会。因此,在提高沼气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时,提高沼气的经济效益是扩大沼气应用、推动沼气快速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强化其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的职能,统一担负起指导、管理、服务的重大责任。把沼气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并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和双文明考核目标管理,签订责任书,安排部分资金,建立目标管理奖励基金,实行奖优罚劣。

参考文献

[1]杨建华.启用沼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模式、作用及思路[J].能源与环境,2007(2):79-80.

作者:段翠莲 单位:山西省朔州农业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