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论生态农业形成机理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健康、安全的农业业态,是承载我国农业走可持续发展路径的重要依托,本文在阐述生态农业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对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基础进行了分析,依托问题的梳理,提出对策建议,为促进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关键词:吉林省东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能有效地破解环境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承载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价值变现的契机,进而达到生态强农、富农效应。同时,生态农业对于治理食品不安全、增进居民健康的现实意义也不言而喻。然而,生态农业却在社会的千呼万唤中成长的很艰难,其产出体量远低于社会需求的期望,因此成为农业市场中的稀缺产业。洞察生态农业演生机理,厘清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基础,提出生态农业发展对策,对于促进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健康成长的意义彰显、作用明显、影响深远。
一、生态农业形成机理的揭示
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农业是一种融合生态学理论与经济学原理,耦合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经验方法,叠加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单体循环,进而均衡地创造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元效益的农业形态。生态农业内在形成机理有别于传统经验农业,后者是在生态系统循环机能基础上,采取在自然演进过程中植入人工因势驯化的内涵而形成,农耕文明的积淀史恰好诠释了传统经验农业形成与发展的历程。纵观文献发现,学者们关于生态农业形成机理的观点,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本文认为由外生变量催生、内生变量推进的机制能较好地揭示生态农业形成的机理。外生变量主要包括由高端消费人群需求、政策和生态农业技术。一般而言,高端消费人群源于追求健康效用目标,依托支付高能力,对生态农产品形成强劲消费需求;制度和政策既是抑制“资源诅咒”效应形成的藩篱,又是创造经济后发优势的引导力量,有利的制度和政策,将为生态农业出现和发展创造有益的外部性条件;生态农业技术成功地研发与科研成果亟需转化的要求,为生态农业的成功孵化提供了条件。由此形成高端消费人群需求推动生态技术与政策相耦合,为生态农业开启生命过程准备了条件。内生变量主要是资本、专业型劳动力、职业农民管理者。依托生产函数的经济机制内涵,内生变量会构造出生态农业有机体。在内外两类变量共振下,生态农业有机体具有了生命。在内外变量结合过程中,资源区位扮演了重要角色,资源区位因为兼具内外两类变量的属性,所以在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结合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古典经济学中的“粗放型经济租”佐证资源区位的经济外质性,同时“集约型经济租”又印证资源区位具有内质性,因此在具有资源区位优势的空间上,因为该区位在短期内具有创造超额利润的潜力,通过回波效应接受外生变量的辐射,推动内生变量走向结合。
二、吉林省生态农业衍生与发展的基础
吉林省东部地区属于泛长白山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布局的重要主体功能区之一,该地区的农业发展让位于生态环境保护。这种发展定位既划定了吉林省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的边界,又为生态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带来了契机。该地区由通化、白山和延边三个地区和23个县构成,方圆8.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5%,水资源占全省总水量的74.79%(图们江、松花江、鸭绿江三大水系的水资源总量298.3亿立方米,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1.58%),动植物物种占全省88.13%(数据来源: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总体规划,2015)。资源禀赋优越,生态环境优良,山野特产丰富,天赋绿色资本,得天独厚的生态农业发展条件,吸引外生变量投入指向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产品因为价格比普通农产品高出10倍以上,所以可将其比拟成农产品中的奢侈品,对应的需求收入弹性值大于1。2007-2015年期间,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1.13万元增长到2.49万元,年均增长11.95%,恩格尔系数从32.3%下降到25.8%,佐证吉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约束普遍放宽,受需求收入弹性规律作用,吉林省消费者将对生态农产品衍生需求。同期数据显示,吉林省中、高收入以上人群消费支出占社会消费总支出比重由32.18%增长到85.19%,其食品消费占社会食品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8.46%增长到42.24%,在健康效用目标引导和需求偏好指向作用下,吉林省中、高收入人群将倾向于消费生态农产品,吉林省东部地区的“长白山制造”品牌已在吉林省内家喻户晓,由此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产品拥有强需求优势。目前,国家以政策项目为依托,正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例如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项目、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项目等,吉林省在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加推过诸如“退耕还田制度、中小河流治理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土地重金属治理政策、测土配方施肥政策、循环农业政策”等,据此,来自国家和吉林省两个层面并指向泛长白山生态保护区的制度和政策,呈现出“有结构、成体系”的特点。在国家、吉林省农业制度和惠农政策均取向生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背景下,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衍生的土壤被培厚。2009-2014年期间,吉林省农业R&D经费由8.14亿元增长到130.7亿元,2010-2014年期间,农业科技特派员由13201人增长到14621人,截止到2016年,农业科技组织162家,农业科技人员5万人左右,农业技术名义转化率为70.89%,实际转化为30%左右,依此吉林省有充足的科研力量向东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辐射能量。东部地区拥有人参、食用菌、浆果等特产技术研发地,能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本土化技术支撑。针对资本、专业型劳动力、职业农业管理者才能等内生变量而言,如下表所示,2015年吉林省东部地区17个主要市县数据显示,农业林水事务财政投入859471万元,主要用于环境保护、农业基础条件改造和农业发展事业,为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资本支持;在22.28万农业总人口中,专业型劳动力数量达到2.046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籍学生473人,能为东部地区开展生态农业管理提供一定的人才支持.数据来源:由2015年吉林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所得。综上所述,“健康链”价值观引致居民对安全农产品的消费心理,进而生成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各个层面制度与政策培育出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衍生环境,诱导农业技术流向东部地区并与本土技术相结合,为其生成生态农业提供了支撑条件。东部地区内部资本与专业、专职劳动力的基础储备,为其生态农业的孵化奠定了充要条件,因此,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存在形成与发展的机理,在区位优势的关联下,内外变量相结合,将会促成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发育。
三、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形成与发展的瓶颈
(一)生态系统修复时间成本大
长期以来,吉林省东部地区农业在传统生产方式下,耕地生产能力对石化投入物产生强劲的依赖,完全解决石化农业的影响,需要一个漫长的生态恢复过程;动植物资源由石化农业的适应性变迁到生态农业的适应性,同样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自然演进过程。对土地而言,吉林省东部地区历来是我国人参的重要生产之地,目前当地园参、平地参生产对耕地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一般参地要经过数十年的时间才能恢复非参生产。总而言之,欲使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环境恢复经济产出功能,需要以牺牲边际生产力为代价,支付高昂的时间成本,然则,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既得利益增量必然会受到损害,由此羁绊生态农业衍生与发展壮大。
(二)缺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范式
受制于生态农业理论设计的缺失,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的科学操作方式缺乏,有效模式范式缺位,加剧生态农业运行风险,熔断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的关联,由此抑制生态农业顺利形成与正常发展,进而引发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尴尬。
(三)服务结构不健全,不能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
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壮大,需要完善的指向性配套服务体系给予支撑,其中,信息、技术、物流是重要的服务元素,然则,这些服务供给目前都比较稀缺。首先,吉林省东部地区农业信息平台建设不足,针对生态农业的信息平台尚未出现,使得生态农业无法获得各类市场信息的支持,正是源于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导致市场搜寻、谈判等交易成本高昂。其次,有效技术的供给与获得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命脉,目前,吉林省东部地区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服务体系,虽然有本土化技术研发基地,但是这些技术仅局限于人参等药材方面,具有高度专用性,由此使得有效技术供给十分不足;一些地区虽然与省内外各类研究机构构筑了关联,但是这些从实验室走出来的技术,因为其应用和推广成本高昂,所以无法顺畅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后,东部地区属于山区,物流业发展比较滞后,而且现有农产品物流均缺乏全程冷链物流装备,导致生态农产品辐射半径过短,从根本上约束生态农业规模的扩张。
四、对策建议
(一)构造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体系
紧紧围绕东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基准线,遵循生态原理,有序推进生态系统修复建设,着力培厚生态系统的经济产出功能,在此基础上利用项目攻关的方式,完成理论设计、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等基础研究工作,重点推进资源保护性开发技术体系的研发、生态农业推广模式的孵化、生态农业多元发展模式体系的构造等三项工作,为在特定空间内因地制宜地开展具体的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支持。以长白山为中心,依托东部地区资源差异性和多样性,积极孵化四类生态农业模式。林下和林果生态农业模式。在充分做好林权资本化流转工作基础上,加快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高密度的立体林业体系建设,围绕人参和平贝等中药材、山葡萄、木耳、猴头、紫貂、梅花鹿、猞猁、林蛙等产品,开展林下生态农业生产;在低山和丘陵坡岗地,大力发展榛子、苹果、梨、树莓、紫莓、蓝莓、红松等树种种植,着力推进开展林果生态农业生产。立体农林复合型生态模式。在河流、河谷平原空间区域,利用地势相对开阔和平坦,土质肥沃,水网密集,气候温湿,光热水资源丰富等特点,围绕水稻、蔬菜、瓜果、水产等产品,积极发展立体农林复合型生态模式。在小流域地区,利用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契机,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林、牧、渔循环生态生产。农牧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在山沟空间建立稻、牛、猪、禽等种养加交错相结合的生态农业,依托食物链关系,构造农牧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现代技术条件,延长物质循环链条,努力推进“秸秆→饲料→沼气和肥料”、“稻→鸭→鱼”等循环生态生产模式。在半山区,利用黑土地保护和坡耕地综合治理机遇,修建梯田,实行土地轮作、套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发展粮食生产,与牧业小区相关联,开展农牧循环生产。水源地保护开发模式。在水源地空间内,积极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生产方式,肥料、饲料投入须是有机物,病、虫防治须是物理方法,产后与排放须经过清洁处理过程并达到排放标准,运营方式须是园区集中管理。
(二)完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在新产品开发、市场建设、科技投入等服务方面,政府既要搞好长期的规划布局,又要提供优良的发展条件。第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基础建设,努力发展交通运输网络,围绕农田运输、农村巷道,打通交通运输“最后一公里”建设,使农田运输道路、农村巷道与村际道路并网,进而增强吉林省东部地区农村、农业交通运达能力;切实提高农田和林地的水、电工程建设,为环境修复、生态农业形成与发展奠定现代条件支撑。突出信息服务基础建设,重点加强基站布局和网络全覆盖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物流基础建设,重点做好仓储、物流节点布局和物流公司并网工作,同时对全程冷链作业给予政策倾斜。第二,完善人才培育和技术孵化的支撑条件建设,政府需要利用行政资源和组织优势,构造指向吉林省东部地区的人才培育与技术孵化平台与基地,为吉林省东部地区顺利开展生态农业奠定内孵外联工作支撑。第三,应建立和完善吉林省东部地区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系统,传播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集约化、市场化程度和产业化生产经营水平,为减少生态农业内部摩擦成本、外部交易成本,乃至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奠定基础,并规避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趋同等问题。同时,在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上面,政府对生态农业实体应该给予引导和财政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玉娟.东北生态农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2006(12).
[2]刘春.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
[3]宋鸽.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空间布局研究[D].吉林大学,2015.
作者:尹义坤 丁俊伟 张月霞 娄高 单位: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