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态文明下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研究发现,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除了来源多样性外,还具有分布广、区域差异明显的特征;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难度大。介绍了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兴山模式”。从监测防控体系建设、综合治理、实施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发、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文明;综合治理;
农业的重要生产要素耕地、水、光、热、生物资源等本身就是构成生态环境的主体,因此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2]。长期以来,随着农业的迅猛发展,农业上除草剂、杀虫剂等大量化学农药污染物质进入自然循环系统,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环境因素;农产品生产的废弃物加剧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大量、盲目地施用化肥,破坏了土壤的内在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严重地影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农业生产活动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不可小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长期以来,中国农产品供给的大幅增长主要依赖于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使用,且投入逐年增加,种植养殖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农业投入品利用率低、种植养殖废弃物处理滞后,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据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长期监测结果显示,2007—2013年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增加,2013年以后化学需氧量和总磷开始下降,总氮趋稳,但排放总量仍然较大,形势依然严峻。
2.1农业面源污染源种类多
目前,中国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化肥施用、农田固体废弃物、畜禽养殖粪污、水产养殖污水和农村生活污染等5个方面。据统计,中国每年畜禽粪污产生量约38亿t,综合利用率不到60%。水产养殖过程中大量饵料、养殖用药的使用,造成集中养殖区域水环境污染。2015年,中国化肥使用量6022万t,利用率仅为35.2%,尤其是果园和设施蔬菜的化肥过量施用现象较为突出。农药(有效成分)使用量30万t左右,农药利用率36.6%。秸秆产生量10.4亿t,综合利用率80.2%,未被利用的秸秆被随意丢弃或露天焚烧,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农用地膜使用量145万t,当季农膜回收率不足2/3,农田“白色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平均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0.8kg,按照2015年底全国6亿农村常住人口测算,每年产生农村生活垃圾1.75亿t。而在全国58.8万个行政村中,实行生活垃圾处理的仅21.8万个(占37%)[3]。任天志等[4]的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全国农田面源污染总氮和总磷的流失量分别为176.80万和11.60万t,流失强度分别为17.00和1.11kg/hm2。与2007年相比,总氮流失量增加了10.65%,总磷流失量增加了6.71%。就农业面源水污染中总氮和总磷的贡献度而言,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当属前两位[5]。
2.2农业面源污染的区域差异大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除了来源多样性外,还具有分布广、区域差异明显的特征。各种农业面源污染类型在不同地区差异也比较大。杨骞等[6]的研究明,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尤其是山东、河南、四川等农业大省污染较严重,且东、中、西部差异明显。在西北干旱地区,由于农膜的大量使用,农田“白色污染”问题更加突出;中东部地区和南方地区则分别是农药化肥面源污染和畜禽粪污污染问题相对比较突出。丘雯文等[7]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结果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排放强度较高,西部和东北地区相对较低。从全国农田氮磷流失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看,总氮流失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和南方湿润平原区,氮流失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7.8%和33.1%。南方山地丘陵区和东北半湿润平原区的氮流失量其次,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和北方高山地区流失量最低。总磷流失量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其中南方平原区和南方山地丘陵区磷流失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9.7%和23.1%,其次是黄淮海平原区,流失量占20.4%。从全国农田氮磷区域流失强度的空间分布看,总氮流失强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和南方湿润平原区,最高达13.1kg/hm2。总磷流失量强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和北方的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最高达0.5kg/hm2。因此,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必须因地施策.
2.3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难度大
农业面源污染具有不确定性、分散性和滞后性,因此,监控比较困难。一是由于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方式和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很难进行量化与监测,再加上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因素较多,其污染物也存在不确定性。二是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以及水文特征等都可能使农业面源污染在空间上出现不均匀的分布,这种污染排放的分散性所造成的空间和面积也不易识别。三是面源污染形成的滞后性长短主要取决于农田中化肥和农药存在的时间长短。由于面源污染涉及面较广,在所给定的区域之中又会存在相互交叉排放,并且条件不同,污染物也会进行迁移转化,这样就无法针对某一种污染物进行识别和监测[8]。
3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存在的问题
为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中国相继制定出台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2014—2018年)》《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6—2020年)》《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等一系列文件,特别是把“一控两减三基本”作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策略和终极目标,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当前,中国农业污染防控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的成因,除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外,还与立法、管理体制的缺陷、科研投入不足以及公众污染防控意识薄弱等密切相关[9]。
3.1缺乏有效的监管
一方面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农用投入品全产业链的监管涉及众多的管理部门,如农业、畜牧、水产等。各部门监管过程中的侧重点却又不同,因此在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执法中无法形成有效的协作力量;另一方面农村面源污染防控缺乏长期连续的监测调查数据,专业的调查研究机构也不多,难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性技术标准和措施。
3.2科技支撑不足
当前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科技投入还相对不足,一些简单实用且成本低的技术储备相对较少,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信息化技术研究不足,监测数据库和信息化平台建设落后。在技术上,单项技术多、综合技术少,传统技术多、替代技术少,科技支撑能力总体不强。尤其缺乏区域或流域层面的系统性、集成性防控技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3.3农民主体缺位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和有效的宣传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仍然淡薄,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知严重不足。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忽视化肥和化学农药带来的面源污染后果。同时在生产生活中部分农民仍存在乱扔废弃物,随意乱堆乱放垃圾、粪便等陋习,致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和措施成为摆设,难以有效落实。
3.4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的短板主要是农村环保设施投入少、设施不完善、收运处理系统不健全等,由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历史欠账太多,再加上缺乏专项经费保障,致使农村环境治理难度加大。
4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兴山模式”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立足于把庭院经济、种养一体化、人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三峡库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典型小流域为单元,综合防控农村面源污染,在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的组织协调下,联合兴山县农业农村局,共同在兴山县长坪小流域实施“丘陵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研发了丘陵山区农业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的“兴山模式”。该模式针对流域内种植业、分散型畜禽养殖业和农村生活产生的面源水污染物,按照“水为主线,土地消纳为核心,就近利用、截流减排、区域自净”的理念,构建了丘陵山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模式,集成了坡耕地农田氮磷截流减排、分散式养殖粪污避雨干湿分离循环再利用、分散式生活污水高效处理再利用等3个技术模式,流域内氮磷等面源污染物消减超过50%。主要通过将小流域上部农田的径流进行拦截、收集,灌溉下部农田,有了径流收集池,遇到干旱季节农民们不再发愁找不到水灌溉农田,并且还能将施入农田的氮磷化肥流失量减少30%左右;中部村庄的生活污水、养殖污水和畜禽粪便通过单户、联户污水处理系统后全部在农户周边菜地、果园和农田消纳,总氮、总磷、COD去除率达到85%以上,同时能够给1hm2农田每年带来氮素66.0~156.0kg,磷素12.0~16.5kg,家家户户安装了污水处理设施,并且污水处理基本没有费用,既美化了生活环境又实现了庭院经济效益;连片生活污水和养殖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灌溉下游农田,使流域内的氮磷污染物基本通过土地进行了就近消纳,达到了污染物区域内自净的目的。
5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对策建议
5.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防控体系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建立健全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目标责任、生态文明指导和生态安全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监测防控体系,强化技术指导与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技术研发,提升监测系统信息化建设。创建全国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监测平台,摸清全国农田面源污染底数、重点区域和重点模式,建立全国农田面源污染大数据。
5.2大力开展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加大对系统化、集成化治理技术及模式的长期经费支持力度,积极推广流域或区域综合治理的成功模式,打破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各自为政的旧有格局。大力提倡和支持各地区在实施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项目时,将多部门的人财物集中起来,科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实现系统化设计、总体化运作、规模化实施、集成化示范、整体化推进。
5.3实施生态农业工程
通过大力实施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生态农业工程建设,推广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为核心的“种养加功能复合型”、以蚕桑业、种植业、养殖业为核心的“丘陵山地立体复合型”、以秸秆为纽带的“秸秆—基料—食用菌”“秸秆—饲料—养殖”、以畜禽粪便为纽带的“畜禽—沼气—果茶粮鱼”等多种循环经济模式,优化农业生产和投入结构,控制好农业面源污染。
5.4开展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
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10]。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作用,促进科研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对科技成果的需求;大力推广农药化肥减量化技术,探明主要农艺措施的减排效果,打造农田氮磷减排技术集成模式;加强化肥、农药替代技术的推广应用,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对环境的危害;推进畜禽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建设以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基质和食用菌产业,以增值利用来促进农业废弃物的有序收集;开展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创新地膜回收与再利用机制,重点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网点和加工厂,减少农田残膜这一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污染源。
5.5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公众参与机制
要不断提升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水平,不断扩大环保宣传教育层面,宣传重点逐渐倾向于乡镇和农村。不断丰富环保宣传教育方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栏以及互联网、手机APP等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危害和原因的宣传。不断加强环保政策教育,增强农民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深化学校环保教育,积极在农村中小学开展学校环境专题教育,充分挖掘学生作为环境保护的宣传队和生力军的作用。不断加强警示教育及典型案例宣传,使群众有榜样、有目标、有信心,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朱立志.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232-238.
[2]孙炜琳.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N].中国科学报,2017-11-15(5).
[3]张杰,刘晓星.我国每年产生农村生活垃圾1.75亿吨[N].中国环境报,2017-3-10(6).
作者:张俊 陈杰 焦春海 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