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态文明新范式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态文明新范式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态文明新范式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

【摘要】发展范式是围绕发展问题所形成的关于发展内涵、发展过程、发展目标、发展方式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认知。生态文明相对于工业文明的发展范式在价值理念、目标导向、生产和消费方式等方面有本质不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生态文明新范式的要求为指导,推动新旧动能转化,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为载体,释放更多生态红利。

【关键词】生态文明;发展范式;现代化经济体系

1生态文明发展范式特征与转型趋势

自工业革命以来,以功利主义为价值取向、以无节制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工业文明发展范式,在换取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系统的日益失衡。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发展范式是围绕发展问题形成的有关发展内涵、发展过程、发展目标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认知。生态文明发展范式的伦理基础是尊重自然,在制度设计上寻求生态公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新范式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生产要素和生产力,目标是提升社会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强调以可再生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要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倡导绿色消费。从国内层面来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后期,正是资源依赖程度最高、环境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的时期。中国虽为制造业大国,但在产品的国际分工链条中,中国具有优势的是零部件制造和加工组装环节,企业获取的利润率较低。资源环境和生态状况决定了中国必须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从国际层面来看,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全球转型发展的要求。中国要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也要和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大趋势相契合。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风险报告指出,前五大风险都与环境风险密切相关。我们所处的地球环境未来如何,取决于我们做出什么样选择,如果选择低碳绿色更具有韧性发展道路的话,地球可能更加绿色更加有韧性,反之则可能风险增多。

2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内涵

党的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关于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在2018年1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指出,这是一个由各环节、各层面、各领域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2019年欧盟推出欧洲绿色新政,这是欧洲面向未来的绿色发展战略。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提出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愿景,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和经济增长完全脱钩,使欧盟经济更加具有竞争力。中国已经提出“两步走”生态文明目标愿景,中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生态文明新范式来引领,才能与国际趋势相吻合。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体系,首要应以新旧动能转化作为特征,以生态安全为基础,加快制造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把绿色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点,构建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同时以清洁能源作为绿色发展动力支撑体系,既有考核评估的硬约束,也有绿色金融的相应支持,并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保障,才能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1]。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最重要的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传统的发展模式以GDP增长为目标,新动能要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现在对于中国来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明确的目标导向。这既有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引领,也有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物质基础、技术支持、制度保障、经验积累所打下的非常坚实的基础。

3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的方向与路径

释放这种生态红利的载体应该是生态产品。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的报告都提出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生态产品是生态系统结构性失衡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在自然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生产力的共同作用下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其使用价值在于修复生产力系统中的自然生产部分。生态产品除了它特有的生态属性外,也有其生态稀缺性、公共物品的属性,还有弱可替代性和时空的属性。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创造商品化的市场交易条件。从供给侧来看需要良好的生态本底,从需求侧来看就是社会需求存在,另外要有完善的市场机制,也就是制度条件。当然有很多生态产品在市场化条件缺失的情况下,不能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交易,只能通过生态补偿、生态转移支付方式实现。扩大优质生态产品的市场供给,从实践来看需要补强基础设施,因为有“绿水青山”的地方有其各自的特征,可以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延长产业链条,还要形成品牌;对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乡村自我发展能力比较弱,还可以借助外部力量,比如借助大集团的平台商业模式可能更加容易一些。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创新“两山”转化的政策机制[2],首先要产权清晰,创新商业模式,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其次是人的观念要转变,比如生态产品既有公共物品的属性,还有一部分具有市场属性,既要考虑它的经营属性、也要考虑其公共物品属性,这就需要发挥人的作用。最后,促进四种资本有机结合,“绿水青山”是非常好的自然资本。要使自然资本转化“金山银山”,需要人力、物质、社会、自然资本相互配合,尤其是人力资本的作用可能更大。

参考文献:

[1]庄贵阳.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行动导向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20,36(5):208-214.

[2]庄贵阳,丁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机制与路径选择[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0,45(04):26-29.

作者:庄贵阳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