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城市湿地公园保护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城市湿地公园保护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城市湿地公园保护思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

1湿地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1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文明的繁盛被看成是国家现代化的有力标志。在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们自我价值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物欲过于膨胀,价值观取向出现偏差,过分夸大成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实现经济飞速发展,不惜以自然环境为代价,过分掠夺自然资源,大大超过资源承载力。恩格斯曾经这样向人类发出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日本痛痛病,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中国太湖污染事件,到近期的澳洲大火、蝗虫灾害,无不说明肆意破坏自然环境、打乱生态平衡付出的惨痛代价。生态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发展模式出了问题。早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就提出了重要的生态观:正确处理人、社会、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强调人们依赖于自然界,同时有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能动性。要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社会良性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只有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工业发展路子,在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中国国情,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的应用。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总体布局中,实现中国“五位一体”发展格局。从改革开放后的环境保护萌芽状态到20世纪末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再到当今的生态文明发展,中国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发展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发展模式根本转变,建设美丽中国。

1.2湿地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湿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指天然或人工,暂时或长期的沼泽、泥炭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过6m的海域。湿地在功能上充当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为地球三大生态环境系统。但是人们对湿地的关注度远低于森林与海洋。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提上日程,湿地由于包含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多种元素,有显著的生态性特征[2],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土壤污染等,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湿地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2城市湿地公园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城市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如城市雾霾,热岛效应,噪声污染等。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融入生态要素,引起人们的关注。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兼有公园及湿地双重性质的特殊形态公园应运而生。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3],具有生态、人文、经济等多重价值。从生态服务价值层面,城市湿地公园能够利用植物吸收空气中的CO、SO2、烟尘等大气污染物;此外,湿地中水生植物可以和土壤协同,净化污染水体。从人文价值层面,城市湿地公园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平台。在陶冶情操,休闲游憩的同时,提供生态保护知识科普场所。从经济价值层面,城市湿地公园可以利用植物吸收及土壤微生物合成作用实现固碳功能,能够缓解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同时也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总之,城市湿地公园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有重要意义。

2.1贵阳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的背景

小车河位于贵阳市城区,该地区上先后规划建设了南郊公园、苗圃所及保护林地。但该地区公园生态优势未得到充分利用,园内及周边脏乱差现象严重。2012年3月,贵阳市政府对该片区进行改造整合,启动了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项目的建设。经过两期的改造建设,成为生态物种丰富、植物品种繁多的综合性城市湿地公园。公园总面积约1000亩[4],沿长2.3km的小车河布局展开,有山有水,山水相依,为了增加公园的观赏性,还设置有车行道、人行道、游步道、廊桥等。该地区充分展示了贵阳林城之都的面貌,突出海拔落差和梯次植被特色,彰显良好的河谷生态,成为展示贵阳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

3贵阳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

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是贵阳这座生态文明城市在生态保护道路上的重要实践。能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涵养城市水源,保护城市生态物种,有利于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但是仍存在生态维护观念不强、环保措施缺乏等问题。

3.1物种利用配置有待优化

从植被利用层面,小车河湿地公园充分利用了乔木、灌木、地被等多种类型的植物,森林覆盖率高。但是,从细节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植物搭配模式单一。大部分都是乔、灌、草的搭配形式。未根据土壤贫瘠程度,环境负荷等因素搭配。此外,从园区整体观赏层面,虽考虑到了四季变换植物可观赏性的过渡及延续,但是园区局部景区仍旧出现季节变换带来的影响,出现某些季节观赏性较弱的现象。小车河湿地公园主打水生生态系统,但是水生植物种类较为单一,这也限制了湿地公园的生态作用[5]。从物种层面,小车河湿地公园鸟类居多,其他生物物种较少。为了提升公园的生态效益,可根据生态学理论,引入其他生物物种,实现生物链多样化,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3.2湿地效益有待提高

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除了充当传统公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发挥生态保护作用。但是园区内生态保护区划分不明显。没有明显的旅游休闲可用区与湿地涵养保护区划分。导致湿地的环保效应发挥不明显,湿地水质有待提高[6]。其次,小车河湿地公园园区内规划设计缺少生态学理论指导[7],湿地特点不突出,人工痕迹明显,人工建筑、硬质铺装较多。

3.3生态保护观念有待加强

该湿地公园缺少明确的城市湿地公园环境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对于湿地公园的生态维护缺少有力监管措施。在公园生态宣传方面,更侧重于公园的发展背景,园区景色特点介绍。尚未形成环保生态教育社会普及。加之,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缺少生态效益量化措施,使得该公园湿地作用不够突出。

4贵阳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措施

4.1突出区域特色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城市化建设之余开始思考城市环境质量问题,着手打造城市湿地公园。但是出现了湿地公园单一效仿,景观设置缺乏特点,无法突出湿地特色等问题。贵阳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植被的设置虽凸显了河谷梯度布局,但是搭配模式单一,建议多结合贵阳城市特点,诸如气温凉爽,雨水充沛,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在湿地植物选取上,因结合气候特征选择,如黄谷精,马蹄莲等。在植物搭配上,也要考虑植物生长习性进行设置。

4.2合理划分区域

城市湿地公园不仅有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也有休闲娱乐的功能。为了防止游客观赏性活动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带来的环境破坏,应合理划分园内功能区。如生态保护核心区,缓冲区等。也可结合公园功能进行划分,明确湿地保护区、游客观赏区、科普教育区等,从而降低对湿地水质破坏的风险。

4.3加强生态维护

由于湿地生态环境脆弱,在公园后期运营中应加强管控。首先,加强湿地监测网布设,形成湿地生态动态监测与评价体系[8]。其次,建立全面的城市湿地公园保护法律法规,完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湿地生态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湿地保护宣传,调动市民力量践行湿地保护。让城市湿地公园不仅仅是休闲消遣的场所,更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区域[9,10]。

5结论

城市湿地公园因其生态、人文、经济等多重价值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维护仍存在一些问题。不断完善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突出其湿地功能,能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馨 单位: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