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水生态文化水生态文明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水生态文化水生态文明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水生态文化水生态文明论文

1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水生态文化自觉

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同时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水生态文化是引领水生态文明的灵魂,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水生态文化的熏陶,将营造良好的水生态文化氛围,培育全社会的水生态文化自觉。对于拥有决策权的各级党政领导,具有水生态文化自觉意识就会量水而行,在产业和城镇布局、结构和规模等方面从源头进行科学决策,避免水资源浪费和水生态破坏。企业主提高水生态文化自觉意识,就会主动承担水生态保护责任,注重节水减排和污染风险防范,而不是将水资源环境代价进行外部转嫁。公众不断提高水生态文化自觉意识,就会积极维护自身水权益,主动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广泛养成持久的节水护水习惯,形成全社会保护水生态的道德自律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完全不同于行政管制的外部推动,水生态文化自觉将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持久强大的内生推动力。

2努力将水生态文化培育成当前水文化体系的主流文化

70多年前,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创作要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要为什么服务呢?生态文明时代的水文化建设,要为什么服务呢?这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是有着重要意义的问题。今天的文化建设和我们水利行业重点关注的水文化建设,服务的对象毫无疑问应该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那我们的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指路,我们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来引领?在解决温饱和逐步富裕起来之后,我们需要的是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文化吗?显然不是,这些堕落腐化的文化是我们需要坚决反对的。那与这些文化对立的文化是什么?生态文化,这是我们需要大力弘扬和发展的文化。我们需要生态文化来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实践,需要生态文化来引领这个时代的发展。今天的文化建设,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水文化建设则要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能够担当起指引和服务好生态文明建设这个重任的文化,主流就是生态文化。水利行业重点关注的,就是能够指引和服务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生态文化。在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进程中,水生态学的原理和理念必将不断融入水文化之中,水生态文化内涵不断得到丰富,水生态文化体系不断得到完善,水生态文化将成长为水文化体系的主流文化。水生态文化反馈回来引领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就会发挥其能动作用,显示出持久、强大、高效的内生推动力效应。这正是我们期待的结果。为加强水生态文化建设增强资源管理软实力,笔者认为可在下述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2.1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水生态智慧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证明,文化是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延续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水生态文化和深刻的水生态智慧。比如,儒家主张“天人合一”,表达了追求与自然环境相融互动的主张。道家提倡“道法自然”,表达了要顺应和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观念。佛教强调众生平等、慈悲为怀,表达了尊重所有生命及其生态环境的意念。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流派,其主要思想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对今天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都江堰、灵渠等润泽后世千百年的著名水利工程也都体现了契合自然的生态智慧。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水生态文化内涵和水生态智慧,并不断发展和创新,努力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当代人类的生态伦理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引领和推动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强化和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

2.2加紧水文化建设的生态化改造

沉迷于涉水的神仙鬼怪故事,专注于以水为题材的诗词歌赋,流连于描写山水的书画乐章,不过浪费心思于细枝末节的东西。水文化建设的精力大部分应该投入到水生态文化建设上来,要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水生态文化体系构建,形成系统的水生态哲学、水生态伦理、水生态政治、水生态经济、水生态美学等理论。水文化建设需要遵循生态学原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生态化改造,只有在水文化领域形成水生态文化理念、培育水生态文化人、产生水生态文化成果,才能造就真正的水生态文化。只有当水生态文化真正繁荣的时候,才会产生巨大的内生推动力,引领和推动水生态文明社会的成长成熟。要加强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生态水利思想的学习宣贯,通过水生态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集中反映党中央国务院和水利行业新时期治水思路的转变。通过水生态文化引导人们深化对人水和谐理念的认识,正确处理开源与节流、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要在水利决策源头确实贯彻治水新理念和新思想,充分听取生态环保专家、社会经济学家和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而不再仅仅依赖几个水利工程师的智慧。推进工程水利向生态水利、精英决策水利向公众参与水利、行业水利向综合水利转变。加强水生态文化现代传媒平台建设,号召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水生态文化宣传。将水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基本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本内容。在群众中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水生态文化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不断提高全民水生态文化素养,引导全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弘扬和发展先进水生态文化,突破工程第一、技术万能思想的束缚,推动全社会踏上水生态文明建设征程。

2.3大力提升水利工程的生态文化内涵

虽然对于水生态文化来说,聚焦于水利工程这个点视野稍显狭窄,但这是水利行业管理的“一亩三分地”,比较容易实施和取得实效。近些年来,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提供支撑基础的水利工程建设,却常常为生态环保专家所诟病,是一种莫大讽刺。不得不承认,在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我们过分关注于水量和水能,过分注重水资源所蕴含GDP产量的开发,忽视了水资源的环境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忘记了水利工程作为基础性的生态环境工程应该发挥的基本作用。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时代,水利行业理念需要改革创新,大力推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的生态文化改造,大步提升水利工程建设内容的生态文化内涵,这也是推进治水新思想与传统水利密切结合的一个很好切入点,是水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一方面,水利工程建设要遵循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要体现生态理念、建筑施工要实施生态监理、竣工验收要通过生态评估,运行管理要实行生态调度,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生态化改造。水利工程师要抛弃行业偏见,加强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文化素养。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河湖水生态监测,完善水利工程规划和布局决策的生态科学基础。在没有摸清某条河流水生生物种群类型、分布、生态习性及沿岸生态系统情况之前,在其上规划建设水利工程是一种生态野蛮行径,与水生态文明要求背道而驰。在2010年的全国水文工作会议上,部水文局作了《关于水资源监测、水生态监测及城市水文工作的专题报告》,报告题目中专门有“水生态监测”一项,报告在讲到水生态监测时从《欧盟水框架指令》谈起讲了很多,却没有什么开展水生态监测工作的实质性内容和成果,最终不得不坦言“对于水生态监测工作而言还仅仅是起步,要全面开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可是负责水利系统水生态环境监测职责的主要机构的工作报告,我们的水生态监测薄弱到什么地步可想而知。随便问问各地水利系统的上了一定年纪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基层水政水资源工作干部,对辖区江河湖库的水量信息大都是一清二楚,对水质状况也基本了解,但对于水生种群、分布、丰度、洄游习性、沿岸生态系统类型等,那基本是一问三不知。水生态科学知识缺乏、水生态文化素养低下、水生态监测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水利工程的生态化改造进程。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要把当地人文风情、河湖历史、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合到水利工程设计中,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注重展现建筑美学,在保障工程安全的基础上,努力使每一处水利工程都成为独具风格的水利建筑精品,成为展现先进施工工艺和现代管理水平的典范。要用景观水利的理念去建设每一个水利工程,实现水利与园林、防洪与生态、亲水与安全的有机结合,使一条条奔流不息的河道成为人们陶冶性情的好去处,一座座匠心独具的水利工程成为人们赏心悦目的好风景,一处处清新靓丽的水利风景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2.4完善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制度文化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精神文化的产物,又是物质文化的工具。制度文化在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保证社会的凝聚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显著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3]。构建完善的水生态文化体系,引领水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自然不能缺少制度层次的水生态文化。完善水生态文明制度,是水生态文化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引申到水生态文明领域,我们需要建设完善一个好的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限制水生态野蛮行径,惩罚水生态破坏行为,鼓励水生态文明建设,奖励水生态保护活动。水生态文明制度要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在发展决策源头,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文明理念参与发展综合决策,在产业和城镇布局、结构和规模等方面从源头出发控制水资源浪费和水生态破坏的局面。在发展推进过程,严格法治监管、完善市场刺激和鼓励公众参与,调动最广泛的积极因素,为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持久有效的推动力。在发展成果评价时,建立科学考评和奖惩制度,把水生态效益损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加大奖惩力度,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可以从根本上扭转不正确的发展观念,闸断缺少水生态正义的GDP冲动。水生态文明责任义务约束机制要覆盖全社会的涉水利益相关群体和个体。对于具有决策权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建立和完善水资源公共产品、水生态公共服务提供和水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主体制度、水资源和水生态服务功能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加以约束。对于企业主,要强化其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责任履行过程的监管制度,健全污染外部转嫁和水生态破坏的责任终身追究机制、损害赔偿机制。对于公众,要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激励机制,推进形成全社会水生态保护道德自律体系。

2.5加强水生态文化建设保障力度

弘扬和发展先进水生态文化是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工程,纯公益性质,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当前存在水生态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水生态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水生态文化建设人才队伍欠缺、水生态文化活动难开展、群众水生态文化需求难满足等问题。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和培养水生态文化建设人才,支持优质水生态文化产品和特色水生态文化服务的开发,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水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层面的水生态文化需求。依托各地区水生态文化和景观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加强各类水生态文化场所和水生态景观建设,为湿地文化、河湖文化、少数民族特色水生态文化、水陆交错带、江河源头、珍贵水生物种和水生态科普等搭建展示和教育平台,完善水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3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支撑发展的基础,文化建设是引领发展的灵魂,根基不稳自然难有建树,灵魂缺失就会方向迷茫。生态学的原理融进于文化之中,引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而造就生态文化,这将成为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水生态文明理念和原理与文化的结合造就水生态文化,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水生态文化亦是生态文化的中心内容。水生态文化对人水关系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要努力将水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和全社会利益相关体的涉水活动中去,全方位提高全民水生态文化素养,将水生态文化培育成生态文明建设时代水文化体系的主流文化。对于水利行业来讲,自然责无旁贷应该一马当先弘扬和发展水生态文化。大坝修建的硬实力已经在世界彰显,而水文化软实力尤其是水生态文化实力,是决定未来水利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关键因素和现实短板。水生态文明理念还没有广入人心,水生态文化体系还没有完善构建,水生态文化实力的增强还任重道远。如何大力弘扬和发展水生态文化,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顺应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大趋势,需要大家共同去努力探索。

作者:邓建明 周萍 单位:广西沿海水文水资源局 广西钦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