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浅理解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我国近几年提出的理想目标。人是自然之子,是自然养育了人类,可自从近代工业文明诞生之后,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却不断地破坏着自然,如今的自然已经是满目疮痍,满目全非,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全球问题之一,人类生存的环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恶劣。
一、全球自然环境形势严峻
第一,全球空气污染严重。空气污染指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排入大气,严重影响空气质量,破坏动植物及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对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存造成巨大影响。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和沙尘等。空气污染给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带来巨大影响,近年频繁出现的雾霾、酸雨等造成的危害已实实在在的摆在人的面前。第二,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温变暖一般包括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和降水增加三个方面。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的“温室效应”加快了全球变暖的趋势。气温升高造成的危害很大,一是造成严重的干旱使农业减产;二是会滋生大量的传染病;三是会造成一些物种的灭绝;四是造成海平面升高,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和城市会被淹没等。第三,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人类工业和家用电器包括电冰箱、空调等排放的氟严重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99%以上来自太阳的、对生物具有极强的杀伤力的紫外辐射,从而保护了地球上各种生命的存在、繁衍和发展,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臭氧的破坏严重破坏了地球的保护外衣,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一些无氟替代产品已陆续推出。第四,森林的减少。森林被称作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树都是一个造氧机器。森林能涵养水源,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森林的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也是生命的希望。然而,人类却并不懂得爱护森林。四五千年前,欧洲森林面积还占陆地面积的90%,现在只占50%了,我国山西、陕西等广大西部地区汉朝的时候还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如今好多地方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毁林开荒,过度放牧,兴建城镇,砍伐树木,地球上生机勃勃的绿色植被正逐年减少。第五,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减少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这种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物种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第六,土地沙漠化。由于气候的变化和人类的破坏,土地沙漠化的趋势日渐严重,在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更加严重,如今河北及北京地区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非洲沙漠化就更加严重,有的地区甚至很难见到绿色植物,饥渴让那里的人难以生存,造成了大量的难民。第七,地球资源储藏日渐减少。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和深层地下水是经过千万年乃至亿万年才形成的,相对人类社会而言,是不可再生资源。按目前的世界耗煤总量计算,煤只能供人类用上两三百年。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总储量约有1350亿吨,按目前的开采规模,仅供开采40年左右。我国目前的环境危机也非常严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66、9%的公众认为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不是隐约逼近的环境危机,而是一个已到眼前的危机。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也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被称作五大建设目标,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概括起来,大致内容如下:第一,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放弃那种以人为主体的单向性对象关系的间接强调自然规律,才能获得与大自然的和解。第二,在发展模式上,告别过去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不再将单纯物质需求的无限增长和满足作为生存目的。它追求的目标是:不单纯追求人的自身发展,还要照顾到大自然的保护,照顾到自然界各种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照顾到资源的再生和利用。第三,可持续发展观认为生态利益交于一切个别物种的利益,当然也包括人类利益。人类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应恪守生态伦理,树立环境意识,承担起作为一个地球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综上可见,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它从根本上触及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在物质生活领域,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类要摒弃那种单纯追求物质满足的生活方式,转而追求一种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的简朴的生活和消费文化。人类要学会理性地根据实际需要,建立起一个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持续发展的适度的生活消费体系。其次,在社会生活方面,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们持有一种开放的、富有远见的人类整体观,追求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境界。这就要摒弃过去的狭隘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观念。再次,在人类的精神生活层面,要求人类不断深化对生存价值的认识,丰富对生命意义的体验,追求崇高的精神享受。
作者:史树生 单位:中共辽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