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宁波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宁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也面临着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产业体系亟待优化升级、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低、生态文明理念亟待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尚需健全等现实压力。从加快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加速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城乡优美生态人居、建设深厚生态文化底蕴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对策
宁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把生态环保放在空前高度,生态文明首次列入十大规划目标。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生态文明作为亮点和焦点在我国将得到更深入、更有力的推进。宁波市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宁波”的决定。2016年1月,宁波市依托独特的生态区域优势和良好的生态基础,被列入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试点城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十三五”时期宁波市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对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构建绿色发展的“宁波样本”具有重要意义。
1宁波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
1.1生态文明政策有效落实2010年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宁波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行动纲要(2011-2015年)》、《关于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宁波的决定》等一系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将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贯穿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将生态文明优先方针化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将努力建设“美丽宁波”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有效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健康发展。1.2生态经济成可持续发展态势宁波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011.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7.4%,较“十一五”末增加7.2个百分点。建成宁海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宁海化工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镇海炼化资源回收项目和宁海国华电厂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等一批循环经济典型。目前,全市人均GDP突破1.6万美元,充分具备了进入生态环境实现“转折”的经济基础条件。1.3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实施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等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在区域联防联控、遏制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改善水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得到优先保护,森林覆盖率达48.7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45m2,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4%,县(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8%,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4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5%,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弃物处置率达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100%,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
2宁波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宁波市资源瓶颈制约和环境压力日益突出,集中体现为存在“三个矛盾”:环境质量改善滞后与社会公众环境诉求提高的矛盾;经济规模日益扩大与资源环境承载不足的矛盾;公众生态文明价值观紊乱与社会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升华的矛盾。2.1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宁波市作为经济大市,资源小市,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已极为有限,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与经济总量的扩张性矛盾比国内其他城市表现得更为突出。2015年,宁波市地表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平原河网污染较重,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较低,分别为45%和66.3%,劣Ⅴ类水质断面还占一定比例,近岸海域水质较差,无机氮、无机磷污染严重,富营养化程度总体较高,海水均为劣IV类水质。环境空气中各污染物浓度变化区域性、季节性明显,秋冬季节污染天数持续出现,灰霾现象相对严重,市区环境空气复合污染特征明显,首要污染物为PM2.5,主要污染物中PM2.5和NO2年平均浓度超标[1]。2.2产业体系亟待优化升级宁波作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石化基地,火力发电、热力生产、原油加工、化工生产能力规模大,电力装机容量占全省的27.5%,社会用煤总量占全省的30%,规上重工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2%,带动能源消费总量和工业排污总量刚性增加。虽然“十二五”以来,节能减排力度持续加大,但相对于轻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地区,宁波市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然较大,“十三五”节能减排任务重,产业体系调整迫在眉睫。2.3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将更加突出,难以支撑原有发展模式下的持续高速增长[2]。当前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质量难以全面改善已成为宁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宁波土地资源空间有限,人均占地面积为0.001254km2,仅为浙江平均水平的68%,全国平均水平的17%;宁波人均水资源占有量990m3,仅为浙江平均水平的57%,全国平均水平的48%。同时2015年宁波单位GDP能耗和人均能源消费量又均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分别是全省水平的1.04倍和1.3倍。此外,受行政区域限制和局部利益驱动,宁波部分沿海产业和空间发展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近岸海域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海洋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2.4生态文明理念有待加强少数党政领导干部还是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软指标,仍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保的倾向;多数基层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县(市)区管理能力不足,乡镇(街道)、村(社区)管理机构缺失,难以承担日益繁重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不少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违法建筑、违法生产和违法排污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公众虽已成为生态环保的监督者,但参与度不高,参与领域较窄,全社会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发展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2.5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尚需健全宁波已初步形成了涉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保护等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但现有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宁波目前还未从全局的角度规划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的体制、机制、制度等还未全面形成成熟的体系;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机制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监管机制效率不高,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运行和统筹协调体系尚不够完善,环保规划、环保政策执法难以到位。
3宁波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分析
3.1加快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一是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主体功能区划与现有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生态红线保护规划等重要规划之间的“多规融合”。实行基于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空间管控制度,实现空间协调有序开发。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布局,注重协调和错位发展,形成“一核两翼、两带三湾”多节点网络化的现代都市格局。三是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形成西部、南部山地生态管控区,北部平原、南部丘陵农林生态控制区,城镇及城乡发展生态重建区,近岸海域生态区等覆盖全市域的生态安全功能区。3.2加速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推动临港重化工业绿色发展。通过强化污染物排放、碳排放和能源消耗总量控制,深入实施临港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及燃煤电厂机组能效提升等措施,实现临港重化工业产业升级。二是优化提升产业发展结构。指定实施“宁波制造2025”计划,形成全市上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发展体系,打造国际贸易物流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中心和“互联网+”应用引领城市。三是优化能源消费模式。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和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相结合,中心城区全面建成“禁燃区”,确保全市原煤消费总量控制在2011年水平。四是推进低碳城市试点。深入实施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先进适用节能环保低碳技术改造升级,在冶金、建材、石化等重点行业实施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打造一批低碳产业园区,主动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引导企业参与碳减排工作。3.3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一是强化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6大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工作,建立能源消耗强度与能源消费总量“双控”制度。二是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结合“多规融合”工作,统筹安排各类设施用地,优化整合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科学规划城市立体空间及其功能布局,促进用地规模、功能布局和开发时序相协调。三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突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闲置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监督管理体系。四是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深化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开发园区(工业园区)生态化、循环化改造。强制实施重污染行业的清洁生产审计,持续开展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完善城乡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网络,实施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3.4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是强化大气污染防治。以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企业污染整治、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治理、农村面源防治等为突破口,实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多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建立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机制。二是强化水污染防治。按照《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健全“河长制”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新建一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加快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三是强化土壤污染防治。贯彻《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化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综合防治,做好已关停、搬迁企业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建立覆盖危险废物和污泥产生、贮存、转运及处置的全过程监管体系。构建土壤环境监测体系,逐步实现主要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状况动态监控。四是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深入实施“森林宁波”建设,建立以四明山为重点的绿色生态涵养区、以象山港为重点的蓝色生态海岸带、以长江流域为重点的休闲生态走廊等重点生态系统,形成覆盖城乡绿网系统。3.5打造城乡优美生态人居一是提升城乡品质。全面提升全市域人居环境、功能品质、特色景观、人文生态。在中心城市范围,实施核心景观、形象品质、文化特色、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生态环境等六大品质提升。在县城范围,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建成天蓝水清、山绿地净、幸福和谐的美丽县城。在农村范围,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生态环境建设、安居宜居美居、美丽乡村示范创建行动,把美丽乡村打造为宁波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响亮品牌。二是推动生态文明生活方式。提高绿色产品生产比例,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增加网购比例。通过综合运用财税、市场和法律手段,倡导节约简朴的绿色生活理念,引导公众改变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活习惯。3.6建设深厚生态文化底蕴一是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紧密联系宁波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继续发扬浙东学术文化、宁波商帮文化、慈孝文化等宁波传统优秀历史文化,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宁波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二是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将生态文明内容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培训、各类大中专院校及小学课程、公民日常行为规范等。充分利用各类传统和新型媒体,大力普及宣贯生态文明知识,将生态文明、绿色消费等理念、科普知识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3]。三是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全面公开环境质量和环境监管信息,推进企业环境信息全要素公开,进一步完善建设开发活动生态环境决策过程公众参与机制。3.7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长效管理机制一是破解生态文明建设体制障碍。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精神,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地方法规体系建设,实现地方立法“经济优先”向“生态优先”转变。二是健全生态文明考核机制。持续完善各级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机制,加快完善地方政府生态环境质量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落实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责机制。三是强化环境资环市场化配置机制。推进气、水、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完善绿色信贷、保险、证券等环境经济政策,建立起有利于资源节约使用、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市场机制。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确立具有宁波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和统计体系,探索建设地方绿色GDP核算体系,动态评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大力推进环境监测及信息化建设,形成覆盖全市域的生态环保监管网络,实现对环境污染的“零容忍”。
参考文献:
[1]宁波市环保局.2015年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R].2016.
[2]孟伟,舒俭民,张林波,罗上华,杜加强,梁广林.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重点任务[J].中国工程科学,2015,17(8):39-45.
[3]高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11):50-51.
作者:李红宋静俏单位: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