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我国逆生态文明潮流问题的挑战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我国逆生态文明潮流问题的挑战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我国逆生态文明潮流问题的挑战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确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生态文明的建设依旧存在非常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淡薄的生态文明观念、缺失的生态法治、落后的生态技术等方面。因此,我国要能够不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加快生态方面的立法工作,积极地鼓励生态技术的变革和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生态文明潮流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潮流;问题;挑战;对策

近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全球气候协定。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当天在一份声明中批评说,美国“加入了少数拒绝未来的国家行列”。加上近些年来,我国多个省市都出现大规模的雾霾状态,空气质量的严重恶化再一次将环境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关注生态文明,构建美好家园日益成了人民群众的强烈诉求。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让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一直以来,我国对生态文明都予以高度的重视,但是其在发展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分析并探究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挑战,并分析出相对应的对策,进而不断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一、我国生态文明潮流发展中的问题

在21世纪的今天,生态文明潮流下的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地进行相处、社会拥有健全的保护环境的法律,生态技术相对发达。但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景象并非如此,且与理想状态依然存在很多差距。从整体上来看,我国虽说是顺应了生态文明的发展潮流,但是从局部方面分析依然存在很多逆生态文明潮流的问题。

(一)淡薄的生态文明观念

意识对人的实践具有反作用,社会经济愈发展,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矛盾就愈加尖锐。这种淡薄生态文明观念的行为不仅表现在个体的消费习惯和生态认知方面,还存在于政府片面的政绩观里面。对于个人而言,首先是骄奢的消费习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和提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传统的价值观也受到了冲击,物质生活的富足导致一部分人民生活开始铺张浪费,到处炫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排场,这就让社会中的自然资源开始面临短缺的危险。其次是缺乏对于生态环境的正确认知。据不完全统计,普通民众对于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了解不全面。他们只知道汽车尾气、雾霾抑或是焚烧秸秆等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但是对于酸雨、臭氧层、土地沙漠化等问题却知道得很少。这就说明了人民群众在很大程度上还认为自己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而不是环境保护的执行者。对于政府而言,虽然中央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已下发中央文件。但是部分地方政府官员依然以提升GDP作为区域发展的目标,在政绩观上出现严重偏差。这种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不计大自然成本的工作思想,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必然会对生态文明的建设造成无法估测的影响。

(二)缺失的生态法治政策

在我国,政府虽然已经大步地跟随着生态文明趋势,但是在环境法律体系上还是需要不断完善。经过不断的努力,我国在环境法律体系上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是,作为一套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政策体系来讲,需要我们完善的地方还是很多。首先,我国依然缺少一部统一的、对各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的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法律。说到环境,就必须要说到它的庞杂性,它包含多个方面的法律,例如社会法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民法部门的《物权法》;行政法部门的《矿产资源管理法》等,[1]各个法律之间的界定衔接不紧密,在对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就会造成相互扯皮推诿的情形,这就严重阻碍了生态文明潮流的发展。其次,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很多方面在法律上依然是空白。生态文明潮流是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虽然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已经制定了相关数量的法律条文,但是其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例如,几年前发生的日本核泄漏事件,当时就让世界茫然了,很多国家不知所措。而对于核能的安全使用,我国也没有适用的法律,这就需要我国在生态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完善。

(三)落后的生态技术水平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现代化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还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同样也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顺应生态文明的发展已是刻不容缓的需求。所以,如何一手拉动经济一手保护环境,成了我国此时面临的重要难题。而生态技术的发展是化解这个难题的一把钥匙。生态技术可以从源头上控制住污染源,将污染物进行转化或者分离,之后变成人类可以再次运用的再生资源。生态技术也可以称之为绿色技术,是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但是从相关数据上来看,我国在生态技术方面的发展还是任重道远的。从BP公司2016年的统计年鉴中可以看出,在2016年,我国的石油消费占据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煤炭的使量排在世界的第一位。众所周知,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形成温室效应或者雾霾。[2]而且,因为生态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也是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我们的利用率依然很低。这些因为技术不足所带来的困扰,也是我们我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生态文明潮流发展中的挑战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处在转型期,生态文明的构建面临着复杂的情况。我国政府不仅要解决上述的问题,还需要面临下面的挑战和矛盾。

(一)生态环境整体性与区域管理分散性的挑战

生态环境从内而外具有一定的整体性,简言之,某个区域内的水、阳光、各种生物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但是,我国如今的生态环境的管理中存在着分散性的特点。首先,同一个生态环境被划分给不同的部分进行管理,如环保局、农林局等;其次是不同的生态环境被分散在不同的区域内,被不同的行政部门分管辖,这就使得这样一个有机整体在管理中潜藏了很多危机。在生态文明潮流中,如果出现了跨界的环境污染,无法责任到人,导致有关工作人员相互推诿,不能协调运转,使得原本良好生态发展政策不能很好地得到落实。还有就是,因为被不同区域管辖,两个地区政府不能商定出跨区域环境治理的协定,导致环境污染在有关区域之中产生转移。

(二)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与缺乏公众参与空间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地提升,比较关注身边的环境污染以及其对健康影响的程度。人们对和自身密切相关的空气污染、水污染都表现出极大的担忧,并且通过微博、微信或是其他媒介表达出来。但是,在我国,人们如果想要尽情地表达自己对环境的看法是缺乏公众参与的空间的。从制度层面来讲,虽然公众可以利用信访、听证会或者直接诉讼的方式来表达自身对于环境的诉求,但是由于一定的局限性,这都没有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3]而公众没有表达出的这些诉求会逐渐转化成抗议,尤其在农村地区,有些抗议事件受到政府压制,反而转变成了恶性的暴力事件,严重影响生态文明潮流的发展。

三、迎合生态文明潮流,建设美好家园的战略与对策

(一)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要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运用现在互联网中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创新宣传方式,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民众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在政府官方微博中进行对区域环境治理的好决策,充分调动人民参与到环境构建以及环境保护中。此外,就是要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师资队伍水平。我国高校要开设和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培养更多环境专业人才,以便为小学、中学输送更多的专业教师,进而保证高水平的宣传教育队伍,来保证生态环保理念得到大力宣传。当然,政府相关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依据最新的环保政绩考核机制,将环境保护放在心上,对于未落实该机制的人员,追究其相关责任。

(二)推进我国生态法治工作的展开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进程,需要法律的维护和保障。生态文明的法治工作,要能够充分地发挥法律的规范以及引导方面的作用,为顺应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潮流奠定基础。首先,是立法工作。我国要在分析目前生态问题的基础上完善现有的法律,并补充新的条例,以此来解决法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除此之外,就是修改现有法律中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协调现有法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次,是执法工作。当然执法人员自身的素质要能够满足相关岗位的要求,在执法过程中要能够遵循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章程。当然,环境问责制度需要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行;此外,就是对立法以及执法的监督工作。我国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人民群众要能够对相关的立法与执法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以保证其顺应生态文明发展的潮流。

(三)促进生态技术创新和使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技术也同样占有重要的位置。首先,我们国家需要制定生态技术创新的工作计划,并且落实到实践中。在推广过程中政府要能够进行扶植,让其在工业、农业等多领域得到合理运用。其次,是引进外国先进的生态技术,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以及生态环境的生态技术。[4]当然,还要加强生态领域的国际科学技术交流,吸收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向他国展示我国负责任的环保大国的形象,减轻西方国家在环保方面的压力。此外,政府要能够积极地支持生态技术的转化,鼓励生态技术的研发工作,积极促进新技术的诞生。

四、结语

总而言之,顺应生态文明的发展潮流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关系到民众利益,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虽然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们还是要努力地创新思路,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进来,解决相应的问题,直面挑战,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的潮流。

参考文献

[1]张家炜.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6):85-87.

[2]靖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张欢,成金华,陈军,倪琳.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6):22-29.

[4]任丙强.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环境治理:问题、挑战与对策[J].政治学研究,2013(5):64-70.

作者:仇桂且 单位:淮阴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