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态学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态学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态学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

[摘要]基于高校本科教育面临的多重挑战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立德树人的目标,结合生态学学科特点,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课程教学团队,对生态学双语课程开展了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并对其建设意义、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教学实践环节进行了探讨,为今后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生态学课程;双语教学;混合式教学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信息的全球化,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社会化、市场化,面临着教育大众化、教育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冲突等各方面带来的严峻考验(彭德清,2008),并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如何培养既能够运用英语进行科学研究及实践工作,又具有高尚品德的复合型人才,正成为国内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王丹等,2019)。生态学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维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于阔城,2020)。目前,人类正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各国政府与学界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着生态学快速向前发展,生态学正逐步由最初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分支学科,迅速发展成为独立的、多学科的、全方位的解决人类生态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学科,生态学也逐渐被称为当代人类谋求生存与发展的生存科学(杜晓霞,2019),已成为高等院校生物学、地理学、环境科学、农学、林学、畜牧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本文结合生态学的学科特点,阐述生态学双语课程建设及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对生态学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教学实践环节等进行探讨。

2生态学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混合式教学是依托一定的教学平台,将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开展混合式教学,可有机结合两种教学组织形式,将学习者由浅入深地引导到深度的学习中。教育部办公厅2019年了“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4号)”,江西师范大学率先响应号召,于2019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试点。江西师范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团队申请的生态学(Ecol-ogy)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项目,成功获批学校混合式教学的重点培育课题,并于2019年秋季开始尝试采用慕课堂、雨课堂以及超星学习通等不同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在时空限制上能取得一定突破。以中国慕课大学慕课堂为例,线上课程学习内容可以随着服务端课程同步更新,线下随老师讲课大纲同步更新,课程内容均可以及时得到更新与补充。线上课堂的教学只需满足网络条件,即可足不出户进行学习。以2020春季学期为例,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给大中小学校的教学带来了严峻考验。在疫情的大考面前,教育部迅速做出反应,部署各高校及中小学校在开学来临之际,及时做好线上教学的准备并按时开展线上教学,充分化解了疫情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严重危机。相比于单纯的线上教学模式,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既能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融合不同高校的优势教学资源,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优势,又可同时结合实体课堂,让师生间在面对面、眼对眼的交流中,充分领略授课教师课堂中的更多精彩信息。一方面,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可通过线上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反复学习和重复听课,学习效果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线上学习中无法交流的内容还可以在线下课堂上,通过认真听课再加以巩固,借鉴课堂上做的笔记并结合书本上的知识要点,进行强化复习。混合式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从消极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更要求学生在课后的线上学习中提高自律性,合理分配并科学管控好学习时间,按照学习计划控制好学习时间并加快学习进度。对于自学能力较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好的学生,在线学习可进一步巩固线下学习获得的知识要点,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但对于主动性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可能并不明显,需要在线下学习中得到弥补。因此,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能互相弥补,在教学过程中能取得明显成效。

3生态学混合式教学双语课程的建设目标

生态学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课程建设,高效利用线下课堂内的有限时间,充分调动起各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大多数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线上学习通过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兄弟院校的教学资源,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专业英语的思维能力。一方面,以中国慕课大学作为线上教学平台,通过异步SPOC课堂,将兄弟院校的慕课资源定期给授课班级,让学生合理管理并主动安排好学习时间,积极参与线上学习。在线下课堂教学中,主讲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分别设置合理的教学环节,采用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设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积极主动地参与并融入课程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另一方面,通过生态学(Ecology)双语课程的建设,完善生态学双语教材的立体化建设,以生态学专业知识为载体,不断提高学生主动采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专业英语的思维能力。学生在不断积累并增加生态学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积累专业英语的词汇量,并尝试使用中英文语言全方位思考问题,加深理解并完整阐释所学的专业知识,从中英文两种语言中获取更多资源,更好地运用并完善所学的专业知识。

4生态学混合式教学双语课程建设的内容

4.1课程建设内容的规范性

生态学双语课程线上与线下教学内容,涉及生态学各层次的完整内容,充分涵盖了生态学中的个体、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等相关内容。课程完全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学生通过线上资源的学习与线下课堂学习,能熟练掌握全部内容并融会贯通,能综合分析并解决生态学领域的相关问题。

4.2课程建设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生态学双语课程在建设与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充分将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思想理论方面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充分结合党和国家关于蓝天保卫战、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绿水青山、实施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树立生态环保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指导思想融入课程建设内容中,以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课程思政育人的宗旨、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既富有新颖的思想内容,又融入生态学相关学科中的先进方法、核心理论与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4.3课程建设的目标导向性

针对培养方案中的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要求”,合理设置生态学双语教学课程内容,明确课程的具体目标导向,目标与内容相一致,内容支持目标。

4.4课程建设的高阶性与创新性

课程内容及教学环节配置丰富、多样,深浅度合理,内容更新和完善及时,考试难易度适当、有区分度,既能体现高阶性,又能体现创新性。

5生态学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关键实施环节

5.1采用渐进式教学方式

双语教学线下课堂的教学过程可分为简单渗透、整合过程与双语思维三个渐进式阶段(冯艳青,2019)。在双语教学的初期,线上课堂教学以英文课件的展示及主讲教师的中英文讲解为主。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专业英语的水平也不断提高,在逐步适应了双语线下课堂教学模式后,授课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适度提高英语教授的比重。对一些形象易懂的内容,教师可全采用英语;在解释抽象复杂的概念原理时,宜同时采用汉语和英语。在线上课堂中,教师生态学英语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阅读并完成从简到难的翻译作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

5.2建立互动式课堂组织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之一(朱瑞华,2007)。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中,要大胆尝试采用研究式、讨论式、启发式、分组讨论交互式等多重互动的模式,线下课堂中耐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教师课前安排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预习或复习,聆听相关视频或阅读相关资料,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对已经初步理解的内容加深印象,对不理解的内容进一步学习,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5.3慕课堂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相辅相成

高校可依托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中国慕课大学建立SPOC异步课程,免费引进北京师范大学娄安如与牛翠娟两位教授共同讲授的生态学慕课,以周为单位,由任课教师提前视频课程,作为线上课堂教学的任务,并设置恰当的自测、课外讨论专题。学生线上学习虽无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可随时随地观看并学习,但有进度要求,并且要按时完成线上练习与测验,并定期参与教师的讨论专题,学习方式较灵活,再结合线下与教师的现场授课课堂,与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及时答疑解惑的目的。6结语通过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生态学双语课程的教学综合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可实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在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我校正在编写并出版一部《生态学(Ecology)》双语规划教材,并将线上课程资源与生态学双语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并进行广泛推广。课堂上实施的各种教学方法及生态学双语教学课件,均具有重要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杜晓霞.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及其当展[D].沈阳:东北大学,2014.

[2]冯艳青.分段渐进式双语教学模式在常微分方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10):44-45.

[3]彭德清.大学本科教育面临四大挑战[J].解放日报,2008-5-12(3).

[4]王丹,王冬梅,师晓丹.个性化学习视角下的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19):42-43.

[5]于阔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新时代价值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125-127.

[6]朱瑞华.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树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理念[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6(11):77-79.

作者:简敏菲 张丹丹 江玉梅 邵明勤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