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困生转化教育生态学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依据教育生态理论,与学生家长共同努力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教育生态的外部环境包括家庭生态环境。利用好家庭生态环境对于学困生的转化能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学困生情况的调查得出,学困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认识水平等都是不一样的,但对教育孩子无外乎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城市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强求孩子,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只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本来能学会的东西也不学了。有的孩子怎么做都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干脆不学,久而久之造成学习困难。二是农村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多数家长对孩子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认为孩子的教育应由学校负责,他们只管孩子的吃穿,根本不知道对孩子进行人格、品性和心理等方面的教育,更不用说注重孩子个性的养成、意志力的培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等,导致有些孩子进取心不强,没有目标,对学习没什么兴趣,学不学无所谓。三是家庭的不和谐致使孩子学习困难。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情感陶冶、个性塑造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影响,实际上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家长必须把握好对学困生的期望值,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学困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不稳定。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要运用好家庭生态环境这一元素,多通过电话、短信、书信等与家长联系,必要时让家长来学校,随时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样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主要做法:
1).首先通过录取成绩了解新生的学习情况,再通过座谈会、个别谈心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建立新生基本情况登记表。军训期间班主任要给每一位学生家长打一个平安电话,借机与家长沟通学生以前的表现和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有没有需要注意的问题。
2).学校每学期要给每位学生家长寄一封信,如实地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并且告诉家长学校的相关要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附加一份学生学业预警通知书,首先从制度上严格要求,和家长共同督促学生学习。
3).电话、短信是现在生活最常用的联系方式,也是老师平时与家长沟通最常用的方式。我们要求班主任每学期要和学生家长通一次电话,并加强与“学困生”家长的联系,共同探讨如何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由只重视成绩忽视德育教育转变为“既重德又重才”;由只注重威严的家长转变为民主型的家长;由“溺爱型”转变为“严爱相济型”。鼓起家长的信心,形成一种教育合力,让学困生“脱困”。
5).注重与学困生家长沟通的艺术。与学困生家长沟通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指责。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客观地评价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及家长的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依据教育生态理论,改变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生态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教育过程中生物个体和群体“生命”的成长状态。生态校园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个体或者群体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构建有助于学生生物个体和群体学习生命健康发展的个体生态环境和互动机制,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具体实施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确定教育目标生态化与多样化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刀切、一味强求统一标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特殊体,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尊重个人的自然本质。同时,在考核时,我们也要打破以成绩作为判断的唯一要求和标准。
(1)灵活机动,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关键是依据教学内容分层施教。首先要分析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找出学困生自身的优势,以此作为锲点,制订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探索出恰当的学习方法,着重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做到让每个学困生都能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并且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都可以在情商、智商和意识形态等方面获得令人满意的进步,从而实现改变学困生状况的目标。例如:在课前,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分层的题目,在讲课过程中分层提出问题;课上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互帮互助的学习小组;课后再按不同的层次布置作业,学困生的作业可以适当容易些。另外,教师每周还可以抽出一部分时间,将学困生组成临时小班,给他们开个“小灶”,进行查缺补漏,这样能避免造成新知识的断裂层。这种分层教学方法的应用,必然每天一小步,成功一大步,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在无形中便会提高。
(2)因材施教,区别教学区别教学又称分化教学、分组教学、调适性教学,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有区别地对待具有不同学习可能性的学生而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习基础接近的学生编为一个班。比如,为了减少班内差异,避免给统一的教学活动带来障碍,我们把计算机网络专业13级分成计网1301、计网1302两个班教学。一是学生文化基础水平接近,便于组织教学,可相应地增加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数。二是专业课的开设更有针对性,一个班级偏向难度较高的网络编程方向,另一个班级偏向难度稍低的计算机软件学习方向,这种做法非常有效地解决了课堂教学中无法同时兼顾好差两头的尴尬,从而预防大面积学困生的出现。
2.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创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中国几千年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模式已然形成,学生从来只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教师代表着绝对的控制和中心,这种模式到现在一直未能彻底打破。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迫压抑,潜能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但是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尤其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在思想上已经独立和成熟,他们更渴望得到认可和尊重,而这种教师权威的模式势必会和大学生的心理渴求产生矛盾和冲突。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必须从根本上打破教师中心的主导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对话关系,这样可以帮助学困生克服畏惧的心理。比如:在印刷1201班讲解“防伪印刷技术”课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回去收集身边的防伪包装印刷品,包括烟盒、酒盒、药盒和化妆品盒等等,然后让每位学生走上讲台分析自己手中的包装印刷品有几种防伪方式以及原理。教师坐在台下和学生互换角色,听学生讲解,对每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及时给予肯定,以此来帮助学困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将其潜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从而改善其学习状况,提高学习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学困生的尴尬境地。
3.依据生态平衡理论,改变常规教学方法
生态系统的原理从本质上说是联系的原理,一个因子的改变必然会引起其他因子的改变和调整,甚至是整个系统的变化。在教育这个大的生态环境中,几乎所有的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性的因子。教学内容的整合、师生关系的界定,必然会引起教学系统中其他生态因子的变化,反映到具体的教学终端中,就是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相应改革和创新。过去,在教学中往往会呈现这样一种状况,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学生在下边一头雾水,尤其是面对项目教学和实践类课程中一些非常抽象不容易理解的知识时,这种情况尤为严重。死板的理论教学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只能是教师重复讲,学生回头慢慢地琢磨体会,这便是一个典型的限制因子。随着各种高科技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渐渐走进课堂,PPT课件、投影、摄像、录像、3D动画等技术将原本抽象难懂的理论变成了生动立体的图像,甚至通过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无疑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其次,以往讲课时,教师往往喜欢照本宣科,学生早已厌倦这种方式,失去了兴趣。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改革以后,一些启发式、讨论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开始走进课堂,再加上互联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一种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方式———“自主+引导”产生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4.注重教育的整体结构性,构建教学的“生态链”
实现学困生生态化改变的目标是帮助学困生将学习、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建立成为一个前后有序、首尾相接的整体生态过程,使整个育人的时间和空间充满和谐平等的氛围,让学困生最终能够消除紧张和焦虑,适当地释放学习压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和社会需要设置“模块”课和任意选修课。比如:印刷技术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办学需要以及专业特色,从12级开始采用模块教学、订单培养的方式,这种做法使学生的个性更加突出,更有利于学生灵活地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目标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习,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生态综合问题”,不仅需要社会生态的改变、家庭环境生态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需要学校生态的改变,要将内外部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不断地进行调整、评价和反馈,以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使得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能顺利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保证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变,从而保证学习效果的改变。
作者:彭丽英 邢文文 单位:山东工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