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药剂防治棉铃虫经济生态学的效益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棉铃虫是危害棉花生产的主要害虫,近年来,棉铃虫对棉花危害越来越大,棉铃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在此机前提下,我国主要采用药剂方式来防治棉铃虫,从而减少棉花生产的损失,提高棉花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增加棉农收入情况,同时减少农药等物质对土地等的破坏程度,维护生物多样性。
随着棉铃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对棉花生产的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破坏时间主要集中的8月至9月,若遇阴雨天气,危害更为严重。相对其他防治方式而言,药剂防治能够较好的防治棉铃虫,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一致性。本文通过对药剂防治棉铃虫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分析,提出合理的措施,进一步提高药剂防治的质量和效率,为棉花生产提高较好的支持,从而提高棉农收入,实现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1药剂防治棉铃虫的经济及生态效益
1.1降低治虫成本
药剂防治棉铃虫的费用主要由器械费和防蚜等构成,相比其他防治方式而言,所需辅助工具较少。同时,在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下,精准把握防治时间和防治手段,能够减少药剂使用频率,节约了药剂成本。而且在政府政策支持棉花产业的发展前提下,棉农所需承担的费用大大降低。从经济效益来看,药剂防治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治虫成本,减少棉农在棉铃虫防治上的支出,从而实现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目的。
1.2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
棉铃虫的危害不仅表现在对棉花的破坏上,同时也会危害小麦、玉米、大豆、向日葵等作物生长。我国西北等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大,一旦遭受棉铃虫灾害,将对棉花等作物产生极大的影响。使用药剂方式防治棉铃虫,能够降低棉铃虫在棉花生长期间的损失,从而提高棉花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棉花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能够提高棉农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带动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我国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1.3有利于降低对生态的破坏程度
在防治棉铃虫的技术等研究上来看,防治方式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对棉铃虫卵、幼虫、蛹、成虫的控制。从最初的农药方式防治到新的科学防治手段的产生,保护了生态环境,做到人畜无害,减少了农药污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人民财产和生活安全。同时,相对农药防治方式而言,使用药剂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其他生物的危害程度比使用农药防治低得多。在使用药剂防治的基础上,科学完善的防治方案还能最大程度的对棉铃虫进行针对性防治。
2进一步提高棉铃虫防治的对策
2.1加强科学预测,制定完善的防治及预警方案
要实现对棉铃虫的有效防治,必须加强科学预测,制定严谨完善的防治方案,从而提高棉花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在不同的种棉地区,由于温度、降雨、作物结构等产生的差异,各个地区发生棉铃虫灾害的萌芽期及高峰期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不同的地理区域,结合当地的棉铃虫侵袭时间,结合现实情况,提高预见性,加强科学预测,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尤其是针对突发棉铃虫侵袭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提供指导方案,这就要求当地政府部门加强突发应急方案的制定,这样在面对突发灾害侵袭时,能够最大程度的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协力面对突发事件,缩短反应时间,从而降低棉花产量和质量的损失。
2.2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相关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是进一步提高棉铃虫防治的必要保障。只有加强科技创新,从技术层面解决设施设备的难题,提高防治技术的工作水平和效率,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决策依据的作用。吸收相关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育和构建创新团队,在设施设备的研发创新和后期维护阶段实现新的突破。同时致力于新的防治方式的研究,尽可能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统一。加强有关高校科研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为棉铃虫防治提供坚实的技术后盾。
2.3提高棉农的科学种植与防治意识
药剂棉铃虫防治工作的切实实行离不开棉农的积极参与,棉农科学种植和防治知识的提高是改善棉花产量和质量的重中之重。当地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广泛的宣传和普及棉铃虫防治的相关技术和政策支持,高度重视棉农的参与,实行每个干部与棉农进行一对一帮助,开展试点工作,让棉农真实感受到在技术支持、科学种植等方面的帮助下带来的巨大收益,从而发挥带动效应,更好地实现推广以药剂方式防治棉铃虫。
3总结
药剂防治是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一种防治棉铃虫的方式,相对其他防治方式而言,药剂防治棉铃虫能够大幅度降低灭虫成本,提高棉花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也比较小,能够有效维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在药剂防治棉铃虫上,必须做到科学预测,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对棉农科学种植及防治的意识的宣传,从而实现我国棉花产业的优质优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克华.性信息素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与诱杀防治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2012(8):107-110.
[2]桑艳朋.新疆滴灌棉田棉铃虫成灾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棉花,2012,39(4):44.
作者:池巧凤 单位:乌拉特前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