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态与文化下古典园林景观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态与文化下古典园林景观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态与文化下古典园林景观研究

摘要: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艺术从属于文化。江西古典园林作为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蕴含的园林文化是江西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研究从初始、转折、繁盛和成熟4个阶段探究江西古典园林历史演变过程,梳理江西古典园林发展脉络,研究具有江西古典园林各要素的园林文化,深度把握江西地域性造园特色,为江西地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并对现代园林的健康和谐发展提出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化;江西省;古代园林;景观特色

江西省简称“赣”,别称“江右”,山川锦绣,人文荟萃,乃“形胜之区”,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享有“文章节义之邦”盛名。江西古代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一条分支,虽不能同北方皇家园林、江南苏州园林一概而论,但因其璀璨绚丽的人文底蕴及文人儒林的隐逸思想孕育出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文化,也在中国园林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如今,揉合千年礼序的东方文化及山水意境打造的新中式园林设计已成为一种新风尚,但大都是千篇一律、生搬硬套,无地域差别,无明显特色。因此,深入探讨江西地区山水文化[1]、历史变迁与园林的联系,总结各类型造园特点及特色,可为现代江西园林和城市建设提供模板和理论指导[2-4]。江西古代园林的研究在现阶段取得一定成果,研究对象有的是以江西某一地域内的古代园林为主[5],有的是以单一的园林类型为主[6],但对江西地区古代园林的整体研究较少。除此之外,江西古代园林历史长、类型多、数目大,其资料典籍分布广,大多不可直接利用。因此,厘清江西古代园林发展历程,概括其造园特点及地方特色,可以深化与完善国内古代园林体系,作为江西保护现有古代园林遗址或复建的重要依据,同时还为区域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和指导。

1江西古代园林历史溯源

先秦至两汉时期,因经济落后、文化开化较晚等,园林尚处于初始阶段,并以台、寺为主;例如宜春侯刘成和建城侯刘拾建宜春台和金沙台,其中宜春台(现位于江西宜春袁州区春台公园内)最初只为皇家使用,是建在城中制高点上的一座观景高台,为五台最胜之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动荡不安,不少文人雅士自由放荡,用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反抗礼教的约束,表现为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生活。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进入了转折期,而这一时期的江西古代园林的发展也符合这一规律。寺观园林慢慢兴起,百姓以此为精神寄托,不少佛教徒“舍宅为家”。因此,江西园林的发展完成了写实向写意的转变,逐步向风景功能过渡。隋唐五代,隋唐大兴水利,贯通南北运河,大庾岭道开凿,地区交通畅通,加之中原大批汉民迁入,地区得到较大开发,经济承势发展,寺观园林率先于地区发展;两宋时期,地区文化勃兴,大批难民南下,文人墨客多有踏足地区,儒道释相互渗透,寺观园林、文教园林、公共园林、衙署园林、私家园林等地区主要园林逐渐开始发展。到了元朝、明朝、清朝这三个关键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城市日趋繁盛,国家更着重于建桥、给排水、农田灌溉、城市绿化、增加园林景观等城市基础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江西古典园林的发展。出现的有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文教园林、官署园林、祠堂园林及其他园林。政府官员造园成为园林建设的主体,园林从规模到形式上都得到极大提升,市民的审美意识愈发促进了公共园林的成熟。

2江西古代园林不同类型造园特点

江西山川秀美、人才济济、文风昌盛,受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形成了其独特的赣派建筑园林形式。在对江西地区古代园林发展历程进行归纳的基础上,依据其不同类型园林的功能,对造园特点进行总结,梳理出表格便于对比分析,并列举各园林类型的相地选址、整体布局、建筑构建、植物配置这些园林要素及造园思想(见表1)。

3江西古代园林造园特色

江西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盆地广布,地广山深,有西山叠翠、南浦飞云之美景;水网稠密,境内有赣江、鄱阳湖和长江水系,与大运河相互连接直达京都,带来经济的发展与文化上的沟通,构成江西独特的山水文化。以大自然为依托,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掇山理水手法运用得不断精进开拓,孕育出了具有地方特色“崇山敬水”的江西特色古代园林。

3.1寄情山水,巧借自然

园林选址时大多考虑周边环境,选择风景宜人的山水福地,栖居于山水便于欣赏自然美景,同时将园外景色借入园内,从而扩大空间格局,此为借景。如滕王阁修建于赣江东岸,满足园主人享乐和宴请需求,登高阁赏江水粼粼微波,看西山烟波浩渺,也通过邻借、俯借巧妙地丰富了景观层次,延展与渗透了园林空间,山水胜景与建筑格局的巧妙融合,吸引无数名人前来题诗作画。葛玄在樟树阁皂山打坐修炼,深处深山老林的阁皂山符合道教神仙居住的仙境理想要求,巧借自然山水景观,创造清幽静心的园林环境,表达出顺应自然、返環归真的理念。南昌东大湖最开始是为了整治水患而闻名,后因优美环境,人们开始在湖内营建园林景观,小洲上的亭台楼阁拥有良好宽广的视野,可以自由在各个角度欣赏东大湖的水景,同时广袤的水面使人的视野为之开阔,水岸线忽远忽近,营造出流动静谧的空间感,激发人的无限遐想[9]。

3.2掇山理水,浓缩自然

造园技艺的日渐成熟、商品经济的繁荣,为园林山水景观营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文人审美意识的影响下,园内景观更加注重意境表达和观赏形式,通过多样的掇山理水技法,使自然美景在园内呈现。如叠石成山,池中筑岛,形状奇特的孤石单独成景;引水入园,开挖水池,或将水体营造成湖、溪、飞瀑等不同景观[10]。大诗人白居易草堂藏匿于庐山环境中,积极改造园内的山石水体来丰富内部空间,采用叠石手法,将草堂北面的山崖引到草堂中,形成自然屏障,再根据草堂位置的高低差,将瀑布通过台阶注入石渠中,又用竹子引山泉到草堂西面,形成珠帘的效果,并在南部凿方池,构成优美的园林境域[11]。书院园林对于山水景观的营造不会过于刻意的看重,水体常以池塘、泮池、墨池的形式出现,周围借助山林成景,内部设置碑石、石刻营造小景[12]。

4结语

江西古代园林的发展与其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政治经济影响着园林的萌芽发展兴盛,推动其园林建造技艺的不断精进成熟,使得园林景观创造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反之亦然,不同时期的园林营造也映射出该段历史的变迁,有着该时期思想文化和技巧上的缩影。江西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了其造园特点与地方特色,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之处数不胜数。因此,园林选址可依其类型需求选择,无数佳地均可造园。同时借园外之景丰富内部空间,在其内部布置所需的园林建筑,营造山水小品,种植树木增添绿色。园林传统建筑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特色,又兼具江西当地独特魅力,建筑类型丰富多样,布局依形就势,风格南北交融,意境如诗如画,向世人传达其意境内涵,成为赣文化输出的典型案例。江西古代园林艺术布局、技艺手法直到今天依然值得借鉴学习,对于现在的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舸泓 张树楠 单位: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