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成人依恋风格与宿舍人际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成人依恋风格与宿舍人际关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成人依恋风格与宿舍人际关系

【摘要】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风格与其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相关关系,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体验量表(ECR)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对21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①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扰他行为(P=0.015)和个性特征(P=0.020)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宿舍成员人数在群体认知(P=0.049)、扰他行为(P=0.017)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成人依恋的依恋回避因子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群体认知因子(P=0.039)、扰他行为因子(P=0.032)呈负相关,即依恋回避的得分越高对宿舍的群体认知(归属感、认同感)越差,出现的扰他行为更少;依恋焦虑因子与扰他行为因子(P=0.011)呈负相关,依恋焦虑得分越高出现的扰他行为越少。

【关键词】大学生;成人依恋风格;宿舍人际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通过方便取样的方式对天津市某高等院校(研究资料数据收集由本人于本科学习期间完成)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13份,回收率88.8%。其中男生75名,女生138名。大一年级72名(33.8%),大二年级4名(1.9%),大三年级79名(37.0%),大四年级58名(27.2%)。其中文科生19名,理科194名;宿舍成员3~6名。

1.2研究工具

1.2.1成人依恋量表:采用ECR中文版,该量表由李同归和加藤和生[4]修订,采用7级计分方式,共36个题目。由依恋回避分量表和依恋焦虑分量表两部分构成。1.2.2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由蒋丹[10]编订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5点计分,共17个项目。包括群体认知、言语沟通、共享行为、扰他行为和个性特征5个因子。群体认知是指对宿舍有一种整体认识,有归属感和认同感;言语沟通是指宿舍成员在交往的过程中所用口头语言的内容、程度及主动性;扰他行为则是影响宿舍其他成员的学习与生活的不良行为;共享行为包括信息与资料等内容的分享;个性特征是指个体在与舍友相处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典型特点。其中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9,分半信度为0.785,重测信度为0.955,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统计学处理

将回收的问卷数据用SPSS17.0系统进行一般描述统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得分在性别上的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性别在扰他行为与个性特征维度上方差齐性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扰他行为维度上(t=-2.419,P=0.015)、个性特征维度上(t=-2.379,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在宿舍人数上的差异

所调查的对象中,宿舍成员有3名、4名、5名和6名。通过方差分析得到宿舍人数在宿舍关系上的差异情况。宿舍成员数量在群体认知,扰他行为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群体认知因子上(F=2.699,υ=212,P=0.049),在扰他行为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6,υ=212,P=0.017),人数过多或过少都难以形成较高的群体认知,人数过多扰他行为越多。

2.3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相关关系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2个维度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5个维度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依恋回避与群体认知因子呈正相关(r=-0.196,P<0.05)。依恋回避与扰他行为因子呈负相关(r=-0.204,P<0.05)。依恋焦虑与扰他行为因子呈负相关(r=-0.241,P<0.05)。

3讨论

3.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在性别与宿舍人数上的差异

根据t检验所得结果,不同性别被试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在扰他行为维度和个性特征维度上存在差异,女生的扰他行为要多于男生。扰他行为表现为不打扫卫生、议论他人、作息时间不同等行为。在宿舍日常生活中,女生生活琐事更多,由于作息习惯发生扰他行为影响宿舍其他成员的概率更大。平时生活中女生也更容易议论他人。个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敏感、偏执、猜忌、不愿他人碰自己的物品等。该维度上,男女差异也显现出来,男生个性特征的得分小于女生。女生更为细腻敏感,而男生则不拘小节、心胸开阔一些。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宿舍成员数量在群体认知,扰他行为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宿舍成员的人数也会对宿舍人际关系产生影响,宿舍成员越多越容易出现小团体现象,这样就使得宿舍成员对宿舍整体的认知和归属感减弱,不利于宿舍的团结。而且宿舍成员越多造成摩擦的可能性更大,比如生活作息规律的差异,公共资源使用上人数越多扰他行为更多。因此,宿舍成员人数以4名为宜。

3.2成人依恋维度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维度相关的讨论

在成人依恋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各维度中依恋焦虑因子与扰他行为因子呈负相关(r=-0.241,P<0.05)。依恋焦虑表现为对他人的情感效用存在不恰当的评价,有强烈的与对方亲近的愿望,易对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度不足而产生不满的情绪。在亲密关系体检中出现依恋焦虑倾向的学生在与舍友的相处中较多的依赖他人,忧虑他人是否可亲近,对自己的关注是否足够,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在这个相处的过程中可能会减少自己的扰他行为来获得更稳固的关系。依恋回避与群体认知因子呈正相关(r=-0.196,P<0.05),与扰他行为因子呈负相关(r=-0.204,P<0.05)。依恋回避的特征是缺乏信任感,对他人保持情感上的距离。也就是说在亲密关系倾向于回避的学生在群体认知上的得分低,他们与舍友保持着情感上的距离,难以与舍友形成较为亲密的关系,对宿舍的归属感较差,不愿与舍友有过多的交往。也因此他们在扰他行为上的得分低,与舍友不过多的接触,回避了矛盾。综上所述,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成人依恋风格与宿舍人际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了性别与宿舍人数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①不同的性别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扰他行为和个性特征有所差异,男生宿舍的扰他行为和个性特征冲突都要少于女生。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的群体认知和扰他行为由于宿舍成员人数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宿舍成员过多不利于学生对宿舍形成整体意识,扰他行为出现的概率更大。③成人依恋的依恋回避因子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的群体认知因子和扰他行为因子呈负相关;依恋焦虑因子则与扰他行为因子呈负相关。

作者:李梅子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