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积极心理学下的大学生和谐宿舍关系构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积极心理学下的大学生和谐宿舍关系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积极心理学下的大学生和谐宿舍关系构建

摘要:宿舍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与室友在日常交流相处中形成的心理关系,宿舍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业情况和身心健康。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让人们获得幸福的科学,其所研究的积极情绪、美德优势和积极组织关系对于改善宿舍成员个体心理品质、促进宿舍关系和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帮助学生识别优势,加强学生互动交流,能够增加学生积极情绪体验,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有利于构建和谐宿舍关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宿舍关系构建策略

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休息娱乐、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和谐宿舍关系是大学生健康快乐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保障,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然而由于家庭经济情况、成长地域、生活习惯、个性特征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很多大学生宿舍存在人际关系紧张、冷漠、矛盾等问题。其中某些客观因素难以改变,但可以通过积极改变主观因素化解客观因素带来的矛盾和冲突。积极心理学关注人们的优势和美德,注重积极情绪体验,研究积极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的运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宿舍个体成员的心理品质及幸福感,而且有助于宿舍这个团体组织的积极发展。因此,积极心理学可以为构建大学生和谐宿舍关系带来诸多启示。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成因

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目前大学生大多为“95后”,其中独生子女较多,他们成长环境优越,较少遇到挫折,自我意识较强。由于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均有些许不同,当他们从优越的生活环境中进入到与他人共处一室、分享生活空间的大学宿舍时,很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较满意,但极端宿舍矛盾问题逐渐凸显。通过对大学生访谈发现,有的宿舍即使出现摩擦也能妥善解决而能维持和谐状态,有的宿舍存在疏离个别成员的现象,也有的宿舍成员间关系淡薄。

2.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影响因素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错综复杂,但各种因素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因具体情况有细微的差别。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1)客观因素。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贫困学生在宿舍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得较弱,而家庭经济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在宿舍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较好[12]。由于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差异较大,来自同一地域的学生更容易相处。一般而言,女生宿舍比男生宿舍出现的矛盾要多。此外,家庭教育方式、学校教育方式和学习环境等也会对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3]。(2)主观因素。学生个人生活习惯是影响宿舍人际关系最主要的主观因素,主要表现在作息时间、卫生习惯、不当行为(如公放音乐、乱用室友物品)等方面。学生个性心理的差异也是重要的主观因素,其中学生的解释风格影响学生对事件的认知和判断,例如对于室友大声关门这一现象,有的学生可能将其归因为室友的心情较差,而有的学生会将其归因为室友对自己有意见。此外,学生的气质类型和性格也会影响对矛盾的处理方式,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温和的方式处理冲突,少数会选择针锋相对[4]。但是对于采用温和处理方式的学生而言,有的很快就会忘记矛盾,有的则会在心里积累不满直到无法忍受而爆发出更大的冲突。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及研究重点

传统心理学主要以研究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5]。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指出了传统心理学的弊病,并转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正常人的幸福感提升,推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积极情绪、积极特质和积极组织系统三个方面。其中积极情绪可以是有关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对未来的积极情绪包括乐观、希望、信心等;对现在的积极情绪包括欢乐、平静、愉悦和心流体验;对过去的积极情绪包括满意、满足、成就感、骄傲和平静[6]。真实的幸福是对自身美德和优势的识别与运用,赛利格曼总结出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精神卓越六大美德,将实现这些美德的途径称为优势,这些优势可以测量且可以习得。积极的组织系统,例如和谐的家庭、宿舍等,这些是美德的保障条件,美德能够增加积极情绪体验,而积极情绪和美德均能促进组织系统的和谐发展。因此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内容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和谐宿舍关系的构建策略

1.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增加积极情绪体验(1)开发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源,增加积极情绪体验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成长,提升幸福感,维护良好人际关系包括宿舍关系[7]。积极情绪有关过去、现在和未来,且三种不同情绪不一定紧密相连,即过去的辉煌成就并不能保证现在依然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有很多学生在高中时是佼佼者,进入大学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成绩下滑、心理状态不佳,但又沉湎于过去的成就,不愿面对现实,不愿重新规划未来,从而导致大学生活混乱、心理压力巨大、人际交往不佳等系列问题。因此一定要引导学生对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正确的认知,学会放下过去,正视现在和未来。(2)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生活满意度。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无法静下心来享受生活,为了缓解压力,很多人求助于电视剧、抖音等快餐文化,追求感官上的愉悦及短暂的快乐,但这并不能带来持久的幸福,而且这种“愉悦”的体验会习惯化,从而需要更强烈的刺激才能再次感到愉悦。兴趣爱好则是学生不断探索的原动力,能够提高学生专注力,更有利于学生产生心流体验,忘记烦恼,从而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3)引导学生正确解释,培养乐观心态。乐观和悲观往往由人们的解释风格所决定,解释风格有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三个维度[8]。对同一事件,不同的解释风格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宿舍中难免会存在矛盾和冲突,乐观的学生可能将其解释为习惯不同、无意冒犯或者对方遇到了不顺的事情导致心情不悦等暂时性原因,悲观的学生可能将其解释为对方讨厌自己或者针对自己等难以改变的原因。引导学生采用乐观的解释风格,有助于减少人际交往中的摩擦,改善人际关系。

2.帮助学生识别优势,提升主观幸福感和天赋不同的是,优势可以培养。每个学生均有自身的突出优势,识别出它们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是获得真正幸福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自己的突出优势,同时提供相应的环境促进学生优势的培养与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为改善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可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控力、同理心和宽恕等优势。自控力是指人们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控制住自己情绪、欲望、需求和冲动的能力;同理心是指学生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体会对方的感受,简而言之就是换位思考;宽恕是指对他人行为有较高的容忍度,能够包容对方不当行为[7]。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了父母、老师的耳提面命,往往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养成晚睡晚起、作业拖延、沉迷游戏和电视节目等不良生活和学习习惯,这不仅对自身成长不利,而且会影响室友,甚至会导致宿舍矛盾。在宿舍生活过程中,室友间出现摩擦是难免的,但如果学生具有同理心,能够换位思考,矛盾和摩擦比较容易解决而不会引发严重冲突。因此,培养学生自控力,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宏观上做好生涯规划,微观上合理规划时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克服困难,体验成功带来的成就感,不断增强学生自信心,从而减少因生活习惯引发的宿舍矛盾。培养学生同理心和宽恕品质,一方面能够减少宿舍矛盾的发生,另一方面有助于宿舍矛盾的妥善解决。

3.加强学生互动交流,营造和谐宿舍氛围和谐的宿舍关系不仅需要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还应重视宿舍文化建设,营造宽容、开放、多元、和谐的宿舍氛围,使宿舍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港湾,健全宿舍规章制度、开展宿舍文化节是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9]。在团体活动中,能够加强宿舍集体凝聚力,在交流中加深室友间的了解,增进感情,形成良性联结,促进室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通过定期开展宿舍吐槽大会,真诚、公开、平和地讨论室友相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每个人谈论自己的看法,并共同制定改善计划,促进室友关系良性发展。在宿舍成员个体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宿舍成员共同目标,充分利用室友间的朋辈力量,达到互相监督、互相学习的效果。室友间的包容、理解、帮助、交流有利于和谐宿舍关系的形成,同时和谐的宿舍关系也能提升宿舍成员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结语

宿舍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环境氛围、宿舍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学习情况及身心健康。在大学生宿舍关系影响因素中,客观因素难以改变,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等主观因素可以培养和改变。因此,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出培养学生积极个性心理品质、构建和谐宿舍关系的策略。引导学生通过改变认知及解释风格、培养兴趣爱好等途径增加积极情绪体验;帮助学生识别自身优势并确立奋斗目标,培养学生自控力、同理心和宽恕,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同时,减小宿舍矛盾发生的概率;加强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形成和谐、温馨的宿舍文化氛围,促进良好宿舍关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海涛,康绍喜,曾茂春.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分析[J].教育观察,2018,7(23):1618.

[2]王海涛,张月,宋娜.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结构及问卷编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4(1):3742.

[3]张磊.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归因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4]张竞文.试论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教育对策[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4446.

[5]蒋宗文,郭世魁.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5053.

[6]SELIGMANMEP.真实的幸福[M].洪兰,译.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

[7]华美花.开发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源,构建积极寝室人际关系: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海峡科学,2018(12):2628.

[8]SELIGMANMEP.活出最乐观的自己[M].洪兰,译.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

[9]路伟.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构建的现实思考[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5):6466.

作者:陈钱钱 单位:东华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