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析大学生宿舍矛盾案例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案例简介
A同学,女,大二学生,某天课间,找辅导员换宿舍,换宿舍的原因:一是心脏不好,不能受刺激;二是近期父母身体不适,受家庭影响与舍友沟通少,导致舍友误解,为了避免外界对身体的干扰,希望换一间单人间或者二人间。辅导员(刚接新班级的“后妈”)安抚好A同学的情绪后,立刻查阅其入学体检报告,紧接着向舍长、班委、家长从侧面了解情况。A同学身体健康,无既往病史,参加过学院运动会,经常参加国旗护卫队的集训;在宿舍从事打印生意严重影响舍友的休息时间和个人空间,在舍友多次与其交谈后,A同学依旧我行我素;A同学经常指桑骂槐,有时候甚至因为心情不好在寝室发火,辱骂其他舍友,最严重的一次是因为口角之争与舍友B同学发生肢体冲突,严重影响寝室和谐。然后,辅导员找B同学(女,大二学生,年幼丧母)了解情况。A同学经常辱骂B同学“有人生没人养没人教”,平时B同学忍着不回应,实际上已对B同学造成伤害产生隔阂。这次A同学将B同学的东西碰掉在地,B同学难以压抑长期以来的愤怒,开口破骂,随后两人激烈地争吵至撕扯在一起被舍友拉开。至此,A同学与舍友们形同陌路。
二、案例分析
大学生宿舍矛盾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问题,不容小觑。和谐的宿舍关系既能给大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又有利于良好学习环境的形成。A学生以撒谎的方式争取换宿舍,性质比较恶劣。辅导员通过观察了解,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矛盾的原材料:外在客观因素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入住同一间宿舍可能会发生冲突。学校为了管理方便,入学前分配学生宿舍,学生毫无选择的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宿舍冲突的可能性。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让合不来的同学同住三年或者四年,彼此之间难免相看两厌,进而产生矛盾。
(二)矛盾的催化剂:缺少有效沟通大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表现强烈,既不喜欢别人干预自己的生活,又对别人的关注过于敏感,表面看似坚强,内心却常感空虚无助。在互联网时代,一方面,手机、网络的隐蔽性和言语倾诉自由便利了学生与陌生人交流,一定程度上却减弱了宿舍成员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舍友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极大削弱了宿舍成员之间传统的沟通模式,打破了宿舍成员心理和情感上的已有平衡[1]。舍友之间的沟通模式从简单直接的“人-人”模式演变为以网络为触媒的“人-机-人”模式,缺少正面有效的沟通,从而催生矛盾。
(三)矛盾的助推剂:习惯冲突各种习惯冲突是矛盾产生的助推剂。首先,不同文化背景造成学生“三观”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这本身就是一种冲突。其次,宿舍成员来自不同地域,生活习惯不同,说话方式不同,作息时间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早睡还是晚睡[2],爱干净还是邋遢、喜静还是喜动,自私还是博爱,莫衷一是,这些不同习惯都可能使之产生矛盾。矛盾刚出现时,大多数人选择忍耐,等忍耐到了一定程度再爆发,最终难以调和。
(四)矛盾的激化者:A同学A同学在宿舍“经商”,许多时间和精力花在“赚钱”上,很少与室友交流,甚至在处理宿舍卫生、物品摆放等事情上争论不休,错失了与舍友化解矛盾冲突的机会,在磨合的过程中缺少理解和体谅,更多的是把自身的利益摆在第一位[3]。此外,A同学为了换宿舍,不仅回避开打印店影响他人休息、辱骂舍友、与舍友发生肢体冲突等问题,还当着辅导员的面谎说身体异常,企图遮盖事实用谎言达成目的。A同学之所以说谎,主要是因为她与舍友矛盾多,又与B舍友发生了肢体冲突,关系很难回旋,实话实说怕辅导员严厉批评甚至给予处分,不说又觉得自己在宿舍的状况很尴尬,很难与舍友们继续相处。
三、案例处理
首先,辅导员向舍长、班委、家长从侧面了解,全面了解A同学的基本情况。其次,让A、B两位同学写出整个事件的行为自述(即检讨书),安排班委一起做两位同学的思想工作。根据校纪校规可以给与警告纪律处分,但这无疑会给学生留下人生“污点”,鉴于两位同学平时表现尚好,无不良记录,未造成身体伤害,且为初犯,暂不处分。再次,分别与A、B同学谈心谈话。A同学表示不应该撒谎误导辅导员,以后不再经营打印,会注意调节不良情绪,与舍友们友好相处,减少对她们的影响,挽回情谊。B同学也表示以后将与A舍友友好相处。通过耐心教育和学生自我检讨,思想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两位同学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相互道了歉。然后,与其他舍友开座谈会,讨论处理宿舍人际交往矛盾冲突的具体方法,鼓励加强沟通,引导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调节负面情绪、学会相互包容,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最后,组织召开了一次该宿舍舍生会议,针对作息、宿舍卫生、学习、休闲娱乐、说话方式等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六名室友达成共识,并制定宿舍公约,互相理解监督。案例处理的宗旨在于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解决矛盾。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的矛盾纠纷,重点在于帮助分析问题症结,然后从旁指导,引导学生自行化解矛盾。
四、案例思考与启示
(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宿舍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各自在思想、性格、习惯上出现摩擦司空见惯。但宿舍矛盾的爆发往往是日积月累的产物,牵扯琐碎事情较多,因此当学生反映问题时,辅导员不能仅听一家之言就武断判定孰是孰非,而要注重公平公正,倾听多方的声音,全面掌握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真实想法,再综合多方面信息,全面分析矛盾源头,力争从源头上引导学生化解矛盾。
(二)客观评价,引导“自治”心理学家杰夫•汉考克研究发现,1/4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包含撒谎行为。说谎,存在主观故意的说假话,有可能出于善意,有可能出于恶意,有可能出于不得已。当我们发现学生撒谎时,要从“原则和规范”的角度客观处理,不能带有个人主观感情色彩,要根据“行为与事实”进行客观评价,理性对待学生的撒谎行为。辅导员应当做到宽容而不纵容,力争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心理层面意识到自己撒谎行为的错误,进而“自治”,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00”后学生是高校学生的中坚力量,也是网络原住民,其生长环境的客观性使很多学生的问题更具隐蔽性,辅导员应及时甄别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前做好干预和预警。因此,辅导员应不断完善自我,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水平,掌握学生常见问题的筛查和解决方法。此外,应加强相关班委的培训,让其充当辅导员的左膀右臂,及时反映同学的问题,获得最新动态信息。
(四)家校联动,共克困难对于社会而言,每一个大学生只是几千万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却寄托着百分之百的希望。因此,每位学生在外求学都会牵动家长的心。在大学学习期间,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源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因此,家庭力量对于高校危机干预工作至关重要。凡是涉及学生的事情都不能掉以轻心,辅导员除了用心对待学生的每一件事,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家长的充分配合,形成以学校为基础、家长为辅助、学生为自治的三方合力的解决问题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涛,王传刚.高校学生宿舍矛盾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03):90-93.
[2]徐伟亚.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调查报告——以浙江省各地高校为例[J].科技视界,2013(31):171-172.
[3]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生工作案例——寝室矛盾案例分析[EB/OL].
作者:刘佳 单位:福建商学院